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出国打工的尴尬。年初二,在火车上遇到一年轻女士带俩个小孩到江西南昌娘家走亲戚,我坐她的对面,交谈中得知,大的是个女孩,上六年级,小的是个男孩,上一年级。她从江西南昌农村远嫁到新蔡县农村,我问她,你小孩爸呢,她笑笑说没在家。她女儿天真讲,她爸在非洲,一年回来一趟。我就逗这俩孩,你爸在非洲给你俩多少压岁钱?小孩无奈地说,我八元八,他也八元八。我问,怎么给你们这么少呢?“俺爸讲,打牌输完了。”我听了有点感慨: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大男人应该对家庭负责任,咋会不攒点钱给家里。这样的话,出国打工还有什么意义?我安慰俩小孩,给你爸说,让他攒钱给你们上学。那女子说,家里平常开支,全靠她本人在家打零工。我想,这俩人长年分居,男的不挣钱,将来会不会离婚呢?
#香愁# @闫茂伟
小孩子还没来得及拥有乡愁,却早早的品味了香愁(天天闹着要读书或让家人讲故事、读书的书香之愁)。
参见:
香愁-中国诗歌网
推动儿童发展的“十本书”·绘本 推动儿童发展的“十本书”·绘本 - 今日头条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一个小乞丐,前后4次仅捐款185元,却让亿万中国人震惊和落泪,这是为何?
1990年,一个新生命在河南驻马店新蔡县一户农家里诞生了。这个新生命的到来,给贫穷的农家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就在年轻的小夫妻沉浸在幸福的小日子里时,儿子突如其来的持续高烧,让他们一下子慌了神。
不久医生的诊断结果出来,彻底打翻了他们平淡的幸福生活。
年仅一岁的儿子居然患的是脊髓灰质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儿麻痹症。
这也意味着孩子终生都将无法正常行走在这人间,他要用更辛苦更艰难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夫妻俩拼尽全力多方奔走医治孩子,却收效甚微,无奈做出了要二胎的决定。
但母亲一直为了孩子费劲心神,在捉襟见肘的家境等重重压力下,忧心成疾,她产下女儿后不久,竟病逝了。
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苦撑着整个家,拉扯着残疾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
到2004年,父亲将女儿托付给亲戚照顾,自己带着残疾的儿子来到广州打工。
为了便于照顾儿子,父亲到广州并没有找工作,而是干时间相对自由的收废品的活儿。
慢慢长大的儿子,也懂事地跟着父亲边收废品边捡破烂。
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人在经过儿子身边时朝他面前丢了十块钱。儿子这才意识到别人把他当成了乞讨者。
随后儿子想,乞讨虽然不体面,可是总要活下去。在残疾和贫穷面前他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就这样他让父亲把他背上街头,开始了他的乞讨生活。
或许他不一定看过《三毛流浪记》,但他却真真切切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经历着三毛那样的生活。
被人欺负、被人恶意嘲弄,遭人嫌弃,甚至被人驱赶。
当然期间也被不少善良的好人温柔以待过。
时间转眼到了2008年。这一年在所有国人的记忆回放里都有一个永生难忘的场景!那就是:
2008年5月12日下午2:30分左右,四川汶川大地震爆发,刹那间整个汶川陷入了危难之中,受灾人数高达4625.6万人。
中国人一向秉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信念,在灾难降临后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涌现出一辆辆物资车,一批批热血沸腾的志愿者赶赴汶川支援赈灾。
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一样,全体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地震爆发三天后,广州某地有一个特殊的捐赠者的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大约有十七八岁,皮肤黝黑,瘦削,穿着破破烂烂,从面容上丝毫看不到青春的痕迹,只有生活对他的无情打磨。
最扎眼的是,他那双肌肉萎缩如同常人胳膊粗细的腿,可能由于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成为他身体上“多余”的部分,被他用双臂“挂”在胸前,整个人窝坐在一个废旧的车轮胎里。
代替走路的是双手。他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以及身下垫的轮胎,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走了4个多小时来到捐赠处的棚子下,拿出自己整理好的一堆零钱毛票,想投进捐赠箱内。
可捐赠箱太高,他试了一下却没能投进去。在场的负责人看到他的样子,无不动容地劝他:“小伙子,算了吧,你自己都够困难的了,还是不要捐款了吧!”
他却憨厚地笑笑说:“能够帮助别人我很开心。”随即让人把捐赠箱抱下来他才把那些钱投进去。
震灾期间,他先后来过四次,一共捐赠爱心款185元。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就是前面讲的那个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叫龚忠诚。
他的这一举动被不少人拍下发到网上,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他也因此获得了“义丐”和“地震中最感人乞丐”的美誉。
与此同时,有不少好心人为他送来米面,尤其是广东的一位凉茶老板黄振龙深受触动,十分欣赏龚忠诚的义举。
为此找到他,把自己的凉茶店铺免费给他经营管理三年,还为他提供一年最低的生活保障。
从此龚忠诚脱离了乞讨的生活。
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开始努力学习凉茶方面的各种知识,将凉茶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同时他也没有失去初心,在经营凉茶铺赚钱的同时,还经常给路人和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茶水。
他的事情同样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他还成为了广州残联的志愿者。
再后来,他花了五千元参加了手机维修培训班学习手机维修保养。
他觉得能用双手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做到了自力更生。
半年后,他的手机维修小店正式开张,他终于靠自己的双手开始真正养活自己了。
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身体无法选择,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努力生活,感恩生命。
当足够感恩,并付诸行动的时候,必然会接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
在很多人眼里乞讨是一种受人嗟来之食的表现,乞丐们遭人白眼,甚至尊严尽失。
这样的人无疑是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那一类,然而龚忠诚却超越自己所能,去帮助灾难中更多不幸的人,以卑微之躯,行伟岸之举,实乃人间大爱,为他点赞!
