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好多人说,郭达老师表演的《将进酒》上头。如果不用陕西话,用李白老家四川话来朗读《将进酒》,那就不上头了,你不笑岔气算我输。四川话的魔力,和陕西话不是一个维度的。是另一种超级强的代入感。
如果你想象不出,四川话版的《将进酒》,咱换个场景你想象一下:
卓文君打算和司马相如私奔,她偷偷从家里溜出来,对司马相如说:“锅锅,我妈老汉儿不安逸我两个耍。”
司马相如:“那咋个整喃?”
卓文君:“不晓得噻?”
司马相如:“妹儿,你跟我走嘛!”
卓文君:“那咋个行?我妈老汉儿不得气到安逸哦。”
司马相如:“走嘛,你跟我走嘛。我们二个回到我屋头,生个娃儿,生米煮成熟饭咹再回来嘛!”
卓文君:“啷个不把我妈老汉儿气死哟。”
司马相如:“咋可能?你妈老汉儿看到娃的面子,就好了嘛!”
卓文君:“锅锅,我再想一哈。”
司马相如:“妹儿,你屋头包包都背起来喽,你跟我走嘛!”
卓文君:“好嘛好嘛!”
这一对的爱情故事,用方言演绎一把可还行?有没有觉得平添一股喜剧色彩?
其实把很多诗人日常化以后,一对标到家乡话就好玩了。
比如:杜甫对妻子杨氏飙河南话,一开口:“妮儿…”
回过头来说李白。
李白是虽然是四川人,但是唐朝的首都在长安,所以他理论上应该是会说陕西话吧?
咱也不知道唐朝陕西话是怎么个味儿,但是对标到现在的陕西方言,郭达老师的表演还是很震撼的。
地方方言与地方美食一样,最能体现各地的地域特色,郭达老师这样的表演很有气势呀,也不知道有没有诗词方言系列,好期望能看到。
#郭达陕西话表演将进酒 网友:上头了##方言##古诗词#小央视频的视频
错误太多,一看你就啥也不是。奉劝你别出来丢人现眼了。(说一句不太想干的,云南无美食)
科普启示录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满汉全席里有一道菜,叫做“琉璃鱼骨”,也就是用鱼骨头做的一道菜,而且要用10年以上的鲟龙鱼的骨头才行,它和普通鱼骨有什么区别? 说起中国美食,那不能不提满汉全席,它原本是起源于扬州的官场菜,只不过后来成为了清朝宫廷盛宴的专用名词,是宫廷菜和地方菜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次,郭达对李文启说:“我请你吃饭。”李文启心想:都说你抠,难得你愿意请客,就跟去了,到了餐馆,李文启对服务员说:“来一包大中华香 烟。”郭达在旁边,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苦着脸说了一句话。
郭达是大家熟悉的演员,他曾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是春晚的常青树,是蔡明的老搭档。
郭达的演艺技能自然是没话说的,还很敬业。
据说,有一次,他跟蔡明合作小品《便衣护士》,本来表演用的是道具,可是因为在高原地区,蔡明的状态不好,人有些恍惚,上台前检查道具的时候不留神把针头放进医药箱了。
在舞台上,跟平时排练一样,到了打针的环节,蔡明也自然拿起针筒装上针头给郭达打针,只听郭达“啊”一声嘶哑地惨叫,蔡明在心里夸赞郭达,今天的惨叫声太真了,下一秒才发现,自己竟然把针头扎进郭达的肉里了,她也被吓住了,但是两人多年来的默契,还是顺利成功的演完了整场戏。
事后,蔡明吓得六神无主,万一扎中神经,瘫了怎么办?而且这针头是没有消毒的,老郭不会有事吧。多年后,蔡明表示,这是自己拍戏以来唯一一次失误。
郭达在表演上,演技无话可说,敬业精神也很强,但是因为郭达不爱外出,很少参加一些聚会,于是,就有人说,郭达这是节省,是抠门,外出要花钱呀。
有一回,郭达和李文启合作,一起外出拍戏,下午收工后,郭达说:“我请你吃饭。”李文启很惊喜地想,大家都说你抠,难得你大方一回,就去了,李文启习惯抽烟,到了餐馆坐下后,郭达问:“你想吃啥?”李文启对服务员说:“来一盒大中华香 烟。”
旁边的郭达一听,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你要抽烟没问题啊,但不能点贵的呀,郭达苦着脸对李文启说:“李老师,你嘴上留点情,这是私人请客,你一包 烟就要五六十块。”
李文启斜着脸说:“你咋这么抠呢?”
