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点赞
今天早晨剪了一片牛排,一个卷心菜四分之一。一片白面玉米面各一半的馒头,其实没吃饱,还想吃。
想一想超重的身体,闺女的嘱托和担心。还有那些有钱买没身材穿的衣服,算了,虽然剩下的大半个馒头,已经在微波炉里热好,软乎乎,香喷喷的,也让我狠心放下。为了填肚子的空缺,为自己做了一杯咖啡。
哈哈
为了好的身材和健康努力。
姨婆解锁了新菜式:用南方酸菜包菜饼子。
今天娃爸上班,婆婆提前打了招呼,不用我过去做饭,邻居给了自家腌制的芥菜酸菜,姨婆今天去给婆婆包菜饼子。
菜饼子出锅,姨婆给我送过来了。
拿到手后,我赶紧尝了一下,竟然很好吃,不比东北酸菜差。
于是跟娃说:“这个菜饼子很好吃,咱俩中午就吃它了,可否?”
娃:“你认真的吗?”(娃不爱吃菜饼子)
老母亲一听,好吧,那就再做点什么吧。
本打算煮麻辣烫,临起锅才发现家里没有存货了,于是改为煮方便面,加了丸子和紫菜,看起来还蛮不错的,再煎一块牛排、烤几根肠,娘俩的一顿饭就搞定了。娃表示很满意。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婆婆打电话来问要寄什么菜,我本来家里不缺菜,但我知道她老人家的脾气,于是我就说你吃不动的东西給我吧。
朋友们!看看我这些菜,有吃不动的还附加很多吃的动的。吃不动的是牛排、羊肉和牛肉丸,还有超级厚的地瓜干。这几种最硬的是牛肉丸,是别人送的,自己加工的咬一口都是牛肉的牛肉丸,Q弹Q弹可以当乒乓球打的牛肉丸。
还有吃得动的就是包菜、生菜、胡萝卜和蛋,菜是婆婆种的,蛋也是自己养的鸡鸭生的。其实我们买菜特别方便,但是老人家坚持种菜,有机会就给我们送来。
婆婆八十几岁,她不习惯来城里生活。她喜欢种菜,养鸡养鸭,我们尊重她,因为我觉得孝顺有的时候就是要顺从老人。
关于婆媳关系,我们两个都是简单的人,有时她问我需要什么,有时我也会问她需要什么,她以前会客气,现在也知道一家人不需要客气的,所以我们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最真诚的心。
互相尊重,真心关心对方,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这是我理解的婆媳相处之道。
【没见识的穷人,吃碗面汤有三种吃法】
前段时间去面馆吃面,目睹了这样一个场景,隔壁桌有个人的面汤一上来,闷头就吃,被他另外一个朋友数落了一下:他说一碗面汤有三种吃法,并自称“见过世面的人都是这么吃的”。
他说的吃法就是:
一碗面汤上来,先汤和面一起吃,顺便把汤喝光,剩下面;
接着就往面里拌点沙茶,简称“沙茶肉面”,然后不要全部吃完;
再接着就是往面里拌辣椒,就变成了又爽又辣的“辣椒沙茶酱面”。
吃法介绍到这里结束,这就是俗称“见过世面的吃法”,坐旁边听到的人都忍不住不禁一笑,但不敢笑出声……
不过,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见怪不怪了:牛排吃六分熟、韩式烤肉不包菜就吃、吃牛排用筷子夹……
曾经看过一句关于“见过世面”的话说:“城市的孩子见过高楼大厦,乡村的孩子见满天繁星,谁又比谁见过世面呢?”
是呀,说什么“没见过世面的穷人”?大家不都也是见过大千世界的一面么?
殊不知,自以为见过世面的人,内心已经被虚荣心占据满座了,往往喜欢通过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那些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则是“能讲究也能将就之人”,不含贬低别人的成分。#我要上 头条# #生活日记#
我有一个好婆婆。我的婆婆有一头黑白交错的头发,一双弯弯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就眯成了一条线,像一个可爱的小孩。婆婆的嘴巴很小,薄薄的嘴唇,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总让人觉得很温暖。婆婆有一双巧手。虽然婆婆的手皱皱巴巴,不想年轻小姑娘那样漂亮白嫩,可是这双手可厉害啦!织毛衣,缝衣服,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样样在行。
婆婆做饭很好吃。不仅家常菜很拿手,她还非常勇于尝试新品种。有一次我突然想吃西餐。要吃西餐怎么办?正在公公一筹莫展的时候,婆婆站出来说:我来做!我和公公都很惊讶,除了惊讶还有很多的担心:婆婆不要说做西餐,连吃都没吃过几次,能做好吃吗?!
我干脆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厨房,看婆婆怎么把这顿西餐做出来。之间婆婆袖子一捋,从冰箱里搜罗出一大堆食材,一个一个放在灶台上收拾起来。牛排,土豆,胡萝卜,包菜,蘑菇,奶油,牛奶,黄油等等等等,还真不少呢!一切准备就绪,婆婆叮叮当当开始做饭了。
不一会儿,菜就一碟一碟的端上了桌。我和公公瞪大了眼睛一看,哇!煎得想象的黑胡椒牛排,炸得金黄发亮的薯条,再配上香浓的奶油蘑菇汤。这顿西餐简直帅呆了!
瞧,这就是我可爱又能干的好婆婆!
今天儿子和儿媳要来,我蒸了笼包,炒的土豆丝,干煸辣子鸡块,肉丝包菜,忙活了大半上午,儿媳妇懒的只看电视玩手机,干活也不伸手,等我把饭菜都做好了端上桌,儿媳妇一看饭菜,撇了一下嘴说:你这做的啥啊,要味道没味道,要颜色没颜色,肯定难吃,简直没法吃,我一会儿去吃牛排去!你说这不要气死人吗?
#上海# 新一轮长宁大礼包
两块牛排
2斤米
一袋挂面(750g)
10个鸡蛋
一个洋葱
一个包菜
两个芹菜
一桶油(900ml)
一袋盐
一袋酱油
一包抽纸和两个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