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头条# 今天从早一直忙活到晚上。
早市买的芥菜疙瘩还有萝卜,芥菜疙瘩腌上了,满满两瓶子,能吃一段时间了,不过我腌的总没有那个辣味不知道怎么回事。
萝卜也切成条腌上了,等晾几天晒干了,冬天随吃随泡吧。
大葱是前天买的,一捆二十,今天早上涨价了25了,感觉自己赚了。
白天去做核酸的时候又和儿子买了六颗白菜回来,其实买回来估计得扔一半,媳妇说了,咱得听话。
晚上做了鸡腿炖土豆,昨晚做的盐水羊肝,还有一个手撕鸡肉,媳妇说她今天能早点回来,再买点副食,不过她说的早,一般都不太准。
明天上班了,假期结束,小啤酒准备起来,领导说这几天都胖了,明天开始戒酒吧。
哈哈,能做到么。。。
#西安头条#
伙计小区的早市。
美着里,卖撒的都有,疫情在封闭的小区,撒也不缺石头馍,水果,大肉,鸡腿,新鲜蔬菜,还有各种团购日用百货,啥都有,没有以前封闭小区的恐慌,看着真不错
哈尔滨没几个人的早市还收管理费呢!
唱说语言#丹东头条# 这家伙,这人都跑哪去了,市场的人呢。连续两天去早市买菜,发现买菜的人都是零星几个人,卖菜的人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有的干脆就不出摊了。可能是买菜的人少了的关系吧,菜价都降下来了,什么牛肉、猪肉、鸡肉、鸡蛋的价格通通的都降下来了。牛肉:牛腩35一斤,牛子盖36一斤,上脑36一斤,之前都是40一斤打底。猪肉:五花肉有14-16一斤的,肘肉15-16一斤,之前都是20一斤打底。鸡腿:9元一斤,鸡蛋:5.7一斤。青菜:大白菜0.6元一斤,油麦菜4.5一斤,小白菜3.5一斤,酸菜1元一斤。这蔬菜和肉的价格,在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卖这么便宜的,唉,管它呢,便宜还不好吗,能省则省。
#兰州今日菜价#
省钱小达人来了。
兰州物美超市促销活动来了,看看这菜价是不是真的优惠呢?
这次促销时间,从6月1日至6月7日,共计一周时间,物美超市菜价我真的觉得挺亲民,这次促销力度最大的的菜是哪些呢?
蔬菜类: (单位:元/斤)
黄 瓜: 1.0元
大 葱: 1.6元
小辣子:1.8元
西红柿:2.6元
芹 菜: 1.0元
上海青: 1.0元
彩 椒: 3.9元
青梗菜花:1.8元
干 姜:1.98元
肉类:
前腿肉:10.8元
五花肉:12.8元
鸡腿肉:6.9元
鸡翅中:19.9元
凤爪:26.8元
新鲜粽子
2个5元(4种口味)
我觉得物美超市,这次蔬菜促销力度最大的是黄瓜1.0元/斤,还有大葱1.6元/斤也不知道早市是啥价钱。
上次促销力度最大的是新土豆,0.9元/斤,限购4斤,今天恢复原价1.70元/斤,今天鸡蛋也恢复原价了,6.2元/斤。
超市还有卖新鲜粽子的,四种馅,我又不会包,就买几个新鲜粽子应个景吧,这个价贵还是便宜呢?
这次物美超促销商品不少,买的人不少呢
明天正好放假,有时间的友友可以去看看,有没有需要采购的商品。
友友,你们觉得物美超市的菜价如何?有没有市场和早市的便宜,反正比我们楼下菜店的菜便宜很多。
超市地址:东欧世贸广场负一楼
#大连每日菜价# 泡崖众益市场菜价调查。泡崖众益市场其实就是原来的泡崖早市。
今天是星期六,去众益市场转转,发现这里的菜价便宜,而且新鲜。
今天,市场人气旺盛,海鲜摊位非常热闹,开海季节,大飞蟹占据半壁江山。
海鲜价格:
活大飞蟹35—45元,小一些的活飞蟹35元2斤,虾爬子35元,中黄花鱼18元,大鲳鱼18元,小鲅鱼10元3斤,小黄花10元,刀鱼12—35元,小偏口鱼5元——7.5元,中等偏口鱼10—15元,大鲅鱼15—25元,花盖15—20元,大一些的花盖40元 ,墨鱼13—15元,巴蛸15元,安康鱼10元3斤。
蔬菜价格:
茄子1元,小白菜1元,冬瓜1.5元,芸豆2.5—3元,眉豆3元,圆白菜2元,娃娃菜1.5元,线豆2.5—3元,西兰花7元,蒜苔7元,芹菜2.5元,黄瓜1—2元,麻椒、尖椒都是2.5元。
水果价格:
玫瑰香葡萄15元2斤,辽丰葡萄5元2斤,软枣10元,线梨2.5—5元,黄金油桃4元,油桃2—4元,桔子6元,瓦房店雪梨10元3斤。
猪肉价格:
鲜猪肉11元,梅肉13元,五花肉13元,肘子8—10元,大骨棒10—12。
鸡蛋5.4元,鸡腿肉9元。
牛肉42元,羊肉38元。
关注每日菜价,钱花的明白!