作者:清兮
编辑:洛子帅
#开心做好事##人物#
2013年,孙子贪玩掉入废弃机井,爷爷为救孙儿被卡井口,倒悬一夜死死不松抓住孙儿的双手,以自己性命换孙儿一命!
“呜呜呜,爷爷,爷爷......”
这是2013年8月7日一个普通的清晨,河南省驻马店新蔡县某村的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的起床干活了。
但是村民们却被一阵若有若无的虚弱的儿童哭声吸引了注意力,寻声前去查看却被眼前的一幕吓乱了心神,赶忙四处叫人,并拨打了救援电话。
原来村民们寻声来到了一处庄稼地旁的机井边,就看到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呈倒挂的姿势挂在机井边,手里还拽着一个孩子,而那哭声就是从孩子的嘴里传出来的。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两人陷于这样危险的境地呢?
两人最后又能否平安获救呢?
在河南省某县有位姓段的老大爷,儿子们已经成家立业,不在身边,独留段书友和老伴相依为命,生活平淡而无聊。后来大儿子家的孩子无人看管,便送到老人身边代为照看。
段大爷的孙子名叫浩浩,
浩浩生性爱玩,常让段大爷载着自己在电动车上兜风,还喜欢吃奶奶做的红烧肉。
2013年8月5日,浩浩又喊着爷爷带自己兜风,爷爷只好“从命”载着他一起去了。
爷孙两人坐上电动车,围着村子四处兜风。
而段大爷家附近有一大片荒地,这里杂草遍布,已不知荒废了多久。
行至此处,浩浩然突然闹腾起来,嚷着要去荒地上玩耍。
当时天色渐深,不过这位老人还是领着浩浩在荒地边闲逛。
浩浩玩得有些开心,不知不觉间竟然挣开爷爷的手,向着荒地深处奔去。
爷爷不放心,紧随着浩浩往草丛里跑。
可不曾想,杂草遍布的草丛里埋伏着一个危险的机井,浩浩一脚踏空,从井口处的狭小缝隙间掉了下去。
爷爷为救孩子,忙扑上去抓住浩浩,一老一小都往机井深处摔去。
不过机井的井口较小,爷爷的双脚被紧紧卡在井口处,不再向下坠。
而段大爷也及时抓住了孙子的双臂,老人就这样保持着倒挂金钩的姿势,双手还要死死抓着孙子。
很快,太阳都落山了,也不见爷孙俩回来,于是赶紧找附近村民帮忙寻找,可是天色太晚,大家伙找了一夜也没有见爷孙俩的身影。
直到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村北的一块田地边,发现了段大爷的电动车,然而村民在附近找了一会儿,却还是没有找到爷孙俩,直到有人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从一口废弃已久的井口传来,才发现他们掉入了机井里。
消防员赶到后,发现老人是倒挂的姿势栽在机井里,当消防员触碰到老人身体时,却发现全身僵硬,已经死亡。这不由得让人更加担心井底下的小浩浩。
消防队立刻制定了一个营救方案:在井口旁边挖一个深度相仿的坑,然后横向打洞救出男孩。
说干就干,紧急调来挖掘机在旁挖了一个5米深的新坑,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到孩子,横向打洞只能人工手动挖入,经过17个小时的等待,被困男孩终于成功救出。
当消防员拉出老人的尸体时,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老人身体已经僵硬,而他的双手依然保持着拉住孙子的姿势。
2岁的小浩浩被救出后,立刻送往了医院,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却受了严重的外伤,头部被挤压变形,耳旁有个很深的伤口
治疗期间,他一直哭喊着爷爷,然而年幼的他,哪里知道爷爷为了救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
而黄大娘看着老伴的模样,更是心如刀绞“老伴啊,老伴,你把我自己留下我可怎么活啊!”
老人的哭喊声让在场的人无不悲痛不已。
而当段大爷的儿子得知父亲为救孙子不幸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慌忙赶了回来。
布置老人的灵堂时,家人这才发现,60岁的段大爷竟然没有一张照片,遗照都还是用老身份证办的,跪拜在父亲灵前,他泣不成声。
一边是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亲,一边是血脉相连的儿子。
现在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离开人世,他的痛苦溢于言表。
一般来说,普通人在倒挂三五个小时后,就会脑充血,出现生命危险。
而段大爷却这样坚持了20多个小时未松开,是孩子的死亡,而紧握,是自己的死亡,他最终选择了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孙子生的希望。
段大爷的儿子表示,等孩子长大之后,会将这个事情详细告诉他,让他知道有一位深深爱着他的爷爷。
段大爷虽然去世了,但是段大爷那怀抱孩子的姿势也依旧让众人心中动容,这可贵的爷孙情更是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