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焖锅已成为中国古老的烹饪方法之一,即壶内放入一种被叫做“绿瓶子”的陶罐,然后将它放入瓦膛之中,再在火上加炭烧至熟透。
2、明朝时期,中国人以独特的思维方读,专门发明了压式的焖锅,又称“。在内壶中放入食物后,再将外壶盖住,并加入渊溜,再在火上加炭烧,使食物得到更平均的烹饪。这种压密的方式来烹饪调料和蔬菜,结合剩余的番茄、大蒜和洋葱等蔬菜,得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3、清朝时期,焖锅更深入民间,经过当地厨师的改良,常见的焖锅类型也开始出现,他们创造出一种被称为“香砖”的前菜,即将各种不同香料、蔬菜以及米饭粒放入瓷壶里,放入面包片中,中覆盖继续蒸煮,形成了现在大家最熟悉的“香砖”。
4、到了民国初期,农村美食──“焖锅”更加普及。经过农村厨师多次改良,再加上搅拌和炒,形成了此后经常见到的“火锅”,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火锅”,这也是焖锅发展到今天的基本样貌。
5、1933年,中国古老的焖锅迎来了另一个风潮——“土锅”。由于传统焖锅的运用有别于一般火锅,所以土锅中聚合了许多运用了焖锅的传统方法,其制作的食物更加香浓、美味,深受大众欢迎。
6、近20年来,中国焖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各个类型的焖锅颇具传统特性,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文化,而且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特别是有些城市更是把焖锅当成了一种时尚的文化自豪感,深受年轻一族的欢迎,成为朋友聚会的最佳选择。
7、总的来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焖锅从传统文化走向了现代,不仅营养十足而且丰富多样,虽然发展过程来来去去,但仍然保持着中国古老的烹饪文化,也越来越高涨整个烹饪美食文化的活力。
1. 焖锅又称为封闭式大型压力锅或压力炖盅,是四川地方料理中的不可或缺的菜肴器具。
2. 由于其密封性能良好从而可保持食物的风味和热量,可加速烹饪食材而被广泛使用。
3. 制作过程主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将材料放入焖锅内,其次,将焖锅覆盖上密封盖,最后,把覆盖部分的松锁提高开度,并加入蒸汽,将其蒸煮到达到调理食材的效果。
4. 焖锅制作出来的食物颜值很高、营养丰富,其品质柔软宫廷,根本不用加糖及酱油,故又称为“真盐炒鸡”。
5. 焖锅的实用价值很高,可以仅用熟悉的原料制作出色、香、味美、营养丰富的菜肴。
6. 由于平时熬制的菜肴多以水烹饪,焖锅能使食物营养更完整保留,而且比水烹饪食物中心温度加快了至少4-7倍;
7. 相比于普通锅,焖锅能够把汤汁和食材全部保留,不会流失,形成醇厚的香气,让食客们大饱口福、视觉上得到享受。
8. 对于百无禁忌的病患者,糖尿病、胆囊炎、高血压以及消化不良的病患,焖锅的饮食尤其是适用的。
9. 焖锅的最大的优点之一在于减少了工作量,只要预先准备好材料,只需要加入适当的水,火候适宜,就可以一次把菜制作完毕,且不需反复点火。
10. 焖锅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烹制器具,在拥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制出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饭菜供家人们享用,也是一种非常有用也不可缺少的厨房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