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头条#
“丁家老爷”出门了
在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泗马村,有一种传统的“丁家老爷”出游的习惯。
这种活动,就是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大概用五天的时间,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出游活动。主要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活跃节日文化生活,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过去这个活动由村上组织,大多数村民家都自动“接标”,迎接“丁家老爷”光临。但如今“接标”的似乎少了些,但也还有存在一定的市场。而且主要由村民自行为主组织。
活动时,一个高高的红布和木头做的“老爷”,在幡罩、旌旗和锣鼓与乐曲的引导下,热热闹闹走进“接标人”家中。而主人家则要摆上香烛、水果和糕点迎接,并要放鞭炮迎接。在“老爷”巡游活动的过程中,为主的人说一些“吉祥如意”、“新年快乐”和“来年发财”之类的新春祝福的话,心情好时还搞一两个文艺节目。往往是围观的人越多,他们的兴趣越大,气氛也越活跃。
作为象赞土地、写春联、送“财神”和唱土花鼓一类的农村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出“老爷”还是很受农村村民欢迎的。当然,他既没有列入“非遗”项目,也不是封建迷信,因为它整个过程并无什么神神鬼鬼一类的糟粕,只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已。
在疫情严重的去年和前年,这里曾停止了这个已举办了20多年的活动。今年是新冠疫情终结之年,很受老百姓欢迎的这项文化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的活跃,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如果你在春节期间能有幸耳闻目睹这个活动,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株洲落实国务院疫情防控“20条”动作有点行动了。今天凌晨1:36分发的(2022)第 34号“通告”略有变化:
高风险区地域收窄了。新增一个高风险区(荷塘区金山办事处新市村高塘坳 组)不是过去以村为单位了,而是以村民小组划定。
农村的高封险区应该基本都降为低风险区了。
解封的“高风险区”直达“低风险区”了。13个解封的“高风险区”直达“低风险区”了。“中风险区”被“甩站”了。
也许 终于可以慢慢松口气了,虽然步子小了点,比如,今天全员核酸照检不误(实在没必要了) 、湘江几座桥都还不能通行、株百各大超市还不开门、居民还是不能出小区,学校线上教学还没能恢复等。耐点心吧。应该就两三天的事。但口罩还是要带的,最好这几天别乱撺。
期待花开人流动吧!期待株洲更美好吧!
真希望株洲“优化”的步子迈大些!迈快些!迈踏实些!
#株洲头条#这条微头条本来一年多前就想发的,但本着“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觉得做一天容易,两天容易,三天容易,但做一年难,做两年难,时间越长更难的原则,所以,这则微头条搁置至今。
前几年,株洲市的环境可以用一个差字概括,市中心的墙面陈旧又脏,地面是又黑又脏的垃圾,在王府井旁,新华书店旁,烧烤的,油炸的,把市区空间弄得油污满飞,烤油米的满街推,市中心桥头老区烧玉米的用油柒棍烧烤,把生活区弄得气味飘浮,让居民在家感到窒息,钟鼓岭进口也是油柒棍烧油米的,市民感觉很是头痛。记得有次笔者和妻子上街,一男子将吃完糕点的塑料袋随手往地上丟,他的女朋友指责他:“怎么能乱丟垃圾呢?”,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