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头条# 现在各行各业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自由职业者,看看榆次滴滴的现状,20个车抢4个单子,还是在进入晚高峰开始。餐饮店一大堆,摆摊的在各个繁华地段也都是挤得满满的,更有好多干到深夜3点的地摊,更不用说开夜宵的饭店了,很多店都增开夜宵了!
大家说说榆次还有什么可干的行当,别都挤在餐饮和出行上!太卷了!
#晋中头条# 榆次各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赶会,疫情憋了三年,这次各村不能以各种理由不让赶会了吧?赶会是繁荣的地摊经济之一,人们都流动起来,钱才能流动起来,人们才会有钱,想摆摊的抓紧机会!
2022.8.8
今天还是要记录一下的。因为今天是在山西的最后一个完整日,明天启程回老家——一个来了大家都说“中”的地方。
今天一早起来,等到第一班公交车赶往晋中市区内的玉湖公园。公园西门里外是地摊早市,大概早六点开始,八点结束。有蔬菜、水果、花卉,还有各种佐料,真的很便民啊!到公园晨练的人们都可以顺便买些便宜的蔬菜水果等等。
公园很大,晨练的人们很多,我在公园时而跟着快走的疾步快走,时而驻足拍照,看着美景,看着快乐的人们,自己也无比地开心快乐。
【活动轨迹公布!山西晋中榆次区发现5例初筛阳性人员】日前,榆次区在核酸检测中发现5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现将初筛阳性人员行程轨迹通告如下:
1、郑某
11月28日
11:30左右,到鸣李学校核酸采集点做核酸,随后返回鸣李村家中。
16:05左右,步行到路边摊买蛋糕(付款时间16:10),随后回家,未外出。
11月29日
17:08左右,集中隔离。
2、张某某
11月28日
7:00左右,到陈胡村村委会采集核酸。
10:50左右,到张某某小卖铺购物。
15:00—17:00期间,到贾某某家打麻将。
17:10左右,自驾到晋华中学给儿子送物品。
11月29日
7:00左右,到陈胡村村委会采集核酸。
7:30-11:30期间,陈胡村陈某某调味品有限公司上班。
12:00左右,到陈胡村“八五”馍馍店买馍馍。
13:30-17:30期间,陈胡村陈某某调味品有限公司上班,随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11月30日
居家隔离。
12月1日
2:00左右,集中隔离。
3、王某媛
11月28日
10:00左右,步行去陈胡村村委会核酸采集点做核酸,随后返回陈胡村家中,未外出。
11月29日
11:00左右,到张某某小卖铺购物(付款时间11:05)。
其余时间居家未外出。
11月30日
居家未外出。
12月1日
22:00左右,集中隔离。
4、王某云
11月28日-29日
10:00左右,骑自行车到修文镇陈胡村村委会核酸采样点采集核酸,之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11月30日
10:00左右,骑自行车到金某小卖部购物,停留约5分钟,之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23:00左右,集中隔离。
5、白某某
11月28日-29日
8:30左右,骑电动车到陈胡村村委会采集核酸。
14:00—17:32期间,到同村贾某某家中打麻将,其余时间居家未外出。
11月30日
8:30左右,骑电动车到陈胡村村委会采集核酸。
14:30左右,到申某某便利店购物(付款时间14:35)。随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12月1日
居家未外出。
19:00左右,集中隔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提醒广大居民群众:
1、结合以上行程轨迹,与上述初筛阳性人员在同一场合、同一时段有交集或接触的人员,请立即向居住地社区(村)或单位报告,暂停社会活动,积极配合区防控部门落实管控措施。
2、密切关注自身健康情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7天内活动轨迹和接触史,就诊过程中请全程佩戴口罩,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不必恐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4、榆次区疫情防控办联系电话:0354-3368268、3368656。
#晋中头条#没落的榆次
越来越萧条了,逛街都没给好去处,加上疫情,我们这里的实体店都不知道能撑多久?想想以前,整个购物,百货大楼,东湖井,还有各个大大小小的商铺都是最繁华的地段。无论地摊还是商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我们小时候,不光这里还有元龙,摩登,华巨,以及其他地方,商铺林立。五部一个商铺。瞅瞅现在,批发市场商贸城也撤了。就算有万达,印象城,奥特兰斯,和以前也是没法比的。就这么几个吃喝玩乐的地方,平时客流量都不咋地。人都去哪里了?谁之过?就连以前正月十五各个街道的花灯也消失好几年了。完了,芭比扣了。
