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藏,“驴友”和文艺青年们也许会想起壮丽的布达拉宫,蓝天下成群的藏羚羊和牦牛,还有西藏传统美食——酥油茶、糌粑和青稞酒。后两种美食的原料都是青稞,作为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被誉为“精气之源”。
仓央嘉措曾作诗“去年种的青苗,今年已成秸束。少年忽然衰老,身比南弓还弯”。诗中的青苗便是青稞的嫩苗。
青稞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在藏语中被称为Ne。
青稞其实是大麦的一种,在分类上属于六棱裸大麦,也是现存的唯一一种裸大麦。从外形看,青稞的穗上长了6行麦粒,而且内外颖壳分离,麦粒裸露。
距今3 500~4 500年前,大麦通过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尔进入西藏南部。在大麦进入青藏高原后的2000年时间里,种类多样性不断减少,最终只有青稞这一品种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的主要作物。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在从低海拔往高海拔迁徙的过程中,藏族先民把谷物带到了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只有一些适应高原寒冷环境的大麦品种(比如青稞)才能存活下来。
基因测序结果也证明,青稞有360多个对青藏高原产生高适应性的基因。如果要在高原地区种植不耐寒的其他作物,只能是“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的结果。
从人工选择方面来看,青稞属于六棱大麦,这说明它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数目比四棱大麦、二棱大麦都多,也更高产;同时它属于裸大麦,收割后容易去掉外皮,方便食用。
此外,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是所有麦类中最高的。β-葡聚糖是谷物胚乳和糊粉层细胞壁的一种非淀粉多糖,可以像纤维素一样促进肠胃蠕动,这正是青藏高原缺乏蔬菜膳食纤维的藏民所需要的。
所以藏民先祖更倾向于种植青稞,其他种类的大麦渐渐被他们所抛弃,这是人类在高原环境中的明智选择和适应机制。
青稞可分为白青稞、紫青稞、黑青稞、蓝青稞等品种,普兰、尼木等地产的白青稞更是古代时献给西藏统治者的贡品。紫青稞、黑青稞虽然产量、卖相不如白青稞,但富含花青素,有益健康。
随着汉藏两族的交流,青稞也被传到中原地区。《齐民要术》里就提到了“青稞麦”,说它“磨,总尽无麸”,因为青稞属于裸大麦,磨的时候是没有麦麸的。
中原汉人喜欢把青稞煮成麦饭,或者磨成面粉制作面食。藏民则喜欢把青稞炒熟磨成粉,这便是他们居家、远行的必备主食——糌粑。
他们用酥油茶把糌粑冲成糊糊当早餐,午餐则是糌粑加入酥油茶揉成的面团,晚餐比较丰盛,把糌粑和蔬菜、牛羊肉等煮成粥。
青稞酿成的酒不但是藏民欢聚宴饮的美味饮料,也是祭神庆典中必不可少的祭品。在藏历除夕,家家户户把青稞酒和糌粑等食物摆在家中,在大门前用糌粑画上吉祥八图进行新年祈福。节日庆典的时候,人人都抓一把糌粑抛洒空中以示吉祥。
研究发现,青稞的胆固醇含量为0,脂肪含量仅为1.5%,而β-葡聚糖含量高达3%~10%,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是典型的“三高两低”(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食品。
青稞中的β-葡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摄入适量β-葡聚糖既可以让人产生饱腹感,又不会摄入热量,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而β-葡聚糖进入小肠后不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让废物排出肠道,还可以吸附并排出胆汁和其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在主食中适量添加一些青稞,既有助于减肥,又能预防“三高”。
除了充当中老年人的养生食材,青稞还是年轻人追捧的“网红”食品。爱喝奶茶的年轻人一定对青稞奶茶不陌生,青稞曲奇、青稞松饼、青稞牛轧糖也深受欢迎。
根据2018年的央视新闻报道,青稞产业的产值目前在40亿元左右,随着加工产业的发展,将来的产值将达到几百亿元。
将青稞作主粮是藏族先民在高原环境下做出的智慧选择,青稞也已渗透在藏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藏区人民重要的精神图腾之一。
未来,随着对青稞的深入研究,青稞的应用和开发也将更加多样化,这种健康美食有望被更多人所熟知、品尝。
关于青稞,你还知道哪些?
