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旅顺美食汉堡哪家好吃(旅顺好吃的小吃)

#2023新春庙会##在头条看见彼此# #冬季生活打卡季# 1月20日腊月二十九,今日“大寒”。贴上窗花,出发了!

#2023新春庙会##在头条看见彼此# #冬季生活打卡季#

1月20日腊月二十九,今日“大寒”。贴上窗花,出发了!

“上车饺子下车面”早饭包了饺子。晚上11点旅顺西站上船,6点收拾好装车,6点半出发。午饭吃得不多,晚饭在路上买了“热奶茶和汉堡”,8点多钟到了,有点早,去看看大船,天空忽然飘起雪花!太好了!

2020年,大连旅顺,一家医院的病床上,患乳腺癌的刘红玉,和患肾癌的老伴曹肇纲,两人抱头痛哭:“女儿啊,你怎么那么狠心,回来见最后一面都不肯?”曾经的一通电话,让一个知名大学教授17年来对父母不闻不问。

2000年,怀揣7万元钱,曹茜顺利飞抵德国。有一次,由于长途电话费太贵,电话一接通,曹茜直接向父亲要钱。

曹肇纲怒火中烧,对着电话吼道:“就知道要钱要钱,你这是在要我们的命。”说完,啪地挂断了电话。曹茜从此再无音讯。

1979年,曹茜出生在大连旅顺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曹肇纲、刘红玉老实本分,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生活。

曹茜一出生,父母就决定不再生孩子,要好好培养她,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上担心曹茜读书分心,家里洗碗、拖地、洗衣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舍不得让她做。

而曹茜刚开始有一空闲还是会去帮忙,却被父母严厉拒绝,到后面也就习惯了。

物质上父母更是倾尽所有,给曹茜提供最好的,当村里孩子还在吃着白粥青菜时,曹茜已经是天天都有肉吃。曹肇纲连一包几毛钱的烟都不敢买,省下来给女儿买补品。

慢慢曹茜变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村里孩子更是羡慕不已,都说她是含着金汤匙长大。

父母的辛苦付出曹茜看在眼里,在记在了心底。在学校乖巧懂事,乐于助人。学习上也铆足劲,不负所望,从小学开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张张的奖状往家里拿,曹肇纲夫妇的付出也算有了回报。

可是到了初中曹茜渐渐发现,父母对于自己的生活干涉太多。

曹茜平时交朋友需要经过父母的审核,父母经常进入曹茜的房间,随意翻阅日记本。让曹茜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更没有隐私。

此时,曹茜与父母之间已经有了间隙。

然而当曹茜高考完后,父母的一个举动让曹茜彻底绝望。

原本曹茜想借自己考上大学后可以离开家,离开父母的管束。

可是父母不想她离开身边,曹茜被迫就读了一所自己不喜欢的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上大学后,暂时离开了父母的“控制”,曹茜变了,她和学校里的富家女孩一起厮混,花钱大手大脚,夜不归宿。

放纵的后果就是连挂6门学科,绝望和悲伤之中,曹茜想到了出国留学:一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二是可以完全逃离父母的掌控。

曹茜把出国留学的想法告诉父母,曹肇纲夫妇眉头紧皱问她:“出国,需要多少钱?”

曹茜不假思索地回应道:“7万块钱”。

7万块钱都可以在县城里买房了,一下怎么拿得出来,曹肇纲试图劝女儿不要出国:“你一个女孩子跑那么远,我们又不在身边,吃苦了咋办,要不别去了,这样当个老师也挺好的。”

曹茜不说话心想:这场景和当初要选大学时一模一样,这次她不会妥协的,出国的想法更加坚定,丝毫没有考虑到父母的难处。

到了晚上刘红玉对曹肇纲说:“因为读大学的事情,娃已经不高兴了,要是这一次还不答应她,恐怕以后连话都没得说。”

夫妻俩商量了一番,最后一咬牙决定“找人借钱送女儿出国”。

但是曹肇纲夫妇后来怎么也想不明白,两人的决定,彻底断送了他们的后半生。

为了给曹茜凑齐出国留学的7万元,曹肇纲夫妇硬着头皮低声下气,四处找人借钱,朋友、亲戚,能借的几乎都借了个遍。

2000年,怀揣7万元钱,曹茜顺利飞抵德国。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并没有曹茜想象的那么顺利,失去父母照顾后,生活的压力让她招架不住。