【榆次近万人被赋黄码,不惊慌,请主动报备!重点场所使赵、万达、桥头市场详细活动轨迹公布】10月25日晚,据榆次区相关消息,该区使赵村发生疫情后,各方高度重视,果断采取各项防控措施,以期尽快控制疫情,减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已知26日的全民核酸时间进行了调整,另据网友反映,目前已经有近万人被赋黄码管理。警方之友在此提醒被赋黄码人员“不必心急、焦虑、恐慌”,要及时向社区(村)报备自己信息和行程,主动居家隔离,接受统一的核酸采样。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最新指示,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及时排查出风险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请有以下重点场所行动轨迹的人员立即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报备,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一、请立即排查10月23日下午13时10分至17时期间,到过万达广场25个涉疫商铺的人员,具体点位是:1、舌尖派对。2、MS。3、依尚街区。4、三福(进金百货)。5、EGO(一购)。6、海澜之家。7、屈臣氏。8、以纯。9、森马。10、only。11、朵以。12、一楼中庭利郎。13、一楼中庭波司登。14、the green part。15、红豆。16、曼妮芬。17、三只松鼠。18、UC 。19、ENDEAR。20、Vvhedy。21、乐町。22、万达红谷。23、纽亚方舟。24、鲜果时间。25、雅黛丽。
二、请立即排查10月24日上午10时10分至10时50分期间(约40分钟),到过站北路平安市场(平安巷桥头便民早市)站北路平安市场(平安巷桥头便民早市)7个涉疫商铺的人员,具体点位是:1、冯师傅炒货店。2、菜店(早市进门直走转角过后)。3、路边摊菜店(早市进门直走转角处)。4、老杨泽榆冷鲜肉。5、晋南油酥饼。6、粮油丰味庄店。7、诚信水果店。
三、请立即排查10月24日下午15时10分至16时00分期间,到过使赵村委会周边4个涉疫商铺的人员,具体点位是:1、二蛋菜店。2、牛奶批发店。3、果然好水果店。4、甜甜园蛋糕店。
四、请立即排查10月23日下午14时30分至16时40分期间,到过使赵村玉泉洗浴的人员。
五、请立即排查10月23日18时30分至20时到过印象川河饭店、10月24日7时至7时30分到过使赵村门楼羊汤馆、10月24日17时20分至17时45分到过使赵村汇婷烟酒店的人员。
立刻采用社区摸排、居民自我申报、农村大喇叭广播,迅速排查涉疫人员,于今晚12点之前将个人有关信息上报至区防控办和区疾控中心,并立刻落实隔离管控措施,若摸排申报不力,将顶格处理、严肃问责。
人在晋中:小伙他姓李,家是鸣谦的。村里所有的地据说都已卖光,小伙家有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年方28岁的他已经营路边摊十多年,他的媳妇儿也跟着他拼生活直到生产,因为王杜开了普洛斯物流仓储园,他就来到这里经营杂面小炒,每天白天睡觉和备料,晚上七点多出摊儿,两个村是邻村,他说,苦中也有乐,点个火烤烤总能舒服点,要不后半夜冷的厉害,过两天再冷点了,他也会搭个透明的塑料棚。问他买卖怎么说?他说能卖个200就知足了#晋中头条#
#大同#他每天早上五六点,天才破亮,就从家里出门了,步行来到工地,检查工程质量。正因为他每天行走于各工地之间,使他的鞋总是蒙着厚厚的尘土。有些市民风趣地说:“他那双鞋可比我的脏多了!”,你能想象出来这是一名市长脚上的鞋吗?这是一双网络照片上的鞋子。这是一位有心市民偶然发现抓拍的鞋子,他穿着这双沾满灰尘的鞋子,让他所主政的城市,一天比一天平坦,一天比一天干净,一天比一天安全,一天比一天靓丽,一天比一天像个城市,让老百姓行走舒适,心情愉悦,甚至忍不住要边走边唱。这是一双陈旧的,沾满泥土的,底子被磨得快要穿透的男式皮鞋,这双旧鞋子,每天都,一步一步地丈量着,古城大同的长街短巷……,他的主人就是曾经的太原市市长,被百姓誉为“耿拆拆”的耿彦波。