【养生锅】
墨脱石锅鸡汤是西藏著名的特色美食,
因食材新鲜、用具考究、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
成为西藏地区往来游客必定打卡的美食之一。
来自鸡汤里的养生学问,
全在这口“墨脱石锅”上,
这锅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欢迎关注《好物优选》头条号,
一探究竟~
西藏县城生活――安多县小介,旅游景点,美食特产。
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中心位置约在东经91.68′,北纬32.27′。行政区域面积为100000平方千米。安多县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安多县常住人口为39683人。
地处西藏北部,着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杂多县、西藏聂荣县为邻,南与色尼区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县搭界,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
旅游景点
1.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叫当拉山或当拉岭,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山体宽150公里以上,海拔多在5000—6000米牞比高多在1000—1500米,是青藏高原内部高度和比高最大的山岭之一。主峰格拉丹冬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山口海拔5231米。
2.格拉丹东雪山
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看点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
3.格拉丹东冰塔林
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
4.柏尔贡巴寺
位于县驻地以东50公里的丹堆乡,佛法传到藏北草原,牧民们最早把佛法佛像安置在帐篷里,久而久之,草原上便出现了众多的帐篷寺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柏尔贡巴帐篷寺庙。始建于1654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5.措那湖
位于西藏安多县境内,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是怒江的源头湖,海拔4594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措那湖湖内绿水清漪,鱼儿跳跃;湖边远眺,卓格神峰隐隐作态,山水相映,她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湖”,每到-龙年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
夏季的错那湖,湖内绿水清漪,鱼儿跳跃;湖边青丘着意,远眺,卓格神峰隐隐作态,山水相映。错那湖是怒江的源头湖,海拔480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唐古拉山山脉南部河溪均汇入措那湖流入怒江。错那湖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湖。
6.扎木天葬台
位于藏北那曲地区安多县的扎木-台,是居住在当地方圆数十公里牧民唯一的一座传统-台。-是藏民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人们还将秃鹫视为“神鹰”。
安多县美食有藏面、风干牛羊肉、糌粑、酥油茶、虫草松茸鸡等。
1、藏面:藏民常食用的主食之一,也是西藏特产小吃。
2、风干牛羊肉:味道极好,保存时间长,容易携带。
3、糌粑:传统主食之一,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适合充饥御寒,便于携带和储藏。
4、酥油茶:酥油茶是酥油、砖茶、牛奶和鸡蛋混合而成,放在酥油桶里压制而成。
5、虫草松茸鸡:虫草松茸鸡是一道特色的西藏菜肴。造型美观,充满异域色彩,口感醇厚,汁浓菜鲜,营养价值极高。
今天在西藏吉隆镇,是中国尼泊尔边境,下午2点工作结束,开车回镇上吃饭,出于好奇,我们品尝了吉隆街上一家尼泊尔人开的餐厅。
其实,我昨晚到的时候就被它花里胡哨的外观吸引了,今天就过来打卡!
唉呀妈呀,不吃不知道,一吃,顿时觉得我们大中华美食YYDS。
大概是渴了,咖啡第一口觉得好喝,到后边才发觉它好淡,点了一碗鸡汤,吃上一口胃里都是蒜味,他们那么喜欢大蒜吗?
就煎饼和煎鸡蛋可以吃下去,那一口土豆汤也可以,烤鸡就算了,米饭套餐其实就是咖喱!居然可以免费加菜,朋友们吃得贼香!朋友们来这里可以体验一下,神奇的味蕾探索。
西藏日喀则珠峰电商,农旅融合)
#头条带你看世界# @头条号 @今日头条 @头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