3年的时间里,曹茜先后找父母要了33000元,加上最初的7万元学费,10万巨额债务压得曹肇纲夫妇几乎喘不过气。

有一次,由于国际电话费太贵,电话一接通,曹茜开口直接向父亲要钱。曹肇纲怒火中烧,对着电话吼道:“就知道要钱要钱,你这是在要我们的命。”说完,啪地挂断了电话。

曹茜从小养尊处优,此时父母犹如救命稻草,面对父亲的怒火咆哮,心理承受不了,绝望了,再没往家里打过电话。父母也无法联系到她。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通话,曹茜和父母从此决裂。

一晃17年过去了,2020年,曹肇纲夫妇双双患上癌症,在大连旅顺,医院的病床上,两人紧紧相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两位老人唯一的心愿就是看看女儿。

最后曹肇纲夫妇双双过世了,曹茜都没有出现。

后来,网络媒体在德国汉堡找到曹茜。

此时,曹茜已经改名,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成为了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

都说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其实,没有天生自私的孩子,只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这只会让孩子不知感恩!

在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知道,父母给予爱是辛苦的,这份辛苦需要孩子明白,而不是无视。在爱孩子的同时,要教育孩子反过来爱自己的父母。

而对于曹茜的行为,再多理由也显得苍白无力,谴责痛骂已经没有了意义。

最后想说的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留学德国17年无音讯!女儿啊,你妈快不行了,你在哪啊?

德国华人街 今天

女儿啊……你妈妈快不行了,你究竟在哪里呢?我们有生之年就想知道你还活着吗?”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地村70多岁的村民曹肇纲、刘玉红夫妇每天叨念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女儿17年前尚未从辽宁师范大学毕业便去德国留学后,至今杳无音信。

曹肇纲的独女叫曹茜,出生于1979年。时间拨回到20年前,1998年,一向成绩优秀的她考入辽宁师范大学,大三时,向往国外教育制度的曹茜通过出国留学机构办理了留学德国,一直靠土里刨食儿供养女儿上学的曹家也东挪西凑地攒了首期的7万元,曹茜出国时大学尚未毕业。

女儿曹茜刚到德国留学时,偶尔还和家里联系,没有中断音讯,但时光转移到2003非典那一年,曹肇纲就再也没有女儿的任何音讯,两位老人却成了“祥林嫂”,依然不敢面对女儿已经失踪的事实,临闭眼前就只有这唯一的“牵挂”了。

留学德国

“因为孩子从小比较优秀,我们没有什么压力,不过沟通也比较少,她的内心世界我们家长并不了解。”曹肇纲这样回忆。

女儿曹茜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后考进大连市第五十四中学(旅顺高中)就读。曹肇纲一直珍藏着女儿上学时的奖状和竞赛成绩,张张奖状证实了女儿往昔的骄傲和辉煌:“1993年在第四届全国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的决赛证、旅顺中学1996-1997年期中考试理科第五名、日语单科第一名的奖状……”1998年,曹茜入愿地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

大二时,曹茜和父母谈起要出国留学,为了让优秀的女儿出人头地,曹肇纲举全家之力,又向周围的亲友举债,终于凑够了7万元,通过中介机构申请出国留学德国, 在曹茜眼中,出国留学,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和视野,而且在地域文化有差异的国家学习和生活,也可以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底蕴。2000年,曹肇纲怀着一颗复杂的心情把女儿送到了异国他乡。出国前,曹茜和家人最后的两张合影至今还珍藏在曹家的相册里,照片里,一头短发的女儿搂着爸爸妈妈,亲昵地依偎着,眼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渴望。

