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经》中提及的“馕”是中华神有食物,据《春秋》记载,“馕”是周朝用作装饰庙宇及宴会的特殊礼品。
2、古代西夏国时期,国家颁布了一项“立定婚姻制度令”,其中规定要求新郎给新娘送一个由米粉和面饼组成的“馕饼”作为结婚的礼物,从此“馕饼”就成为结婚的象征物。
3、西夏滇藏交易活跃,“馕饼”渐渐在邻国传播起来,并成为当地人民祭祀神灵以及纪念瑞祥人丁增生之礼物。
4、唐朝时期,“馕饼”又被“唐诗宋词”颂扬,被誉为“新馕朝礼”,宴会上成为一道和食备。
5、明清时期,“馕饼”被广泛推广,形成了以“馕”、“祝融”和“五谷米”组成的三个节日礼服,以及多种不同口味的“馕饼”的常见场景,并进一步成为新郎新娘的新婚礼品。
6、现代,“馕饼”已拥有成熟的市场,在婚礼活动中仍保留有新郎新娘吃“馕饼”的传统,并成为家庭的一个重要礼仪物品。

1. 馕饼源于中国古代炊具的一种,其名字解释为“馅烙饼”。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在烤面条上抹上馅,将它们卷起来烤制馕饼了。这种烤面条可以表示幸福或长寿。
2. 从中国漫长的历史记载来看,“馕饼”起源于唐朝,可以追溯至西晋时期。与其他食物一样,馕饼也是中国古代烹饪风格中最古老的食物之一。3. 馕饼是为庆祝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中秋节而特制的食物。当时,人们喜欢在重大节日里以此来诉说内心的祝福或表达节日的喜悦。4. 美食家认为,馕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最初是由中国烹饪家在唐朝(618-970年)期间经过大量实验后发明的,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成为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之一。
5. 馕饼的发展趋势也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馕饼也在中国不同地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同口味、不同面料和各种不同口味的制作方式。6. 目前,馕饼已在国内外风靡,在节日期间也变成了馈赠礼品或小吃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各种不同口味的馕饼也渐渐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7. 但是,有的人在尝试馕饼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小小的问题。尽管馕饼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烹制材料基本都相同,也就是将面团、馅料、配料以及各种调味料都放入一个大容器中,经过揉搓、和煮熟后即可食用。
8.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馕饼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历史上被称为“馅烙饼”,而馕饼的传播也从古代发展到现代,成为一种典型的中国风味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