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和北约官员接连出访邻国 拜登制约中国地区崛起的政策意味为何?
适逢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对韩国和菲律宾进行重要访问之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正在对日本和韩国进行一次独特的访问。
这两次访问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强华盛顿与中国邻国盟友的军事关系,二是为了发展北约与华盛顿在东亚最重要、最强大的盟友日本和韩国的关系。
这些事态发展与拜登总统上台两年后开始采取的措施是一致的,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建立一个由多个重叠的军事联盟组成的网络,在其区域框架内对中国进行军事制约。
此次美国国防部长近两年来第六次访问东亚,是加强美国在该地区防务伙伴关系的最新举措,旨在制约中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崛起。
国防部长奥斯汀正在寻求达成一项协议,以保证开放4个菲律宾军事基地供美军日常使用。自二战结束以来,华盛顿一直为日本提供了安全保护伞。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它也为韩国提供了安全保护伞。
北约秘书长的访问旨在巩固西方对东亚国家的保证,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地位,特别是在南海地区。
一位美国军方官员在奥斯汀国务卿访问前夕表示,五角大楼的目标是“加强我们的地区联盟和伙伴关系,以确保我们的共同威慑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以维护和确保地区和平与安全”。“联盟提高了任何试图改写道路规则或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者的胁迫和侵略成本。显然,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南海。”
另一方面,2022年12月,华盛顿允许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其太空力量,并以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加了军事预算。与此同时,东京改变了其军事理论,以确保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性进攻性军事行动。
而且在过去的两年里,拜登牵头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奥库斯三国同盟,同意澳大利亚将获得核动力潜艇,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遏制中国。与此同时,为了同一目的,拜登还领导了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建立四国联盟的努力。
华盛顿表示“中国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结合起来,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力,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我们在未来十年的集体努力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改变过去三十年在印太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
从历史上看,北约的地理范围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引发了一些例外。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就北约而言,它正在努力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而日本和韩国也意识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与印太地区关于如果中国决定收复台湾将会引发类似冲突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间的相似之处。
北约正在努力强调乌克兰危机不是欧洲危机,而是一场全球危机以及对基于规则的秩序的一场挑战。这就是为何欧盟主要希望其他国家一起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的访问是在韩国和日本领导人2022年6月史无前例地出席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之后进行的。期间,北约通过了一份战略文件,其中将中国称为“对欧洲-大西洋安全的系统性挑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本周末抵达中国。除了五角大楼发表的关于预计在2025年与北京发生军事对抗的声明外,华盛顿一直在施压,设法让荷兰和日本停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而与此同时,美国供应商已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断绝关系。#在头条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