曹肇纲回忆说,“女儿初到德国时,先在柏林读了两年语言班,之后到明斯特的预科班补习了一年文化课,而后才进入汉堡大学修习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从2000年到2003年,曹茜一共给家里来过两封信,老夫妇也给女儿回了信,但最让曹肇纲后悔不迭的是“两封信”的地址均已遗失了。曹肇纲依稀记得第一封信主要内容是:曹茜勤工俭学在外打工,但是老板压榨她,扣她工钱向父母诉苦。第二封信主要内容是她为了尽快完成学业,除了选修本年级的课程外,还跨年级修习高年级的课程。曹茜最后一次跟家里通电话大约在2003年,正值非典,之后,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了。

在父母眼中,曹茜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来不惹父母生气”。在失联之前也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所以“抛弃父母”一说曹肇纲夫妻坚决否认。

坎坷寻女

十几年间,曹肇纲夫妇二人通过亲朋好友和曹茜的同学帮忙联系,得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馆得知,曹茜过得挺好,但是没有联系方式,而且外国的法律里没有强制要求赡养父母的条款。也有人说她已经加入了德国籍并且已经结婚了等等。

但曹肇纲夫妻认为,上述说辞都是让其放弃寻找女儿的安慰话。“中国只承认一个国籍,如果加入了外国国籍,那么曹茜在中国的户籍信息应当被注销了,然而她曹茜的户籍信息被注销是因为一直也没有更换二代身份证,所以推测女儿加入了德国籍的说法应该不成立。”

2018年2月,曹肇纲想申请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死亡的补助。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地村委会工作人员辗转在网上找到了驻德国汉堡总领馆的邮箱地址,并再一次将求助信发送了过去。经总领馆工作人员查找,也没能联系到曹茜,大使馆只找到2005年曹茜在德国时使用的电话号码,但是此电话已经失效,大使馆建议在“德国当地中文报纸刊登寻人启事,或者通过国内公安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请求德国警方调查曹茜的情况。”

曹茜已经失联十几年,再加上曹肇纲丢失了女儿曾经来信时的地址,故而没有按照总领馆的建议在德国当地寻找。

罹患癌症

“这些事根本不敢想,也不敢面对现实,但是我们很明白,如果真的人还在,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女儿如果在,应该能看到,如果心系父母,终有一天也回来的。”

更加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唯一的女儿杳无音信,曹肇纲夫妻二人接连罹患癌症等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想了解到曹茜近况的愿望愈发强烈。

曹肇纲的老伴患乳腺癌,满头白发,长年躺在病床上,床头上摆着速效救心丸,家里人说“今年抢救了好几次。”同样罹患肾癌的曹肇纲一边要照顾病怏怏的老伴,另一边还要伺候樱桃园自留地。

女儿失踪的话题是两位老人心中解不开的结,面对往事,曹肇纲忍不住老泪纵横,哽咽道:“已经不再对女儿回来报有希望,知道女儿是生还是死就行,要不然都闭不上眼。”

  曹茜是个懂事的姑娘,会在父母辛苦劳作的时候送水送饭。看到女儿顶着大太阳下地,父亲曹肇纲总是万分心疼的说:“你来这里干什么,赶紧回去学习!”

  曹茜是大连市旅顺人,是家里的独生女。曹茜自幼家里就不富裕,为了生计父亲曹肇纲起早贪黑种田,农闲暇还出去大零工补贴家用。

  曹茜很争气,没有辜负父母的付出,从小就是优等生,班里的尖子生。高考后如愿考试理想大学,父母看到女儿的成绩后,十分骄傲。也任劳任怨辛辛苦苦供她读名牌大学。

  2000年,4年大学后,曹茜带着七万块远赴德国,其中六万块是借的外债。夫妻俩在人前挺直了腰板:都说我没儿子养老,闺女总算给我争了一口气。

  2020年,一则寻女启事刷爆网络,这对无助的老夫妻正是曹茜的父母曹肇纲和刘红玉。

  为了寻找到女儿,老两口跑遍了许多地方,就连警察局以及政府部门,他们都找过。但得到的回复都只有一个,这里没有一个叫曹茜的女人。

  一开始,老两口还不信,但不管他们怎么打听,女儿仿佛就像消失了一样。

  原来,老两口身患重病多年,唯一的女儿曹茜在17年前赴德国留学后,便慢慢失去了音信。老两口年纪大了没有办法联系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也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

