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故乡美食#锅盔炒凉粉,恶霸区人民路,户县印象饭店
#打卡故乡美食#
坐标户县,又称鄠邑区。
由来已久的美食,户县大肉辣子疙瘩。
小时候都是自己把馍饼在家做好,然后去到店里,老 板给你上材料一加工,那味道,别提有多美了。现在很少有以前的那个感觉了。味道都是一般。饼子又不好吃。哎。
回不去的童年。#西安头条#
节后最受欢迎的美食当属凉皮。
为吃到地道的凉皮,专程驱车四十多公里来到户县当地品尝。
户县的米皮软糯筋道,香辣适中,拌上豆芽、野菜,吃起来非常爽口。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吃腻了,吃碗凉皮立马神清气爽。
#天南地北大拜年#
作为一个户县人,几乎没有人不会做户县臊子的。就像岐山人没有不会做岐山臊子一样。户县肉臊子是户县人餐桌上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美食,原因在于做一次可以放的长久,吃的时候也很方便。
户县臊子的做法,几乎都是祖辈相传,基本方法一样,但每家做出来的口味却有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调料的多少和放料的时间顺序。
最好选择前腿肉,切肉是关键,比较费时费力。将肉肥瘦分开,各自切成小块。炒锅开火,不用放油,直接将肥肉块放进锅里慢慢翻炒,让肥肉出油,直到油变的清亮为止,这一步是好吃的关键。然后加入瘦肉块翻炒,颜色变白后加生姜、香叶、桂桂皮、八角、五香粉、生抽、老抽调色,加入开水,小火炖半个小时。再加香醋和盐煮半个小时即可岀锅。
将臊子盛出,放凉后上面有一层油做保护,放半年都不会坏。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一个没有冰箱的年代,这种办法做的臊子可以长期保存。用来炒菜、拌面条、做臊子面、夹馒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尤其是用刚做完臊子的锅,掰一个馒头进去炒一炒,那味道简直就是天花板。
#城市吃货挑战赛# 把大肉辣子疙瘩和摆汤面结合起来吃,是#产经智库# 一大发明。
二者都是名贵小吃,如此结合起来,第一次见吧?
老户县大槐树下的大肉辣子疙瘩起源于明未清初,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医圣张仲景的冬至"交子汤"的遗存。
辣椒自明代传入中国,才有这红艳艳的汤色,再泡上发面锅盔,是泡馍系列中的珍品。
摆汤面则是老户县的吃法,“迎客臊子面,自己捞后浇汤”。#小吃文化最陕西#
把平常熟悉的两件事结合起来,这就是融合创新吧?
下次到户县,也去钟楼前老槐树下吃一回。
《产经智库》团队『益西多杰张国柱』分享。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VS东北铁锅炖
二者共同点:同为大锅炖肉,都是从农家饭发展而来。#美食测评团#
二者不同点:
一个是小农经济思维,单人单碗,特色小吃;
一个是工商时代思维,大口吃肉,特色大餐;
一个只能按碗收钱,各吃各的;
一个是欢乐盛宴,共同分享。
结论:
东北铁锅炖走遍中国;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只能在户县大槐树下。
饮食文化:观念不同,结果不同。
你想吃哪一个?#西安美食记录#
一个是,必须去户县钟楼前的大槐树下;
一个是,任何城市,街道转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