2017年人民的民意大火,剧中人物李达康受到广泛欢迎。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李达康这样的人物,放到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他一定和原大同市市长耿彦很像,或者说耿彦就是李达康的人物原型。他的早餐时常是路边摊买的一个烧饼,边吃边走。深夜一点,还有人看到他在工地上,煮方便面充饥。1958年11月,耿彦波出生于山西和顺县,是一名地道的山西本地干部,在他担任大同市长、太原市长期间,曾多次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官方简历显示,耿彦波是山西和顺县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从政早年,耿彦波曾先后担任过和顺县委通讯组干事、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93年4月,耿彦波被任命为灵石县委副书记,两年后出任县长。2000年3月,耿成为县级榆次市委书记,撤市设区后,担任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2003年6月,耿彦波跻身晋中市委常委。2004年2月,耿彦波离开地方,出任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2006年6月,耿彦波获任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主管城建等工作。其时,耿彦波曾提出太原要“建设一个新城,改造一个旧城,挖掘一个古城”。但在太原任职尚不满两年。
2008年2月,耿彦波接到一纸调令,出任大同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并于一个月后“去代转正”。在大同的5年,耿彦波以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大兴土木,成为备受瞩目的“争议官员”,有人认为他是“大同历史上最干事的市长”,也有人称他是“造城市长”、“耿拆拆”。2013年2月,耿彦波被调回太原,随后出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直至此次卸任。我对耿彦波印象最深的两个瞬间,第一次是他在骂人。会上拍桌怒斥,干不好就去写辞职信,让你上来就能拿掉你,大同需要干活的不需要个什么芝麻官。第二次还是在骂人,他视察工地,发现垃圾工程,指着承包商的鼻头骂道,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这完全颠覆了我心中一个市长的形象,心想市长怎么能骂人呢?直到我看完有关他的纪录片才释然,这才是一个正常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得吃饭睡觉,他急了也骂人。
煤都大同,曾经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只有煤矿,而忘了这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塞上古都。大同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名胜古迹也多不胜数,但煤炭产业的风头和落后的城建,掩盖了这一切。因为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或许可以快速发展,但不会长远发展,因为煤炭行业还伴生环境问题和城建问题。大同曾经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城建更是一塌糊涂,城中村,低矮民房,自建房,脏旧街道,掩藏了大同的文化之美。这一切都止于耿彦波上任市长后。2008年开始,大同掀起城建风暴,可验波大刀阔斧拆迁改造,展开大同城建的“一团乱麻”。这团乱麻中。包含太多问题,拆迁问题,安置问题,文物修复问题,城市建设问题。2015年,耿彦波一声令下,决战城中村!涉及170个城中村、95万多人的城市大改造正式启动!城改过程中,耿彦波一如既往地奔波在各个工地,生怕房屋质量有一点点问题。因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建设出配套齐全、外形美观、质量合格的建筑。“要让老百姓住进去,宜居、乐居、利居。”
耿彦波改造太原的这几年,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曾经的城中村北张村为例:曾经的北张村,地处太原市南中环,而南中环则是太原信息产业最集中的区域,身处繁华地点,却住不上好房子,这是北张村居民的苦恼。占据南中环核心区域,影响区域规划,拖累经济发展,这是太原市的苦恼。耿彦波的城改,让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让城市再焕新颜,让经济快速发展,仿佛一切都有了美好结局。2019年,已花甲之年的耿彦波,向市委常委提请辞职,并被接受,从此,他离开了这个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不知在走出市政府大门那一刻,他有没有回想起在这个城市的工作场景?,有没有想起那年在大雨中的焦急、焦虑?,有没有回想起亲手检查的那条路面、那个管道?,或者像他当年离开大同一样,泪流满面?,耿彦波带给了这个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自己深深地留在了百姓心中。
