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老炉烧饼好吃的,我经常吃
阳光明媚602sky带你解密如皋老炉烧饼的制作过程
05:56南行第二天;潍坊——如皋,走潍日高速转沈海高速,全程570多公里,潍日高速车少路况也不错,走沈海高速基本是跟着车流跑,因为以前没来过如皋,又有蟹黄包的吸引,所以才决定来此,品尝了四海楼59一个的包子,并没有被惊艳到,说心里话,真没灌汤包好吃,不过吃了心里也就不惦记了~
这烧饼好吃解馋,但必须是刚出炉还没冷却变硬的状态下才行。有一年从沪地去如皋出差,特地弯去黄桥买烧饼,在东进路上的一家小店停车进去,哇,饼香扑鼻瞬间勾起馋虫,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出炉,问要买什么品种口味的,我忙问可否尝一下,主人看我们一行四人,稍有停顿便爽快答应一人先尝一个。顾不得烫手烫口囫囵“吞枣”了,哈,味蕾少有的幸福。每人当即各购十盒(两斤一盒)。临走时,主人出炉另一个口味的便大方地让我们再尝,于是每人双手倒换着一枚热烫的烧饼上车了。回沪后分给朋友吃,反响一般般,因着不是热乎的唦。
#泰州头条#公公下午花了39块钱,给我买了3种口味总共11个黄桥烧饼!当他在那家黄桥烧饼店抢着给我付钱的时候,您要说我不感动,那真是假的!在那个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父亲给我付钱买东西的感觉……下午4点左右,给老公姑妈拜年回家的路上,途经黄桥小镇。几年前,老公专门带我到黄桥古镇游玩。当时,我随便走进路边的一家烧饼店,买过里面的烧饼。也就是那次以后,我很久以来对黄桥烧饼没有了任何的食欲。这几年,每次去住在泰兴的姑妈家拜年,黄桥镇是我们必经之地。每次透过车窗看到小镇路边那多烧饼店,我就纳闷了:味道一般,咋还就卖的掉呢!我喜欢我们安徽的黄桥烧饼,特别是那个梅菜扣肉馅的,一直是我的最爱。
#吃在南通# 南通这道名菜,这次上了“雪龙2”号!去北极!炒好了比吃肉还香。[呲牙][呲牙]
7月初,“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将赴北极开启新一轮科学考察之旅。届时,如皋黑塌菜将搭乘“雪龙2”号,出现在科考人员的餐桌上,为极地科考科学家们提供绿色补给。
2019年7月,“雪龙2”号在长江口航行。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29日,如皋黑塌菜走进“雪龙”号捐赠仪式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举行,如皋市为即将远航科考的“雪龙”号送去了5吨冷冻黑塌菜和10箱萝卜皮。
根据中皋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订的合作协议,今后将有更多如皋优质农产品跟随“雪龙”号奔赴南北极,为远洋科考贡献长寿之乡农业力量。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北辰、研究员李院生、基建与资产管理处处长陈楠、“雪龙”号船长朱兵和如皋市领导出席捐赠活动。
“冷冻黑塌菜品质优、无损耗、不用水、无需农药、易保存,简直就是为远洋科考而量身定制。”如皋市委副书记丁兴华介绍,为了破解季节性销售难题,如皋创新加工工艺,将冬季采收后的黑塌菜进行清洗、去杂后漂烫杀青、速冻,保质期能达到24个月,克服了季节性供应的难题,如今如皋黑塌菜走进了远洋,送上海军官兵的餐桌。黑塌菜产业成为如皋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崛起富民产业。
“如皋市委市政府心系农业、情系农民,推动黑塌菜产业化发展,这种情怀令人钦佩。”张北辰说,冷冻黑塌菜口感就像新鲜黑塌菜一个样,为解决身处极地的科考人员吃不上新鲜蔬菜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他表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同时极地科考事业也是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今后积极推介,推动如皋黑塌菜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新闻链接
小小如皋黑塌菜
如今已走向全国,“驶”进远洋
如皋黑塌菜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塌地生长,经霜冻后味甜鲜美、质地柔嫩、清香爽口,富含维生素C、硒以及大量膳食纤维,是青菜中的珍品,2013年4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8年3月,如皋为即将远航训练的辽宁舰送去冷冻黑塌菜等长寿食材。“南昌舰”、南沙巡航编队、第三十批护航编队……从此,越来越多的海军部队开始采用如皋黑塌菜,这种来自南通的特色美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军菜。”
2019年6月,在中国·如皋黑塌菜(舟山)专场推介会上,如皋向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赠送了6吨如皋黑塌菜。并为海军官兵送去黑塌菜烹饪菜谱。这是如皋继向北海舰队、南海舰队之后第四次向海军官兵馈赠“舌尖上的如皋味道”。
2018年以来,如皋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推介”,大力推进黑塌菜规模化种植,全力打造生产可视化、质量可追溯的现代化基地,真正把黑塌菜做成绝对放心的天然绿色食品。#南通头条#
采写:通讯员丁宏波
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杨新明 徐爱银
综合如皋发布等
编辑:房亚楼
#天南地北大拜年#由于妹妹结婚,第一次过年时间来到江苏。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皋地区这边是晚上化妆提前接亲,根据当地习俗,亲人们有的属相不能去送亲。仪式当天是中午办一顿酒席,晚上又一顿酒席,晚上这一顿可以说净是压轴菜,三文鱼刺身,入口爽化,就是芥末没搅匀,味有点窜鼻子。波士顿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