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钟楼附近好吃美食店(钟楼附近吃饭的地方环境好)

中轴结点巨构齐天【原创】 我镜头中的北京.钟鼓楼i2023#我的京彩时刻# 中轴结点巨构齐天【原创】

中轴结点 巨构齐天【原创】

我镜头中的北京.钟鼓楼i2023#我的京彩时刻#

中轴结点 巨构齐天【原创】

我镜头中的北京.钟鼓楼2023#北京头条#

中轴结点 巨构齐天【原创】

我镜头中的北京.钟鼓楼2023#生活之上图片社# #域见北京#

中轴结点 巨构齐天【原创】

我镜头中的北京.钟鼓楼2023#我的宝藏兴趣# #域见北京#

老话儿讲说不定哪块云彩会有雨,这不明代始建清代重建的鼓楼又成为了北京一处最新的网红打卡地。

最近旮旯儿太忙,有几天没往钟鼓楼那边儿溜达,想不到大批的年轻人又把这儿捧红了。看网上的照片儿,除了要举着从路边小贩手里买的糖葫芦在鼓楼南门照一张外,路边的一块指示牌也成了打卡必备标志物。

看到这块指路牌旮旯儿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发的第一条微信,虽然已经五年没有发东西了,但由于工作群需要还会时不常的上去看一眼,回主页搜索了一下,果然,自己的第一条微信还在,当时是用手机修图软件把自己拍的一张鼓楼的照片油画处理了一下,从信息可以看出那是2013年,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十多年前,智能手机开始兴起,微信异军突起,旮旯儿属于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慢的一种人,当同事们玩儿微信好久之后才被动加入,不过很快就上瘾了,记得当时每天都要发上好几条。凡事都有个潮起潮落,十年后一切都改变了[灵光一闪]

这北京钟鼓楼可不是靠“网红”出名的,在“网红”概念出现前她已然矗立几百年了。

上观新闻

今天读完了刘心武的《钟鼓楼》,挺好的书,不仅讲了北京婚嫁文化,地方风俗,而且可以看到四合院内众多底层小市民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向往美好生活的期望,虽然有许多不完美,但却让我们体会到这社会人心向善的感觉。

听说现在北京的钟鼓楼很火?其实它们在明清时期更火,不仅琳琅繁华,还有乾隆撰文立碑。

最近,年轻人又带火了北京鼓楼,每天拍照队伍络绎不绝,甚至影响了交通。

为个啥?还不是因为又美又飒又有历史和地位!

北京中轴线北端,鼓楼、钟楼南北纵置,巍峨耸立。

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北京钟鼓楼以其悠久的历史、体量巨大的钟鼓、前后纵置的建筑规制,在全国钟鼓楼中独一无二。1996年,北京钟鼓楼成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这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对北京中轴线上这两座地标建筑的生动描述。

北京鼓楼、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此后多次被火焚毁,又先后重建,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钟楼为清朝建筑。

鼓楼这座高达46.7米的楼阁式建筑气势宏大,下层是砖石结构的墩台,上层是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建筑,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四周红墙透着历史的沧桑。

鼓楼二层原有25面报时更鼓,1面主鼓,24面群鼓,主鼓象征一年,24面群鼓象征二十四节气。

鼓楼往北大约100米,便是钟楼。钟楼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梁、檩、檐、椽、斗拱、暗窗等建筑构件均为石料雕凿而成,非常精美。

钟楼二层八角形钟架下,悬挂着一口报时铜钟,为明永乐年间铸造。钟体通高5.55米,重约63吨,被誉为我国的“古钟之王”。钟体全部由铜锡合金铸成,撞击时声音浑厚悠长。

钟楼建成后,乾隆撰文立碑,位于钟楼南面与围墙相连的三联门中间的碑门,碑首碑额为“御制重建钟楼碑记”。御制碑是重建钟楼的历史物证,碑的正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记录的御制碑文,碑阴为《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由薛笃弼撰文。

元、明、清时期,鼓楼前商铺林立,商业繁荣。

一些摊商和民间艺人在此营业,开办“平民市场”,据民俗学家常人春说,这里还有卖药丸、吞宝剑、拉洋片、变戏法和耍狗熊的表演。“每逢过年,锣鼓喧天,声传遐迩。”少不了还有各式北京特色小吃,什么扒糕、凉粉、灌肠、豆汁儿、爆肚、炸糕、驴打滚、茶汤、油茶……每个摊子都在长案和板凳旁支起遮阳伞。孩子们则总是围在卖蜜饯杏干、螺丝糖等零食和卖木刀、面具、万花筒等玩具的摊位前,留连忘返,被称为“小天桥儿”。

所以可以说,鼓楼地区是最有北京味儿的地方,非常值得打卡。

最近北京的鼓楼火了,很多人专程跑过来打卡拍照。你知道哪个是钟楼,哪怕是鼓楼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41228/
1
上一篇黄厝海滩附近好吃美食(黄厝海滩游玩项目)
下一篇 面粉加淀粉怎么做美食好吃(面粉加淀粉和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