(一)酱肉包的历史
酱肉包,又称“烧肉夹馍”,是汉中市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 可追溯至唐代, 唐朝驻汉中的藩王韩琛就在营官台摆满炸猪排、酱肉包和臊子面,馈给苦行行军军官、军士们。元代中期,当地有酒店客栈供应酱肉包。至明清时期,酱肉包早已风靡一时,广受汉中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的喜爱。口号仿若犹以宣扬:“三百里外人吃饱,四百里人不停怀”。
(二)酱肉包的制作方法
酱肉包的原料仅有几样:咸猪肉、白菜、圆白菜、芝麻酱、豆腐皮、面粉等,其制作过程如下:
1)将猪肉、胡萝卜、白菜、豆腐皮切成末;
2)将切好的蔬菜末和猪肉末混合拌松水,同时加入芝麻酱、葱末、姜末;
3)用分好的面团酥炸,四面开洞成饼;
4)将混合好的蔬菜末填充进饼,用手捏紧四面;
5)将填满蔬菜末的饼放到烤炉中,熔烤15分钟,酱肉包就做好了。
(三)酱肉包的特色
酱肉包色泽亮黄,外皮脆而微酥,内馅鲜香而嫩滑。其特别之处在于面皮的酥脆,馅香气浓厚, 而使该美食在各路人士口碑中颇有盛誉。今天,酱肉包更被赞为汉中的一大美食典范,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游客可在汉中城内的各个市场摩天大楼或小摊贩处,热闹地品尝这一风味极为特殊的小吃。
一、做法很简单
酱肉包的做法很简单,用豚骨酱油、姜粉、酒、盐等作料制成酱汁,再用猪肉丁和猪肉松发挥,混合成肉泥,再加少量冰糖、葱花、蒜末拌均,把搓紧的面团搓成比手掌大一点、厚一点的小馓子,俗称“包子”。
二、口感细腻有嚼劲
把酱肉包裹入“包子”中,油锅中放入少许油,把包子在油锅上煎至双面金黄色,口感香酥有嚼劲。
三、软糯多汁
把煎好的酱肉包,刮出油锅,凉拌一下,再用筷子从一侧分开一下。可以看到,包子里夹有一层厚厚的猪肉丁、猪肉松,外皮软糯,内陷美味流出,让人垂涎欲滴。
四、营养丰富
酱肉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另外还有优质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此外,添加的面筋、糊精能够让人有持久的食欲。
五、回味无穷
酱肉包的风味浓郁,豚骨酱油和面糊的甜味结合,香料、葱花、蒜末的清香越煎越香,入口非常鲜美,香连口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