  因为之前联系是通过公共电话亭,女儿不主动联系他们,老两口也没有办法联系女儿。

  2003年,曹茜还和父母有联系。

  但从那之后,老两口便再也联系不上女儿。

  二人寄出去的信件犹如石沉大海,他们蜗居在破旧的房子里,每天夜以继日得担心思念女儿。两位老人互相安慰,彼此依赖,挺过了一年又一年。

  因为长年的等待,他们痛苦地夜不能寐,他们的身体双双出了问题。

  曹茜的妈妈被确诊了乳腺癌,而曹茜爸爸则是患上了肾癌。

  当得知是自己得了癌症以后,老人泪眼朦胧,

  等到辽宁大连的医院后,他们做了一些尽量便宜的检测。

  本就家徒四壁的二人只好到处借钱治病,亲戚们都被借怕了,老两口就在赚钱治病还债和牵挂女儿中日复一日的生活中。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们联系到媒体寻求帮助。

  可是最后两位老人还是在痛苦中相继离世,自始至终,女儿一直没有回来,杳无音信。

  曹茜和父母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事情还要从1979年说起。

  第一,父母控制欲太强,从小总是打着关心她的名号,偷偷翻她的书包和笔记本。

  曹茜想出去找朋友玩,曹家父母不允许。曹茜想买一本课外书,父母也直接拒绝。

  但只要是父母看好的,即使曹茜拒绝也没用。曹茜的人生,早就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那时的曹茜小虽然不满父母的行为,但她也没办法反抗。

  二曹茜高考后,偷偷改掉了她的高考志愿。

  高考成绩出来后,曹茜愿上填上了3所南方的大学,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曹茜万万没想到,一向支持自己学习的父母居然在这件事情上展现了不同的态度,他们的一句话就让曹茜如坠冰窖:“你一个女孩子,还是离家近一点,跑那么远干什么?干脆就在家门口找一个大学吧,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相互照应。”。

  父母认为,女孩子不应该跑那么远,加上他们不想女儿离开自己太远,而且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曹茜虽然想反抗,但学费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她只好妥协了。

  2003年,曹茜给父母打了最后一通电话,便再没有跟家中联系过。

  曹茜一直没有消息,老俩口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女儿被人所害,早已客死异乡。

  通过村委会的帮助,曹肇纲夫妇与中国驻汉堡领事馆搭上线了,希望能通过领事馆找到曹茜。

  可惜,领事馆只能找到曹茜2005年使用过的地址和电话。

  同时也证明2003年到2005年间,曹茜仍在德国生活,但她却故意没有跟家中联系。

  也许这十七年的失联,是曹茜有意为之。

  想通这点后,曹肇纲夫妻心都凉了,他们不明白女儿为何要这么做。

  2020年7月,汉堡领事馆找到了曹茜的下落。

  有知情人士爆料,曹茜早已成家立业,在一间名校任职,收入不菲生活幸福。

  但是因为当年她与家人的矛盾太深了,她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和家人联系,已经“恩断义绝”。

  最后,老两口请求记者连线曹茜,他们想跟曹茜说几句话。但曹茜还是狠心拒绝了记者,她告诉媒体: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接电话。

  就这样,老两口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见到女儿,甚至连女儿的声音,他们也没有听到。

  老两口去世之后,曹茜依旧在德国工作,她已经换上了德国国籍。摆脱了父母控制的曹茜,过得风生水起。但不知道她的心中,是否会有一刻悔恨呢。#人物#

一个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缩影,关注我@荷叶之巅7 每日分享好故事。

2020年,一个女孩留学德国做教授,对国内患有癌症的父母不闻不问,失联17年,疑似弃养。

 

都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位受到了高等教育的女教授,究竟为什么选择了这条备受争议的道路?难道又是重男轻女家庭中的“牺牲品”?

