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芳园的历史
1、古典时期
广芳园最初始于公元1474年,当时在广汉县苏家宅山顶的花园里,那里的气候凉爽,水源丰富,非常适宜花卉生长,因此被苏氏改称广芳园。 苏氏在那里种下了梨树、桃树、枇杷树、桂树等一百多种香花,所以很快就拥有了一处极尽奢华的灿烂花园。
2、现代时期
20世纪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政府重新加以恢复修复这座古老花园,新植花卉,改善中心街区,同时多部分地参考了苏氏花园的特色设计,在内部错落有致地规划出各类廊道,湖水面、绿植、地块、花环,创造出芬芳四溢、醉人心脾的高雅景观。
3、现状与依托作用
现在的广芳园形象典雅,标志性的“藤黄花”,璀璨的多层楼阁,以及神秘的密廊,都使其变成一座热闹而繁花似锦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一个景观休闲场所,也是现实社会生活活动中老少皆宜的公共文化场所,艺术和文化的轴心,是一座文化结合能量,成为一座社会精神文化宝库的现代化城市花园。
此外,广芳园还是一座好的旅游胜地,它的文化气息浓郁,室内外设施齐全,有湖景、庭园、植物、动植物;除此之外,还有周围大量的保护区,以及由政府、企业和民众合作保护营造出来的森林系统,把广芳园这座花园园植景观完全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4、文化意义
每年春节,广芳园里开满百花,其中以“木兰花”和“桃花”最为著名,每年大批的游人到此参拜、观赏,有“春夏之交,到广芳园”的谚语流传。给游客提供休闲、文化交流和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为景点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象征,朝圣者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感受芬芳飘香的美景,体验古代的花卉科技以及古人参赞神灵崇拜的传统文化。
5、地位及影响
经过历史的变迁,广芳园一步步变成了长江中游重要景点,在室内外景观设计、生态景观美学和古典文化价值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以及多项文化遗产,广芳园这种人文典藏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另外,贵州省作为中国贵定历史文化名城,广芳园也被大力推广,与农业游、文人游、佛道游相组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博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增强了中国贵州省景观旅游文化的吸引力。
一、“兰芳园”的历史
兰芳园,前身是17世纪中期清高宗康熙皇帝为母后“内阁太母李氏”题为“兰芳园”之名所建,是历史悠久、格局宏大的皇家园林。
自此以后,兰芳园便成为各代皇室休闲度假典藏的首选,辉煌宫殿、亭台楼阁伫立在池面之中,宛如古代诗人描绘的“池苑曲折百变,楼台阁樓辽远”。
二、“兰芳园”的现状
近年来,“兰芳园”距离拥堵的工商繁忙中心步行只需数十分钟,可抵达历史文化古城——兰芳园,走进兰芳园,把历史悠久的文化空间和现代的设计结合在一起,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让人充分享受时光之美的场所。
兰芳园正在不断更新优化,其中包括环保设施、生态景观、景点服务等,立志成为文化发展、城市生态与融合的一个新发展典范。
三、“兰芳园”独特的文化
在兰芳园,还有各种独特的人文活动供游客参加,其中包括:宫殿歌舞等历史性考古研究、中国曲艺文化展演、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研究和传播、古代律韵诗经版唱曲、历史档案资料剧场演出、书画作品室内展等。
走进兰芳园,欣赏它灿烂的历史文化魅力,不仅可以领略几百年古城瞬息万变的历史积淀,还可以感受独有的古典文化和艺术特色,“赏绿见花穿水”,其中堪称瑰宝的“兰芳园”一定会让一切客人洞察到它的佳缘和可贵处。
1. 广芳园最早始建于1963年,位于市中心的中环和郊区交界处,是一座综合经济性,半工业性和小商厦性质的市政型商业综合体。
2. 1974年,由云南省机关事务局团体经营总支出资金70万元建立了四星级旅馆,以开发广芳园的商业活动。
3. 1976年,由20个部门出资300万元建新的商务大楼,并在广芳园建立起实体商业综合体。
4. 1982年,广芳园获得了国家二级旅游景点的认证,配套建设商业街,食品城,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场所,使其成为自西湖之后最繁忙的旅游购物地点之一。
5. 1988年,通过内部资助,广芳园再次进行改造,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商业中心,融合文化、购物、饮食和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它为商业综合体的形象。
6. 1995年,改扩建工程启动,由浙江省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他股东投资3500万元,将原有楼宇扩建两层,使广芳园变得又大又繁华。
7. 2003年,经改扩建,广芳园扩建后占地60公顷,建筑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具有200多个实体商站,2000多家商家的收入,年货流达400万人次。
8. 2005年,广芳园更新升级,投资3000万元,在区域层面扩建8栋综合实体商业楼,打造中国微型市政商业综合体,使其成为最大的城市文化娱乐基地之一。
9. 2008年,广芳园正式定位为以创意市集、文创新联盟、文化服务中心为主的百万平方米的社会文化体,为整个城市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10. 2010年,广芳园发展到今天,已拥有400多家业态完备的商场和享有盛誉的旅游景点,商业收入达到20亿元,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社会文化体。
一、“广芳园”历史沿革