#大连头条#
#石家庄每日菜价#
随着各个小区解封的消息传来,今天北国超市建华店的早市价格蔬菜价格也比前两天便宜了不少,今晚出去的时候看到方北路有一个卖白菜的车一问两块钱一斤,是长白菜,前几天这样的长白菜是一块五一斤,相比之下这个价格也可以接受,小油菜三块钱一袋,不到一斤的样子,五块钱就是两袋,觉得还可以!
明天解封的小区还会增加,那么菜价明天会往下调吗?
看一下建华店的明日早市通知就知道,大蒜大葱的价格还是很美丽的!明天去买点蒜!大葱前几天买的20元12斤是鸡腿葱,一下买了一百块钱的感觉还是买值了。[呲牙]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点未雨绸缪!不至于抓瞎啊,生活需要我们关注各种群消息,日子需要我们去精打细算!你说呢?
2021.10.25
#石家庄身边事# #生活# #疫情下的生活# #疫情#
早市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细声细气地叫喊着卖蒜,正好我想买些,和他那与早市不相符的年龄,引起我格外的注意。这个时候他应该在明亮的教室里背英语单词,或者跟一群同龄同学们奋勇刷题,怎么会跑早市上和大爷大妈们挤菜堆卖蒜?我挑了一些比较好的蒜,问他怎么不上学?他笑了笑说,学习没意思。我明白了,这是辍学的孩子。心里百感交集,看着后面忙于搬菜摆滩的父母,不禁问他:“喜欢卖菜吗?”他摇了摇头。我说:“你好好努力,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你完全有机会和他们(父母)不一样的。”小伙子点点头。我走开了,听到他的爸妈在训斥他呆板,蒜的价格很便宜的原因是把好蒜和坏蒜一起卖掉,不许顾客挑选。
我突然像换了一个世界似的,一路上始终在想,假如我儿子坐在那里卖蒜,我该怎么办?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能选择的就是帮出生在自己家的孩子一生幸福。有一回,我带着小帆去吃面,儿子吃得特别香,不经意问我:“爸爸咱们开个面馆吧!”那时小帆也在辍学中,一年级只上了四天就跑回家,说什么也不上了。我托关系找亲戚,才得以在楼下小学争取到的名额,他就那么随意浪费了。那时我没有慌,心里隐隐约约为他准备了其它的路。姐姐在自考,以六年级的年龄去参加成人考试,几年后就能读研——虽然文凭很水,但没真才实学的情况下,带水的文凭也很重要。小帆突然间随便一问,立刻勾引我很多幻想,是啊,开个小面馆也不错——吸引小帆的是特别好吃的面和鸡腿,给我幻想的是面馆的主人是一对刚刚二十几的小夫妻,非常吃苦,精明能干,把小小的面馆经营得像高档西餐厅一样。孩子们能过美好幸福的一生,父母一定会知足的。
我还多一个想法,毕竟活面不是强项,学习才是我的特长。我会在面馆里让儿子慢慢懂得学习,喜欢学习,善于考试,陆陆续续拿到他需要的所有文凭。姑娘在家学习的几年没少干活,装修家的活都干过,销售也不错,我们出去卖水枪两个小时挣过六百块钱,帮朋友推销电影票、滑雪场的票,一周推出两万多张。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通过各种实践让孩子热爱生活,最终转化为学习能力。不管走多远的弯路,我都能让孩子回到学习上。开面馆也罢,卖蒜也罢,我会一直陪着孩子,时时刻刻教孩子如何学习,让他们什么时候回到学校都不晚。疫情刚开始时,补习班都关门了,我还买了吊炉,计划带孩子们出去卖羊肉串。比起任何做小生意的人来说,我不是挣钱最多的,但一定是最会学习和最会教育的。
糟糕的疫情改变了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我也从授业解惑,升华到传道明志,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新的使命。每天和船儿看着惊心动魄的感染数字,和一往无前奔赴前线的白衣逆行者,小船儿被深深地影响着,打动着;我也终于明白善于学习课本知识的人应该有真正的目标,和伟大的志向。那段时间我们疯狂地恶补近代史、革命史和党史,像孩子长大后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一样,边学习边反思,还略有羞愧和惭愧——学好人文科学,我们该向数理化发起挑战,不能再通过自考去混带水的文凭。我看清自己原来是个卖弄知识,玩世不恭,极不懂事的孩子,只想证明我什么都能学会。却什么都不想干,或者什么也干不了,以及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我不能让姑娘再成为这样的人。比较起来,姑娘比我勇敢,她想支援武汉,想学医,想上衡水中学——当时这几条都是我难以接受的:那时去武汉就像刚解放时张桃芳报名去朝鲜,明明能苟且偷生却选择生死狙击;那时学医好比袁隆平考飞行员,明明在家门口能当农校的老师,却要改换一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那时去衡水中学,就像邓稼先回国,明明住着花园洋房非要去罗布泊的马兰村。
