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军师说法:网曝泾河一水段被污染变黑水河

“我们要保护捍卫自己的水土资源,污染环境害人害己”!绿色环境像自家,保护环境靠大家。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用真爱保护碧海蓝天,用真情呵护绿色家园,用真心捍卫生活环境,用生命关爱地球母亲,

“我们要保护捍卫自己的水土资源,污染环境害人害己”!绿色环境像自家,保护环境靠大家。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用真爱保护碧海蓝天,用真情呵护绿色家园,用真心捍卫生活环境,用生命关爱地球母亲,保护环境,保护家园,造福后代,人人有责。

1月3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反映,陕西咸阳泾河长武县亭口镇至滨州市段河水被污染变成黑水河。

当天下午,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回应极目新闻记者已安排工作人员到相关河段进行排查,污染源系上游煤矿井下水外溢所致。

环境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工业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一大难题。在这里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环境保护法中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

1、加强监督管理

新环境保护法强化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

法律规定:《环境保护法》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在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方面,针对当前环境设施不依法正常运行、监测记录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法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

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

2、规定每年6日5日为环境日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新法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后来,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3、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

新法通过规范制度来保障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统一.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网络,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监测机构应当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新法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目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首先,如此排放严重污染物,肯定是没有经过许可,是违反《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其次,是人为实施排放、倾倒和处置各种危险废物进入公共环境的行为;再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根据《刑法》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构成“污染环境罪”。

对于此罪行,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相关行为人违规排放废弃物,将河流变成了“毒河”,这个后果是极其特别的严重了,将面临的是三至七年的刑罚及罚金。

另外,责任人除了承担刑事责任之外,对于造成的生态破坏,还需要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费用。

《民法典》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

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生态环境事关你我他,更是事关子孙后代。如此没有责任、没有人性的破坏河流,这是要竭泽而渔、这是要断掉子孙后代的活路。必须要严肃惩处。

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从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加强惩治等等方面入手。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和人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32519/
1
上一篇重庆南京哪个美食好吃(南京什么美食好吃)
下一篇 南京开城路好吃的美食(上海南京路必吃美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