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带你游中国#
县,是中国的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土、古代与未来、商业与情怀最好的连接。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县、自己的家乡,会感觉很亲切。只是,时代飞速发展,中国基层社会巨变,撤县设区、撤县设市,打破了原有的群居文化,吞没了土地与其上的风物,比如曾经的通县现在叫通州,滦县现在叫滦州,蓟县现在叫蓟州。
秦朝的疆域是340万平方公里,县大致是1000个。现在的疆域是960万平方公里,县大致是2800个。基本是等比例的增长!
走在县里,能感受到特别的两点,一个是当地人的口音,二个就是满街的风物特产。
乡音当然是身份认同感的最佳载体,而风物背后是一个地方自然与人文新旧秩序的交叠变化。地与城,城与人,人与物,相互交织。
大城市负责输出机会,小县城负责输出风味。不同地域各司其职,保证城市与乡村有条不紊运行,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没有见证过那些正在被遗忘的土地和上面的风物,是遗憾的。
古人有智慧,镇是一个金加一个真,真金白银。在这里,有生产、生态、生活,更有生意。对生活在县里的人来说,这个地方习以为常;对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而言,这里就是诗与远方。
高铁与互联网改变了当下中国人的时间与空间,时间变快了,距离变短了。借由它们带来的便利,人、物甚或思想都能轻易获得,但只有应时、在地,才是最真实的。想要了解一个地方,体验这个地方的风情,感知这个地方的风物,触摸这个地方的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行走的方式抵,用脚步去丈量,用双手去碰触。
江苏苏州的面,福建福鼎的茶
福建长泰的烟,山东五莲的酒
河北灵寿的饸饹,四川江安的竹荪
广东连南的走地鸡,浙江遂昌的长情粽
安徽肥西老母鸡汤,义乌佛堂花生配红糖
……
这几年,我品尝了不少县镇里的美食,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美食背后的人。
陈晓卿说:“最好吃的是人。”地也好,城也好,物也好,最终还是要归到人,否则一切就都是冰冷的。人间烟火,人情世故,人来人往。人心,人性,人情。是生活在县里的人,构建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一个地方之所以让人着迷,是因为它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道。我走过的不少县,就像一篇特别有意思的小小说,不繁复,不冗长,但每个细节都有故事,风物气息、人情味道四处弥漫。走在县里的街道和乡间小路上,这种原始质朴,让人心生欢喜。
@头条带你游中国 @头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