可我看到疫情中很多人的命运都在变,不由得想到过去的想法可能都是错的。正确的是政府的防控思想,学校的紧抓严管,我们过去对待教育的绝大部分认识都是错的。父母知道孩子是我们的来生,都想着来生要换种活法,何不让孩子去试试?孩子也迟早会知道父母是他们的前生,同样想换一种他们从小就看腻的生活,我们总会拦不住孩子寻找自己生活的步伐。我一直都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辅助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能开面馆、卖羊肉串、开补习班,或者早市摆滩卖蒜,为什么不愿意支持孩子上衡水中学,长大学医,支援武汉,做一个正大光明、英勇无畏、国家最需要的有为青年?我该支持孩子,我该换掉所有自私自利、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想法,跟着他们初生牛犊、无知无畏的思想,大胆去过一种新的有意义生活。也许正是孩子的勇敢,让我真正想活成,如饶毅所说,能赢得自己尊重的人。
从早市回的时候又见到那个小伙子,这次我专门又买了些品相很差的蒜。他说那些蒜都不好了——没提给我优惠处理的茬。我也没和他搞价,笑笑说:“叔叔回家种蒜苗去。有时最差的也能变成最好的。”
2022-5-11
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区内封控六天,今天凌晨终于解封了。急匆匆吃过早饭,开车去市场采购,家里冰箱里的存货不多了。不会过日子的我在这一个月里,把家里以前富裕的东西也一点一点地吃掉了。要是像往常,很可能搁着搁着过期了就扔了。
早市里的人可真多。疫情期间原本不该这么扎堆聚集,都是过日子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抓紧囤货,搞不好哪天又要封控,家里有粮心里才不慌呢。
卖肉的这一大趟和卖鸡产品那一边,真像过年似的不要钱了,都是一兜一兜地买。我买了月牙骨、肉馅、前槽五花、牛肉,鸡腿、各类丸子,还买了一大块豆腐,到家以后切小块放在冰箱里做冻豆腐,熬白菜吃。还有鸡蛋、细粉粗粉,蔬菜和水果。今天可真冷啊,用手机扫码付款的时候,手爪冻得勾勾缩缩的。我和老公双手拎着这沉甸甸的东西出市场,心里特别踏实。放进后备箱的那一刻,妥妥的安稳。
今天出去这一趟花费三百多块钱,够吃一段时间了。今天晚上月牙骨炖芋头,西红柿炒鸡蛋,馋骨头了,油汪汪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十一月份过得有些慌乱。这几日两口子在家,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尽力了,上上下下都很不容易,我们既希望国家好,也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好,在这个转折点,相信党,相信国家,不添乱,保护好自己,慢慢熬。饥荒、战乱、瘟疫、灾害,历史上什么样的事没有?日子就不过了?降低要求,屏心静气,能安安稳稳吃饭就好,其他情绪多是虚妄。也许再过几个月份,守得云开见月明啦。
时间已经接近中午,早市上还是人流涌动,各种买的卖的让人眼花缭乱,蔬菜、水果、肉食、各种物品比菜市场、超市、小卖部新鲜便宜!老百姓过日子,哪东西实惠便宜往哪走;哪个地方人气高,说明哪个地方适合老百姓。
黄瓜一元每斤、西红柿一元五每斤、香菜一元一把、鲜蒜三元、香蕉二元、方便面一元、元菜白菜一元、熏鸡二十一只、鸡腿六元每斤、猪肉十五、鲤鱼六元、草鱼七元……
突然感觉我的工资应付这些日常开销绰绰有余,物价并不高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