 

可真相并非如此。

 

新闻中被疑似弃养的这对老夫妻就是居住在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地村70多岁的村民曹肇纲、刘玉红夫妇。

 

夫妻俩一个患有乳腺癌,一个患有肾癌,均以时日无多。目前,他们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留学德国,却已经失联了17年的独女。

 

曹刘夫妇的独生女儿名叫曹茜,自小成绩优异。

 

1998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辽宁师范大学。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在校期间,曹茜就申请了出国留学。

 

为了满足曹茜的愿望,曹肇纲倾尽全家之力,东拼西凑地攒了7万元首期留学费用,送女儿去德国留学。

 

优秀的女儿,光明的未来,原本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没有想到,出国后的曹茜却逐渐与家里失去联系,直至毫无音讯,不知生死。

 

谈到失联的女儿,曹肇纲的眼里满是骄傲。

 

他珍藏着家人和女儿最后的两张合影,那时候的曹茜看上去还很青涩,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每当想起女儿,曹肇纲就会拿照片出来以慰思念之情。

 

曹肇纲透露,初到德国的曹茜还跟家里有过联系,寄过两封信给家里。

 

一封信是诉苦:勤工俭学很辛苦,老板克扣工资;另一封信,则是:她为了尽快完成学业,除了选修本年级的课程外,还跨年级修习高年级的课程。

 

而她给家里的最后一通电话,是在2003年,之后她就彻底消失了。面对外人“曹茜抛弃父母”的猜测,曹肇纲坚定地否认了。

 

他认为女儿懂事乖巧,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反而怀疑2003年正值非典,女儿的消失会不会跟这场疾病有关。

 

寻女之路漫漫,十几年间,曹肇纲夫妇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女儿的踪迹,得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最终都没得到曹茜的准确消息。

 

最后,曹肇纲不得不求助媒体的帮助。这件事通过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上一系列的关注,社会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一部分身在德国的华人表示,会在华人同乡会及其他各种社群里发布寻人通告,尽自己所能为家乡人做点事,希望可以找到这名女孩。

 

为了帮助这两位老人,他们甚至成立了“跨国寻找曹茜微信群”。

 

这个群里有国内新闻记者、大连德国留学生、旅居德国华人律师、外贸公司老板、当地华人报编辑等等。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取得了一些进展。

 

他们通过中国驻法兰克福领事馆联系到了驻汉堡领事馆,得到的结果是:曹茜还在汉堡,目前一切平安。至于其他,领事馆无权过问。

 

同时,一位曹茜在德国汉堡大学的同学透露:曹茜博士毕业后,改名换姓在德国某大学任终身教授,但当年被父母伤得太深了,也不打算跟父母联络了。

 

得知这个结果,热心人士只能往好的方面想:还好曹茜只是失联,并不是他们猜测的已遭遇不测。

 

而对于女儿为什么抛弃父母,曹肇纲显然很迷茫。

 

曹肇纲说,2003年初的时候,曹茜又从家里拿走了3.3万元。之后一直没有跟家里联络,直到03年底的时候,打过一次电话,这个电话很可能是导致曹茜失联17年的原因。

 

曹茜在打这个电话给家里的时候,距离上次联系有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曹肇纲在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语气很不好,骂了曹茜。

 

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只因为一次对孩子的恶语,就让女儿记恨了这么久,可以17年都不跟家里联络。

 

刘玉红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曹茜拍张照片给她,让她知道女儿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

 

刘玉红说自己和曹肇纲都患癌症,也没多少时间了,只要孩子安全,确实还在德国,自己死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曹肇纲显得很平静,“她现在干什么工作?有孩子了吗?能给家里打个电话吗?”随后,又自言自语:算了,曹茜太犟了,她不会主动给家里打电话的。

 

事情到此落下帷幕,人找到了,可惜并没有迎来大团圆的结局。曹茜依旧是那个个性、自我、追求自由的女孩。

 

她如今有让人羡慕的工作,富足的生活,这件事似乎并没有给她的人生掀起一点波澜。

 

但对于曹肇纲夫妻来说,得知女儿还活着,活得很好,大概也就是他们最后的心愿。他们给曹茜最后的爱,大概就是:只要曹茜能自食其力,我们老两口不图她养老了。#人物#

 #奇案大侦探第一季#

2000年,辽宁一对夫妇借7万元送女儿出国留学,事后女儿却跟父母断了联系,20年后父母临终前得知:女儿在德国当了教授,并早已结婚生子。

 