“广芳园”历史源远流长,始于清朝末年一个西湖乡中的一小片土地上。据史籍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湖牧山长官苏藩自持重金买下该0.7公顷的田地,命名为“广芳园”,便成为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广芳园”。
二、“广芳园”的风景优美
“广芳园”园内景色繁华优美,百花争妍,四季花开,景致宜人。步入园中,迎面而来是翠竹绿柳、鸳鸯衔泥池, 奇水碧潭地景;还有秋涧曲江、玉河瀑布,清清泉音随风飘荡,一派清新宁静的美景。传说曹操曾在这里垂钓,因而此处也取名为“曹钓台”,充满古韵风情。园内花园中山水相依,各种奇花异草耐人寻味,每年还会举办大型花季活动,让游客体验古典的迷人气息,新鲜幽香、山清水秀,极具泼墨特色。
三、“广芳园”文学典故
“广芳园”一向以其古朴宁静情致,迷人气息和竹林风光,深受文人墨客们的爱慕,被誉为文学圣地。著名诗人苏轼就曾抒写在《赠虞山人》诗中“昔时太守苏公宅,今来草堂读书内,依旧林木此地春,罢歌改作广芳谣”,让广芳园的美名一跃而入古人的民间文学。传说当时,苏轼把广芳园当成自己的私家花园,到这里放风筝、钓鱼行走,感受花与景的美妙,他也曾调和过“荷荷有意”等多种民歌,慰籍自己,也让来自西湖乡的游人听到了最美声音。
四、“广芳园”现状
现今,“广芳园”上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园内原有的绿荫小道、古树古洞等景观,还有新建的游子廊桥、宗室庙址等史迹,以及更多的娱乐设施如公园影院、爱园餐厅、星空广场等,使“广芳园”成为老少咸宜的绿色休闲度假胜地。如今,“广芳园”作为西湖乡的标志,不断涌动着大量的游客,其优美的景色、历史的古色与迷人的花香,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游览。
五、“广芳园”的有关保护
“广芳园”历经沧桑,已有270多年历史,有着十分珍贵而悠久的文化底蕴,鉴于此,当地政府对“广芳园”保护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多次整治,使其历史景观既可以得到文物的尊重、又可以提供游客游览的体验;当地环保局也采取措施,在园内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慢慢改善水质,让游客在这里看到纯净优美的自然风景。
1. 广芳园是北京市朝阳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是一座私人花园,后来被改建为政府机关使用的办公场所。
2. 广芳园作为北京市的文化古迹,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园林布局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3. 广芳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其最早的主人是明代文学家李时中,他在园中建造了多处亭台楼阁和流水、假山、茶亭等景观,人称“李公园”。
4. 清朝雍正年间,园内被一位叫做毛彩的商人所购买。毛彩对广芳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增加了许多园林建筑和景观,使其成为当时最富盛名的园林之一。
5. 20世纪初,广芳园被出售给日本商人雅美,日本人在园内修建了一座私人别墅,并将其改名为“大宅”。
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芳园成为了中国政府的财产。一段时间内,园内的建筑和设施都被用来作为各个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
7. 1978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广芳园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以保护和保存其园林建筑和文化价值。
8. 在1980年代,广芳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改建工作,使其恢复了原本的面貌,并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
9. 广芳园的主要建筑包括毛氏花园、御花园、萍水园、青龙观、莲花亭、秋霞山等,这些建筑各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统园林体系。
10. 园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别有洞天、山阴公馆、世外桃源、雅居等,这些景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精华。
11. 广芳园的园林设计和建筑风格属于中国私家园林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园内设计巧妙,景色宜人,富有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
12. 广芳园作为北京市的文化名胜古迹,深受游客喜爱。被誉为“东篱钓月,西户听风”的美景,是北京市不可或缺的旅游景点之一。
总结:
广芳园是北京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始建于明代,经历了多次改建和修缮。园内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广芳园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景点。游客可在园内欣赏到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景观,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魅力。
兰芳园是一座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兰芳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如今它已成为杭州市一道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二、历史
1.南宋时期