我与母亲的《戈壁母亲》(续四)
我的母亲不糊涂,在生命垂危之时心里也很清楚。
她给我讲的故事很多。提起我老二舅舅跟上游击队打日本人的时候,清源已经来了日本人了。随后蒿泊村的堡子了也住了日本人。在南街上有个叫连振富(?)财主的高房院里,成了他们的据点。在这个据点的西南方向约有三四百米处修了座炮楼。又在离据点不远的东南方向靠太汾马路也修了炮楼。还在乐台、三官庙的地方派了常备兵。一到晚上,街上有打更下夜的人,手里敲着梆子、嘴里喊着平安无事,注意什么的口号。在本村的东西南北四个角落上都派有寻更下夜的人。到了夜半三更的时候,就能听见他们在炮楼上喊着‘一忽哨、二忽哨、三忽哨…’的呼应声。日本人让他们值班不准睡觉,隔一两个时辰互相联络一下。
日本人在村里平时住的就一两个兵,维护治安全靠当地的常备兵了。有时候日本兵在街上转悠,胆子小的人家赶紧关门闭窗的,从门缝里偷偷的看看日本人的样子。他们头上戴着有两个耳朵的扑扇子,脚上穿的大皮鞋,手里拿看带刺刀的大枪(三八大盖),腰间系着一条宽皮带,挺吓人的。母亲说的说的有时候就笑了,‘怪不得叫日本鬼了’。
日本人刚来的时候,让村里的人出来欢迎他们。大人小孩子手里摇着膏药旗,日本人见了小孩子后,嘴里咪希咪希、叽哩咕噜的说着,送给小孩冰糖和点心吃。有胆大点的小孩把日本人给的东西拿回家里,大人们不让孩子们吃,全都扔到茅坑里了。
老百姓们大部分都怕日本人,但也有像我老二舅舅一样不少人不怕,他们参加了八路军的游击队,经常从方山一带化装成山里的人就下来了,等到天黑了,往高房院里扔下几个炸子儿(手榴弹)就跑了。
蒿泊村一年有几个重要的会,农历三月十五是东头(截、东高白),会场原来以娘娘庙、二郎庙至大街上为主。
东高白的会一般要赶三至五天。除了在会上买卖东西外,更重要的是结了婚的女人们要进娘娘庙里求拜娘娘,来年能生个小子或者是闺女,也叫开怀了。
我跟着母亲进过娘娘庙里,一进门,有个丑的吓死人的叫叫化子的神像,他头发炸的,两只眼睛瞪着,嘴撕牙裂嘴,手上拿的一根绳子还是蛇了(?),把我给吓坏了。
娘娘庙的后墙上留有手印子,听大人们说是本村一个叫张驴子的人在这里练武术、练气功(百步传阳?)练出来的痕迹。
西高白的赶会是在农历的十月二十三,这个会规模更大。因为老百姓快到年底了,地里的营生也不多了,这时候方圆几十里邻村上下的人们都要来这里赶会。听说,西高白的会最长时间能赶上半个多月了。
我小的时候,记得十月二十三赶会的一些情景。虽然说是西头的会,但堡子街上也有买卖东西的很多人。沿街的地摊货摆满了。从我家出来到三关庙、西门河、石牌楼,一直往村西走,到西高白的最西头河滩里就是骡马市。市场上有骡子、驴子、牛儿、猪、羊、鸡鸭鸽子等,还有筐子、大扫帚等等农民用的东西。
西高白的会,一般每年都要在老爷庙里唱上几天大戏。为了让百姓们高兴,村里早早的就派人去请(定)好戏班子了。请省晋剧团的名丸丁果仙、牛桂英、马玉楼、陈玉英、狮子黑、张明琴、王爱爱等人来唱上几场戏,有时候也有晋中、汾阳剧团的来唱。在村东头的空地里还有跑马卖戏、杂技等演出。
那一年,雪下的好大,约有一尺来厚吧。在冰天雪地里跑马卖戏、耍杂技的人还光着膀子,尽情的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一个光着膀子的后生,头顶一根十几米长的竹杆子,杆子上爬着一个小女孩子,上去下来的在杆子上做惊险刺激人们表演,吓人忽跳的。从阳曲县泥屯公社归朝村来的一帮人,有个留长胡子老汉,表演吞七星宝剑的节目,刺激惊险。在肚子上砸石头,喉咙上顶茅子(红樱枪),脖子上捆粗钢筋,顶碗、蹬水瓮等节目,看的人们眼花缭乱,不停的叫好。
一进腊月,中高白隔三差五的就在堡子街上开始赶集了,届时,买卖猪羊肉、卖布料、年画、彩纸、瓜籽花生,冰糖葫芦、稀瓜、稀蛋蛋,苕帚箩筐等农家所用物品,热闹非凡。
母亲讲,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有一伙穿着山里人衣服的人(山里的人一般都穿的羊皮袄、头上箍着毛巾),手里拿着天帝、土地、灶王爷爷的画儿白送发给赶集的人们,嘴里悄悄地告诉人们赶紧回去的话。半夜里,听到了好几声轰轰和叭叭的响声,天亮了后有的人说把高房院里的日本人给炸死了。一大早,从清徐就来了不少日本人,他们骑的高头大洋马,到方山报仇去了。不一会儿,人们在堡家堰上看见山里冒烟着火了。
八路军游击队打日本人,山里的人经常被这些日本鬼子采取三光政策。
日本人和国民党的飞机来过好几次。我姐姐、表姐(秀儿姐)和我大哥一听见天上嗡嗡响的声音,就赶紧圪砖到娘娘家的八仙桌子下面去了,恐怕飞机下(扔)炸弹。
蒿泊村里除了日本人来还有闫锡山的勾子军和傅作义的部队也来过。
老人们对傅作义的部队感觉不赖。听说,在乐台前面有个卖割糕(黄糯米、红枣做的)的人,碰上了个当兵的吃了割糕不给钱,双方闹了起来,正好一个军官路过,把当兵的肚子划开检查了食物后,把欠的钱给了卖割糕的。
(待续)
