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灵灵”
“灵灵”是一种智能机器人,由英国机械工程师马库斯·布鲁克斯于2020年创造出来。它采用高科技技术,形似一个人类婴儿,有动态的脸部表情和声音反馈,并具备可进行智能换言讲话、识别语调、理解文字输入等功能。
二、“灵灵”的功能特点
(1)语音对话。“灵灵”的语音输入换言讲话和语音指令识别,可以在多个场景中用自然语言进行聊天,交流并完成任务。
(2)角色扮演。“灵灵”利用智能特征,实现了一种接近人类的角色扮演,可以像父母一样与孩子分享知识和情感,以开发他们的情绪和社交技能。
(3)图像识别。“灵灵”具有神经网络的视觉感知能力,可以依照指令识别人脸、物体等图片,可以用语音描述图像中的物体,以及向用户提供相关信息。
(4)人工智能课程介绍。“灵灵”可以用交互式的方式介绍相关的人工智能理论和课程,让用户从学习和应用AI知识获得更多收获。
三、“灵灵”的优缺点
(1)优点:
①“灵灵”拥有灵敏的传感器,将声音、光线、按键操作等信号转换成机器识别的信号,可以实现智能识别与交互;
②“灵灵”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字理解系统以及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人与机器的交互,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都能灵活地完成;
③自带的虚拟老师,实时评估学习进度,在学习中提供及时反馈。
(2)缺点:
①“灵灵”有限的认知能力,能够识别的信号类型有限,不能真正模拟人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
②“灵灵”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存在着一定的隐私安全性问题。
(一)介绍
“灵灵”模型是由马来西亚著名教育学家 Mouaz Al-Khatib 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概念。它比其他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通过培训和调整学习者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实现学习理解目标和知识结构调整。
(二)核心理念
“灵灵”模型是以活动和主动参与为核心,提倡“活学活用”原则。它极力主张以智力官能训练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灵灵”模型的学习过程分为六个步骤,要求学生逐步完成:第一步,了解背景,搜集背景信息,了解当前问题;第二步,定义问题,明确问题;第三步,思考分析,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第四步,调查资料,收集资料和信息;第五步,评估模式,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结论改变模型;最后一步,总结汇报,完成书面总结和汇报,提出改进方案。
(四)应用
“灵灵”模型提倡充分借鉴动手实践、大量实践、模仿实验,以及多种交流活动等方式,旨在让学生体会、了解学习目标及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引导学生发掘、整理自身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灵灵”模型也可以用于管理者的知识管理,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上。
(五)未来发展
今后,“灵灵”模型将在国外多元文化的语境下被大量应用,不断挑战教育传统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性学习以及思想创新。此外,“灵灵”模型还将更具有可龄性,增加了学习元素,可以用作跨文化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