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上海工作,她居住在嘉定新城,今天下午微信让我看看她居家隔离的伙食,看来还不错啊,家里有一位厨艺了得的老公,每天中西菜品换着做,另外居委会也很给力,按时给配送需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带你看看她家昨天晚上的伙食咋样?
你居家隔离居委会也给配送这些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上海疫情# 今天发文说我们浦西还没封控,普陀就开始投喂青菜了,有部分条友认为我是故意吹捧…[捂脸]
在这解释下,浦西别的区我不清楚,但我们普陀部分街道包括嘉定丰庄真的都已经收到了政府投喂的青菜。
我理解疫情期间可能我们的生活出了很多BUG,但我也没有为谁代言也没有吹捧谁,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们确实收到菜了。
菜品基本就是白菜 胡萝卜,区别是有的收到了一个鸡腿有的收到了一个鸭腿有的收到了一整只鸡[大笑]。有认识的各区的人大家也可以相互问下是不是真的发菜了,我真的没有造谣哦。[耶]
嘉定区从5月9号开始,全域静默管理。自己感觉真的老了,很多认知都和自己以前学的感觉不一样了。最近像一些新词诸如社会面清零,自杀式单向物流等等,都没法一下子听懂了,还有什么静默管理,管理还有静默的?防范区刚开通出门证没两天,现在又来个静默期,好歹采购了一些菜品,否则又要挨饿了。
我和大12岁四川女友的相识经过:
三年前,那时候我在上海工作,当时租住在嘉定区的一个公寓里,我们那个公寓房间内不能做饭,要做只能去一楼大厅的公共厨房。而我这个人无聊的时候就喜欢琢磨吃的东西,照着网上下载的菜谱捣鼓,所以很快就和公寓里经常在公共厨房做饭的妇男妇女们混熟了(今儿你借我一勺盐,明儿我还你两口酱油)。何晓楠同志就是其中最不受关注的那位,现在细细想来,当时的她存在感很低,做饭时候喜欢猫在角落旮旯独自摆弄,然后做完后端去房间。
第一次相遇是在电梯里,正好我也喜欢做完饭端去房间,俩人就在电梯里碰了面,就对方的菜肴相互恭维了几句。
“哎呀,你做的这是什么,好香啊!”
“哪里哪里!你做的才看起来好看又好吃”
现在想起不就是典型的商业互吹么[泪奔]
两人又巧合地在同一楼层,当时第一次聊天,不可能邀请对方去自己房间一起用餐,那不摆明了用心不纯嘛!所以就各回各家。就这样一来二去,我和她渐渐相熟起来。有次周末,公寓管家组织吃火锅聚餐活动,我觍着脸去参加了,正好她也在,就坐在我旁边,然后坐在附近的男女都相互加了微信,吃完后我就都发了个表情包过去,然后我就这样和她开始了斗图模式,慢慢地聊的多了,都觉得对方属于幽默乐观的性格,我就把她当作一个能聊天的朋友了。(天地可鉴,当时我对她一点想法都么得[翻白眼])
开始有进展是在几个月之后,和她聊天的时候得知她感冒发,我就客气了一句:
“要不要给你熬点粥?”
其实我真就是客气一句,就像是你在家吃饭时候,有个不是很熟的人到你家拜访你,你不也得客气说句“留下来吃顿便饭吧!”而我们那的人一般都会回句“不了”或者“吃过了”之类。
哪知道她性子比较直,不按套路出牌,很实在地回了我一句“好啊”,当时我的内心是尴尬的,因为没米了[捂脸]
然后急匆匆去超市买小米咸鸭蛋咸菜等,跑回来熬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好,最后给她送过去。
俩人就因为这小小的误会,关系开始近了许多……
后事如何,下回再说[大笑][大笑][作揖][作揖]
@何晓楠 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人,才三年啊[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