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义解读
1.1.“好了”这个概念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词语,也是常用的习惯用语,大家在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它用来表示完成一个任务、某种动作、状态或实现某种目的或情况的改善。
1.2.“好了”可用来描述一个过程。当终于完成了一项工作,就可以用“好了”来表示结果:“做完了,好了。”也可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状态的改变,比如某人生病了,等到恢复健康的时候,可以说“好了”来表示病情已经治愈了。
1.3.“好了”也可以表示关系的改变。比如,当师长给学生或者领导给下属下达指令时,下达指令完毕后,可以用“好了”来表示完成这项工作或任务。
1.4.“好了”还可以表示一种平息的心情、一种放松的心态,比如当一项工作终于完成的时候,可以说“好了,今天的事情都做完了,可以休息了。”
二、逻辑上的推理
2.1.“好了”是一种表示完成某种工作或某种动作的状态的结论:任务完成以后,可以用“好了”来表示这一重要状态。
2.2.“好了”也可以表示某种特殊状况、特定关系的改变或重要状态,比如一个接受指令之后,可以勇敢使用“好了”来表示其完成任务的结果。
2.3.“好了”也可以表示当前某种情况完成或已达到了一个良好的结果,用它来表示自己尽心尽力做了一桩事情,它自身就是一种肯定的说法,表示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好,可以满意的完成任务了。
三、外延本意
3.1.“好了”也是一种便捷的谈话方式,可以用来解释双方之间的意思或者给对方放下一个压力:因为你完成了什么任务,我说“好了”,可以表明你任务已经完成,这是一种确认。
3.2.“好了”同样可以表示双方可以把之前的事情抛诸脑后,重新开始、不再思考以前的情况或发生过的事情了。“好了,大家来把后面的事情做起来!”
3.3.“好了”同样可以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这也是一种鼓励的作用:“这样吧,好了吗?”最终,“好了”充当了一个调解的角色,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可以开始谈下一个话题了。
总之,“好了”是一个表达“完成”、“改变”、“变通”、“达成一致”的概念,它有着多种语义和多种外延本意,在日常语言中,它也是一种常用的习惯用语。
(一)古人有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了”,如同一个小句,却多少蕴藉了几分期颐神往。气象变幻;艰辛何其多;路上坎坷;岁月久远。然而犹如此,总有一天,我只是轻轻说一句“好了”,便可以把任何事情都简单地解决掉。
(二)随着实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终于可以看到一个“好了”的未来。无论是面对人生路上无数的挫折,或者是只好放下心爱之物,都可以给自己一句最简单紧要的安慰:“好了”。在苦涩挣扎中,走过这一道坎坷,展望未来,一切过去,只得一个“好了”。
(三)古有人云:“青山不老,这句谚语引人注目,而言及“好了”,也不失其道。不论凡事,我们从圆满到结束,诚然跃进了一步,虽然我们曾经付出惊天动地的努力,但得到的始终只有一个“好了”。
(四)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令人津津乐道的美好时刻。从头欢喜,到尾收获,无数欢乐事物都是精彩的追求,各种艰辛及挫折也都是我们人生历程的一部分,而放开一切手段不再在乎,只让后面静静留给了一句“好了”,也许它比任何话语更能让我们安心,安详,安静地体会到生活中真挚之美。
(五)“好了”也带有放松和愉悦的味道。终于到了趟坎坷,如此远航,终于故乡到。天涯海角,那山,那水,那风景,最初的模样,最后的离别,最终的只剩下淡淡的“好了”。它不仅让人释怀,更是一种幸福的畅快淋漓,让一切都这么美妙的散尽在心的首都,在千里之外,也让旅途拥有欢愉和平静,把一刹那的幸福安然洒向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