2000年如果花8万元可以买到一个60平米左右的房子,那么在2020年卖掉,可以让银行账户多出90万的余额。可是,如果在2000年花7万元送女儿出国留学,那么有可能换来一个21年都不和你联系的女儿。

 

1979年,家住大连旅顺的农村夫妇曹肇纲和刘玉红迎来了他们女儿的降生。刘玉红此时已经30岁了,也算是大龄产妇,女儿在刚出生时体质并不太好,夫妻俩便给她取名曹茜,希望女儿在未来能够健康成长。

 

因为父母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夫妻俩对曹茜的教育方面非常重视。曹茜也十分争气,自打上学以来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在学校获得的奖状更是贴满了家中的整面墙壁。曹茜在高中时期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因为父母整日不允许她出去,所以曹茜几乎没有朋友。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曹茜填报高考志愿。在填报志愿时,他向父母表示自己想要去南方的艺术类学校,想要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给自己长长见识。

 

可是这一请求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希望曹茜能够永远的留在自己身边,父母要求曹茜将第一志愿填报为辽宁师范学院,可是曹茜不愿意,随后两人发生了强烈的争吵。在曹茜看来,自己就是被父母拴在身边,他们只是想继续控制自己,于是在这个时候,曹茜就产生了想要离开父母的想法。

 

到了大学,曹茜得知自己的学校有出国留学的名额,于是她便以这个为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就在大二结束时,曹茜顺利的拿到了留学名额。

 

她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母,可是接近8万元的留学费用,对月收入只有1000的曹茜父母来说,无疑是天价,曹肇刚为了支持女儿的学业,变卖了家产,又走遍了亲朋好友,终于借来了7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勉强凑够了八万整。

 

2000年9月曹茜带着父母凑来的8万块钱现金。登上了德国汉堡的飞机。可谁知曹茜这一走就是数年,在这期间,曹茜只向家里写过两封信,打电话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在德国曹茜除了学习就是打工,可是德国的消费水平还是将曹茜的生活费榨干了,所以曹茜每次打电话都是问父母要钱,直到一次曹茜父亲在电话中大骂曹茜是“吸血鬼”后,曹茜便再也没有联系过父母。

 

在2020年曹茜离家20年后,他的父母都得了癌症,曹茜的父母通过媒体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女儿,可当曹茜得知父母生病时却拒绝回家探望父母,并且还告诉前来寻找他的记者说:“我之所以不回家,在德国定居生活,就是不想再被他们控制,以后我们各过各的吧。”

 

曹茜决绝的态度遭到了网友们的讨伐,有人说曹茜就是一个冷血动物,连亲生父母都可以说不要就不要,纵然父母有再大的错,他们二十多年前能借七万块钱供她出国,也说明父母是爱她的,没想到她是个白眼狼。

 

希望大家可以引以为戒,也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多听取孩子们的想法,不然就会像曹茜父母一样,将曹茜当成一个工具,也希望我们不要像曹茜一样,将父母看成是害我们的人。

农村夫妇举债将独生女送往德国留学,却不料与女儿失联17年。重病的老夫妇得知女儿成为德国教授后含泪离世。在德国已改名换姓的女儿则冰冷地抛下一句话:我讨厌他们的控制。

2020年6月,生活在辽宁大连的曹肇纲夫妇托人在媒体上发布了一篇寻找女儿的消息。他们的独生女儿曹茜,2000年远赴德国,但从2003年以后就失去了联系,仿佛人间蒸发,杳无音讯。如今老夫妇俩都身患癌症,将不久于人世,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想知道女儿是否还活着,过得好不好?

1979年,曹茜出生于大连旅顺口区长城街道曹家堤村。曹肇纲的妻子身体不好,婚后迟迟未孕。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夫妇俩是宠爱有加。

茜草是一种生命力和适应能力都极强的植物,夫妇俩因此给女儿取名曹茜。他们没想到的是,日后女儿的确适应力超强,在国外打出了一片天下。

小曹茜聪明伶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这令没什么文化的夫妇俩很是开心。

夫妇俩平常在田里干农活,女儿要过来帮忙被他们拒绝。你只管看书去。就这样,夫妻俩在农田里挥汗如雨,女儿在家里悠闲地吹着风扇学习。

曹茜没有辜负父母的厚爱,学习上屡获佳绩。老曹把女儿拿回来的奖状贴满了整张墙,瞅着乐开了花。

1998年高考结束后,成绩不错的曹茜想去南方的高校。她很想去体验一下南方的生活。

老曹第一次勃然大怒。跑那么远干嘛?我们怎么能放心?

