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词源解释
1.大:源自拉丁文“magnus”,有“伟大的”“大的”的意思,可指大小、规模、强度等程度的高;
2.红:源自拉丁文“rub er”,用“红”来形容颜色;
3.八:源自希腊文“okto”,也就是“八”的意思;
4.角:源自拉丁文“angulus”,指的是“角”,比如四边形的角或者指几何图形中的角等。
Ⅱ.概念解释
所谓“大红八角”,具体指的是一种古建筑装饰艺术,也可以被称作胭脂红、大红八方、八角装饰。“大红八角”字面意义上指的就是:用红色的胭脂红油漆,将八角形的图案精心绘制在建筑物上。从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可见,比如曼陀罗、九宫格、八角亭、太平楼屋等建筑便大量采用了大红八角这种装饰艺术。
Ⅲ.历史渊源
“大红八角”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更早的时候。《开元通宝》上就有“大红八角”的记载,当时八角的形状能够完美表现出四面八方之意,取意于泰山塔等建筑物,而随后又出现在大明皇宫及部分宫殿以及大和殿中,到了明末清初,这种装饰从宫廷及皇家府邸的例势之中走入百姓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Ⅳ.文化价值
“大红八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它既象征着智慧与力量,也象征着世界四面八方安稳而完美。而从象征意义上看,它既象征着天圆地方,又意指太极宇宙能量之间的调和与鹭港,从而体现出中国历史上对自然界的高度崇敬之情。
Ⅴ.装饰效果
“大红八角”在古建筑装饰中具有极大的艺术效果,它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太极观的理念。而其装饰的主要效果也体现在古建筑的视觉美感,它用夸张的色彩,增添着工艺的新意,给建筑塑造了一个活泼的轮廓,视觉上给人一种新的映衬,从而充满活力。
(一)大红八角的历史
1、大红八角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记录中有关大红八角的记载几乎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历经唐宋朝廷历经千年演变,才有了现在的大红八角。
2、古代大红八角是用来表示陪同贵族进京的正礼,此时它已经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并被称为“左礼”。据说此时大红八角一般由灰色、黑色或者金色多种面料缝制而成,并以大红八角的状形配以绣花图案作装饰。
3、宋朝时期是大红八角发展的鼎盛期,发展的形式及内涵也更加多样化。大红八角在宋朝时期已体现出金银烹制的礼俗文化,服装上也更加复杂,有时甚至加入金线装饰,其色彩也更为丰富。
4、到了明清时期,大红八角也经历了进步和改变,大红八角形式表现出变为新风格的特点,与古典的形式有着较大的不同。通贩市面上的大红八角也发生了变化,由纯棉面料改变为丝绸或晨氏面料为主,款式也出现了变化,色彩更加繁花。
(二)大红八角的文化
1、大红八角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概念。早在宋代,大红八角就可谓衣饰文化的代名词,它既可以表达贵气,也具有某种文化内涵。
2、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红八角寓意着辉煌、雍容、端庄,当中尤其能代表着中华大地的弥足珍贵的杰出代表物。
3、大红八角也成为中国千百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象征,这一带动整体服装文化、礼仪文化的文化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撑。
4、现如今,大红八角仍然代表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以时尚的姿态融入今日社会,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历史血脉以及其在今日使用的价值。我们看到许多节日祝福上都会出现大红八角,这也说明了它仍有其在今日社会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