兰芳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这里为龙井茶的主要产地。龙井茶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当时的村民们开始在此地修建了水库和水渠,以便于灌溉茶园。
2.明清时期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兰芳园归属于当时高僧懿圆所修建。懿圆原本是扬州市的一名寺庙主持,然而由于那里的环境不佳,他决定寻找一个新的居住地。在他的出席下,该园开始被修建,并取名“懿圆花园”。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园内的建筑得到了完善和扩大,园名改为“兰芳园”。
明朝崇祯年间(1627-1644年),园内的建筑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包括编号为一、二、三、五之类的建筑。其中,建筑一是园内的主楼,建筑二则是悬棺亭,建筑三是荷塘春晓堂,建筑五为天星亭。明朝落后时期,兰芳园成为一些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众多文人因在该园中创作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清朝康熙年间(1661-1722年),杨慎曾在园内写下了《临安春雨初霁》这篇著名的诗篇。园内也因此多了一个名为“春雨殿”的建筑。
3.民国和现代
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兰芳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游客休闲游玩的场所。1919年,园内新增了“绮陌花街”,成为一个商业广场。1926年,园内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重修,整个园区得到了恢复和扩展。1942年,兰芳园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建筑又增添了不少。
1950年代,兰芳园曾一度遭到破坏,建筑物毁于战乱。随后,政府开始对园区进行修建,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和古建筑。现代,兰芳园已经成为杭州市的一道重要文化景点,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游玩和参观。
三、园林设计
1.整体布局
兰芳园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中间是大观湖。园内的建筑清新雅致,景致奇妙,古香古色的环境为游客展现与当代城市的鲜明对比。园内种植了不少的植物,其中以兰花最为著名。
2.景观特色
兰芳园内的建筑均以明清时期的风格为主,包括了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整个园区集精华,景色优美,建筑巧妙地融合了水、山、石、林等自然景观,使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3.兰花种植
园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其中“西湖石兰”、“紫兰”、“文子兰”、“金边兰”、“暮春兰”、“倒竹梨兰”等品种尤为著名。每到春秋两季,兰芳园内就会举行兰花展览,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
四、园中文化
1.文学价值
兰芳园自南宋时期便成为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他们因此创作了不少著名的诗歌歌赋。明朝时期,园中最著名的文人是扶桑和王矩。扶桑曾在此书写了《兰芳亭》和《赏梅(选自毛诗)》等著名的诗篇,他的诗句至今仍是兰芳园的一大名片。而王矩则以《兰芳序》赞美该园为“方愿多行,未得至此。未得至此,已悟到底”。
2.艺术价值
兰芳园内的建筑和景观所传承的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它将水、山、石、林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卓越成就。建筑之美、景观之奇、室内之雅,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文化、文人、自然和艺术的鹭港融合,为国人创造出了一个既自然又人文的游走天地。
3.历史价值
兰芳园作为一处具备悠久历史的园林风景区,保存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园内的建筑、雕塑、古董等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今,这些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学术研究、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热点话题。
五、文化保护
兰芳园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因此保护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十分重要。政府和民间组织均不断进行文化保护和修缮工作,保护和修复建筑和景观,收集和保存古董和文物。同时,还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讲座等,向公众宣传园内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兰芳园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在发展经济,吸引游客。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完美的景观和良好的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度游的好去处。
总之,兰芳园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品之一。在游客们的心中,兰芳园是一处文化瑰宝,也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