#情感#我是一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女婴,我又有一个养父,一直都没有结婚,是光棍。他从路边捡了我,用他的父爱抚养的我长大成人。他养我小,我养他老。我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一定要尽孝!我把养父当做偶像一样崇拜,用爱惜我的生命用同样的关怀和爱对待我的养父。如果我负担得起,我想让我的养父安享晚年,有人劝我不要定这么大的赌注,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我今天的财富都是我的养父给我的,我会尽我的全力去孝顺我的养父,也感觉报答不了我养父的恩情!钱财与生命相比微不足道。
山西晋中,二十二岁的姑娘, 身价几千万的电商老板,生意越赚钱,潮起潮落的时候,她却退隐江湖,卖掉了产品和商店,清理仓库,买了很多人买不起的高端汽车。她带着她七十四岁的父亲开始环游世界。有很多人羡慕她的生活,也有很多人为她感到后悔。只有这个女孩认为她做了她应该做的事,一切对于她都是值得的!
她的名字叫:张白鸽,是她的养父给他取的。简单的名字背后是养父对他的期盼,希望他像白鸽一样翱翔,像一只信鸽一样,飞得再远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22年前他在路边,她的养父发现她时候才五十多岁,单身。多少人劝他不要收养,一个不知道身体是否健康的女孩,但是养父却把女婴抱了起来,就没有再抛弃,免得别人抢走。万一孩子病了又遗弃了怎么办。从抱养孩子那天开始,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男子就当起了爸爸妈妈,抚养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直到她十八岁之前高中毕业,她一直生活在在养父的视线中。寒来暑往相依为命,终于把这个漂亮又可爱的女儿给养大成人了!
女大不中留。女儿大了,父亲也就该放手了。十八岁的张白鸽跟着村里的姐妹们在城里做导购、卖衣服、摆地摊。挣钱的差事也不少。她经常做兼职工作。她只留下一个月的工资来维持生计,作为自己的开支。剩下的都寄给了养父。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白鸽聪明伶俐,在化妆品店打工时,她了解到了护肤品的非常可观,于是又架起炉火,大胆地借钱在闹市区租了一家店。以此为平台做零售、批发和电子商业业务。她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一次次被愚弄、被欺骗、受挫!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努力,最终成就了她辉煌的事业!
她用赚到的钱,拔除必要的营运资金,开始拿出一部分利润回馈父亲的养育之恩。她的目的是让她的父亲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因为当初父亲抚养她,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还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嘲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既然她有本事了,她就要百倍地回报她的养父!
她二十四岁的那年,她自己创业,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她突然做出了选择。一个 身价几千万的家庭,在今天的中国,足够让她的爸爸走遍全国,让她的爸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坐上邮轮 、坐上飞机、开房车、看世界、品尝中国的美食,让饱受风雨的父亲安享晚年!
有人劝他放弃日进同人陪父亲,但是张白鸽心里很沉重,因为她明白,父亲已经慢慢老去,早做孝,不留遗憾,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说的一些人哑口无声!
张白歌赡养晚年父亲的善举,值得敬佩。她应该用心做人,鼓励她陪父亲走完剩下的路。她视情为金,视金钱为粪,不为金钱所累,被困和被克制,把良心和感恩当做生活的基本,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地生活。她的事迹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难得的典型例子,值得推广和学习。
朋友们你们对张白鸽什么看法?支持或者其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情感PK台##酸辣人生##我要上微头条#
张白鸽的成功,除了勤奋,还在于她特别会赚钱。她做这样的生意,孝顺父亲也变现!什么样的生活,让别人羡慕不已,她不是给老父亲钱让自己安享晚年,而是亲自陪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老父亲。实现不仅是虚假的,而是真正的执行力!用行动去做,知行合一。
#情感事务所##情感点评大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