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上海吃过小南国吗?
去年七月,博主去小南国吃过一次,点了两个招牌菜和两个小菜,四个菜,花了161元。
在这吃饭,是等了2桌才排到我,当天也没几个人排队。
生意还行吧,进去的时候,十几桌基本都坐满了。一般都是4人以上团队家庭聚餐,点的菜也是摆满了桌。
我这次吃饭,是一个人吃,挺尴尬的!这里的菜,算是最正宗的上海江淮菜了,口味比较清淡,摆盘精致。
菜的价格,算是比较贵,更适合家庭或者公司聚餐,一个人吃,是很没意思的。[捂脸]
朋友们有住上海的到小南国聚餐的吗?本地人一般多久吃一次?对小南国的菜品如何评价呀?[耶]
#上海##旅行##美食##餐厅#
俏江南是被时代淘汰的。
俏江南火于非典之后,2008年奥运会达到顶峰。八条之后,和俏江南类似模式都逐步陷入了衰退。
俏江南模式品牌有:湘鄂情(上市了),金钱豹、小南国(上市了),湘雅,苏浙汇,北京宴……
这些店的特点就是:面积大、客单价高、包间多,适合请客。
08年以前,商场还没有普及,外婆家、西贝、海底捞等还没起势,一般老百姓很少下馆子,下馆子也就是吃碗面,小吃什么的。
大餐厅是和老百姓没关系的,那时的大餐厅,只要豪华,就能生意火爆,因为商务宴请的需求太大了,请领导吃个饭,一两万很正常啊,那时候燕鲍翅很流行,面子。
八条之后,请客风刹住了,俏江南模式立马不行了,上市更别说了,连上市的湘鄂情也不行了。
这时候,装修好还便宜的,适合老百姓的,外婆家模式,立马崛起。
海底捞、西贝也顺势而为崛起了。
时代造英雄。俏江南幸亏在高峰期引进了资本,张兰幸亏在市场不那么坏的时候套现走人。
人工工资越来越高,政府人员不敢明目张胆参加酒局,大店商务宴请的模式结束了,个人的努力在大势面前没用。
俏江南因为明星效应,为啥没火起来?
网购也许还可以,餐饮是做周边生意的,
做回头客的,流量大没用。
餐饮一定是靠周边2公里的客人支撑才能长久。
不然的话,几百万粉丝的大V都去开餐厅了。
#11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