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韭菜鸡蛋月饼的来历
韭菜鸡蛋月饼是一种汉族传统的中秋节的食品,最早的传说说的是西晋有个叫毛桑的老奶奶,在平江县客家村庄里,他做出了现在的韭菜鸡蛋月饼,此行正值节庆,大家互相赠送韭菜鸡蛋月饼作为中秋的好礼。
二、韭菜鸡蛋月饼的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好所需的食材,包括面粉、猪油、韭菜、蛋黄、糖、盐等。
2.将面粉和猪油混合,加水揉成面团。
3.将韭菜切碎,和面团混合均匀。
4.将面团分割成若干个小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饼皮,放入约10分钟冷却。
5.将蛋黄、糖和盐混合均匀,倒入冷却的饼皮中,然后用手捏紧装入韭菜馅料,封口即可。
6.将封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以170度烤约20分钟即可。
三、韭菜鸡蛋月饼的食用价值
1.营养丰富:韭菜鸡蛋月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益处人体的作用。
2.美味可口:韭菜鸡蛋月饼入口香滑,口味清爽,香软可口,被人们誉为中秋月饼的拿手之作。
3.具有节日意义:韭菜鸡蛋月饼具有厚厚的中秋的节日的传统,可以让人回忆起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光。
一、准备材料:
1、韭菜:200克;
2、鸡蛋:2个;
3、高粱米:400克;
4、面粉:200克;
5、盐:2克;
6、香油:2勺;
二、烹饪过程:
1、将韭菜洗净,沥干后切成小碎块;
2、将鸡蛋打入碗中并加入少量盐打散;
3、将高粱米洗净,浸泡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4、将搅拌好的高粱糊、面粉、盐按比例混合,搅拌至成面团;
5、将鼓出的面团放入盆中,加入鸡蛋液和香油搅拌均匀;
6、将面糊平均分为几块,每块均加入韭菜,搓成圆形;
7、将月饼涂上鸡蛋液,放入烤箱中以200度温度烤15分钟即可出锅。
一、中国古代的韭菜鸡蛋月饼
1、古代清明节传统美食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把清明节叫做“五月初五”,其中也传承着许多讲究的传统食物,特别是中国传统的“韭菜鸡蛋月饼”,令人叹为观止,可谓是清明节独具一格的月饼之一。
2、韭菜月饼相传于宋朝
据史书记载,韭菜鸡蛋月饼开始形成流传于宋朝,宋哲宗时期,一位刺史名叫汪复兴的官员,曾经到访江南的江阴,乡里有一位叫郑宝伦的老太太,用韭菜,鸡蛋,馅料搭配给汪复兴朝贡了一种饼食,他十分喜欢,於是回去便将它介绍到了宋王朝,最终成為宋人最喜欢的美食,因宋朝及其之后的清代,最著名的传统月饼便是由此而来了。
3、清明节吃韭菜月饼开始传统
宋朝以后,韭菜鸡蛋月饼更进一步推广和发扬,人们在清明节传统美食中,大量地食用韭菜鸡蛋月饼,令这种食品成为了清明节的代表美食,也把这种集中了中华传统文化,及沿袭至今的清明节月饼传统发扬光大。
二、清明节的韭菜鸡蛋月饼
1、习俗:清明节时就要吃韭菜月饼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从很早就已经有吃月饼的习俗,然而在清朝之后,因为它传统美食“韭菜鸡蛋月饼”,更为广泛地传播流行开来,人们在这节日看到“韭菜鸡蛋月饼”,就会特别地会记得更久远的传统,所以,清明节不吃月饼就不太正常。
2、历史:清明节吃月饼在古代就有
在古代,人们会选择在一些节日举行的宴会中食用月饼,清明节也不乏吃月饼的资料,例如宋代的《新唐书》,有此记载:清明节,太子和仆役们要烹制炙面和煮月饼,誓要路到清明日,用来拜天地神。当时人们也就有吃韭菜月饼的习俗,至今清明节吃韭菜月饼依旧是个传统,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习俗。
3、文化:韭菜月饼彰显中华文化
韭菜月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材料还是历史,它都彰显出无可比拟的中华文化特色,传统的文化有何传承?乃是情、思乡之情,也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新的年代里流传下去,它也是代代相传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悠长历史在当代文化之上分外生辉。
1、韭菜鸡蛋月饼可以说是一种深受南方人民喜爱的传统小吃。它不但外形美观,口感也让人爱不释口。
每一口韭菜鸡蛋月饼都香酥入口,口感有弹性,皮薄香嫩,里面夹杂着芙蓉般香浓的蛋黄,更有恰到好处的蒜香,更好的保留了蔬菜的原汁原味,将韭菜的香脆、蛋黄的滑嫩,以及蒜香的鲜香完美的结合。
2、由于韭菜具有清脆口感以及丰富多样的营养成分,而蛋本身又有补脑益肾、增肥健脑的功效,再略加调味,韭菜鸡蛋月饼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温补特性明显,有利于身体健康等方面。
3、韭菜鸡蛋月饼不仅可以单独食用,而且还能作为催化剂,使正餐,小吃,拌饭等菜肴的味道更加美味可口,而且它的口感清淡,口感丰富,食用起来也对人体无害。
4、韭菜鸡蛋月饼不仅具有健康的特性,而且由于它口感清淡,可以与各种巧克力、芝士、蔬菜等作料形成更加美味的自制dessert,甚至可以被用于当作更精致的蛋糕层,这也是它受多方欢迎的原因之一。
5、作为一种便捷食品,韭菜鸡蛋月饼也可以在很多地方购买,各色精致的食品月饼,休闲食品,餐盒等多种形式供您自由挑选,再配合上它特别细腻多变的口感和视觉享受,让每一位同学、家庭成员们都能够分享韭菜鸡蛋月饼的热情,收获美味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