李文启心想,真是戏精上身了,吃个饭也要演戏。
李文启称,大家对郭达的印象抠门是有误解的,郭达这人很好,很有爱心,愿意仗义疏财。
1998年,湖北监利发生水灾,当时李文启和郭达都前去慰问演出。
郭达见到战士们很辛苦,当时的环境很艰难,战士们在台下看演出,也没有东西垫着,就坐在地上,还是有泥土的,战士们吃的食物和水也不能及时供送,郭达说,我愿给战士们捐3000块钱,让大家买吃的。
90年代,3000块不是小数目,可见郭达很有爱心,并不抠门,见到郭达慷慨解囊帮助别人,同行的其他演员也纷纷的拿出3000块支助。
郭达平日行事低调,不爱花钱,这是节俭的好作风,而在国家危难时刻,他却主动的拿钱出来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品,是值得敬重的。
郭达除了演出出现在荧屏,他是极少出现在媒体曝光自己的,他的生活太低调了,生活中的郭达,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去住酒店,离开的时候,一定会带走房间的牙膏、牙刷、洗发水和沐浴露,熟悉的人就会开玩笑的说,郭老师这是爱好收藏的习惯啊。
认识郭达的人都知道,郭达有收藏的习惯,但是比起他的演技,收藏就不够专业了。
话说,1995年,大伙去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别人都喜欢品偿当地的美食,或去观赏周围的景点,而郭达却去买了一个玉带钩,回来还献宝一样的给侯耀文看,侯耀文识货,假装一本正经地对郭达说:“郭达,这东西不错,至少是1992年的。”
郭达才知自己买的是普通的,后来退给了商家。
郭达在表演上是优秀的演员,生活中,却是低调行事,生活朴素,个性上还有可爱的一面,这样的演员,太值得大家敬重了,一个优秀的演员,需具备“德艺双馨”,郭达配得上。#娱乐手册# #娱乐聚焦# #娱乐八卦#
你们说美女看上他啥了?
长得再郭达也挡不住女神收割机的气质!
#八卦手册# #娱乐# #说TA#
春晚为什么感觉一年不如一年?第一次春晚,人们从来没有看过,一下子便被春晚吸引了,从千篇一律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样板戏中解脱出来,眼花缭乱地看小品,听相声,观歌舞,一切都是那样新奇。
而随着时间的延伸,就像被美食填饱了肚子,再加上每年的美食都基本雷同,更何况平时都有美食,人们自然要求越高,胃口越大。春晚这样的美食反而不如一些清淡的小菜能吸引人。
我们这儿有句俗语:挑花挑的眼花。花儿太多了反而不如一朵,更加上以前的晚会里实在是有几朵惊艳的花,陈佩斯、宋丹丹、赵丽蓉、郭达的小品,马季、姜昆等的相声,费翔、李谷一的歌,如果你不能超越,而是跟他们持平甚至不如他们,那你就只能被嫌弃,被吐槽。所以春晚不容易,要沉下心来慢慢琢磨,努力突破。
22号晚上十点多到23号凌晨一点半刷头条就刷到区区几条关于兰州口罩现状的消息,其余都是美食兰州历史什么的,我想骂人,又怕违法,真的是无语透了……
#南京吃喝玩乐# #南京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