最终曹茜上了辽宁师范大学。父母满心欢喜,曹茜则是闷闷不乐。叛逆的种子开始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大学里的曹茜开始放逐自己,六门学科大红灯笼高高挂。

曾经的学霸沦落到如此,曹茜心里或许把这一切的根源都归究于父母。她要摆脱父母的控制!逐渐的她有了出国的念头,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逃离原生家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2000年读大二的曹茜向父母提出了要去德国留学,这可吓坏了老实巴交的农村父母。

这孩子怎么想跑这么远呢?7万块,这么一大笔钱我们也没有啊。

老两口思前想后。女儿已经大了,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逼她了。他们明白,女儿现在消极学习其实是她的一种无形反抗。为了这个宝贝女儿,这回一定得拼老命了。女儿说的不错,出国镀层金回来后一切都会变得相对容易。

夫妇俩在亲戚间奔走,好不容易借到了6万块,加上家里的1万块钱存款,凑足了7万。老曹把这沉甸甸的7万块交到女儿手中时,心里可是五味杂陈。

通过中介机构的申请,2000年10月5日,曹茜飞赴了德国。

临走前,夫妇俩和女儿照了两张合影。他们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和女儿最后的合照。

曹茜初到德国,非常忙碌,经济上也吃紧。第一通电话就跟父母说:为了省钱,以后就不打电话了,靠书信联系。

可是直到2003年,曹茜才一共给家里来了两封信。

2003年初,曹茜向家里打过两次电话要钱,加起来一共3.3万元。钱寄出去10个月以后,曹茜才往家里打了电话。父亲火了,我还以为你死了呢,这么长时间也没个电话。

从这之后,女儿就再也没有音讯,仿佛人间蒸发。

老两口担心女儿出事,曾委托人帮忙寻找,却都没有结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思念女儿中,老俩口艰难度日。他们一个身患乳腺癌,一个患有肾癌,每月低保1000多元。

他们还是住在把女儿养大的旧房子里,这里曾留下过他们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

2020年6月,担心自己时日不多的老两口向媒体求助,他们想知道失联17年的女儿是否还在人世。

求助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最后曹茜终于找到了,原来她已改名更姓,成了汉堡大学的一名教授。

更令大众吃惊的是,2004年8月,曹茜曾经从德国飞至上海,在国内逗留了12天。

得知消息的老俩口沉默无语。女儿竟然这么绝情。从小到大,她的内心世界,我们确实不了解。老曹告诉记者。

请转告曹茜,知道她活得好,我们就安心了。我们不图她养老了。这么多年了,只希望能听听她的声音。

他们最终也没等来女儿的电话。在凉风渐起的秋天,老俩口相继离世。

有人找到曹茜,问她和父母有什么矛盾?她面无表情地说:是他们的控制欲,让我想逃得远远的。

这个故事让人唏嘘。父母觉得给女儿的是满满的爱,女儿却觉得父母的爱让自己无法喘息,想尽办法要逃离。

曹茜孤身一人在德国打拼,没钱没人脉,能达到今天的成就,经历的艰难困苦非常人所能想象。她确实是一个能力超凡的成功人士。

可是在做人方面她实在很失败。她或许可以找到1万种借口怨恨父母,但如果不是父母在她成年后仍举债7万元支持她,她连德国的土地都踩不到。她没想过,为了还债,身为农民的父母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以致晚年的生活过得如此凄惨。

曹家父母在教育上是失败的。他们培养了一个学霸,却忽视了情感和人格上的培养,让女儿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大众眼中的白眼狼。

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有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39565/
1
上一篇蒲城美食菜谱简单好吃(蒲城特色美食百度百科)
下一篇 锅煮饭好吃的美食文案(适合煮饭发朋友圈的说说)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