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早市
一回到威海,每天逛爬山街的早市是必须的,这是最具有文登生活气息的地方,有太多好吃的了。
这个早市有很多是农民、渔民、果农在直接售卖,确确实实的一手货,水果、蔬菜、海鲜都特别新鲜,价格不高。卖货的人也实在,现金时代凑整的习惯还延续着,“添点,凑十块钱儿的。”一添就总会超出许多,但说好了十块就只收十块。自己出产的东西就只想卖出去,也不计较自己出的力气,我总觉得他亏了,经常就不让他添了,称多少就付多少,别太亏着他。抹零也抹得狠:零头不够五的,向下取整;不够十的,向下取五,钱多的时候九毛也会抹掉。即便只是三块五块也一样抹,而且是不用你说他就给抹了。真的太纯朴了!
这个早市开了很多年,却一直非常干净,没有任何异味。摊主们也很注意自己周围的卫生。感觉卫生意识已经植入了威海人的基因里,对环境的维护不需要特意,自然而然就就做了。
今天只晒海货。
文德天下
登峰如画
#打卡威海市文登区职工街
威海文登,大年初三早上6:37分,我被一声闷雷惊醒,这四九天,有史以来你最冷,零下十一度就算了,你还打雷,你是有多大冤情?
起来一看,哇塞,我盼着年味的雪真的来了,好一个幽雅恬静的世界。路灯下映照着斜风急雪,窗台上也落了10公分的雪,那两口子弄不好又要出去挖车了!或许人家上次有经验了,搞了个车库呢[爱慕]
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本该过年在家的清雪车,忙碌着,今天应该是威海有史以来最冷的一天,有外地朋友打卡火距街的,虽然有雪有海很应景,很浪漫,但注意保暖哟!
2022年4月4日,我市文登区报告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系对愿检尽检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
该无证感染者女,51岁,个体工商户员工。现居住地为文登区环山街道城西阳春街22号,已送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相关流调溯源、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及防控管理等工作正在进行,后续相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希望广大市民不聚集,不串门,定期做核酸检测。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原为文登县,1917年,文登县商会楼在城内察院街建成,建筑面积203平方米,为当时城区楼房面积最大,建筑最精美的2 层楼房 。1926年文登中学2层教学楼建成,后被侵华日军飞机炸 毁。 1932年,山东省立第七乡师教学楼建成,高2层,为当时城内规模最大的建筑 群。
广大市民朋友: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威海市文登区继续实行分级分区精准防控, 4月15日6时起,环山街道、米山镇部分区域(四至范围:香山南路以西,G206、S202以北,环山工业园典雅路以东,桃威铁路、抱龙河以南)继续居家静止,并对封控区域人员开展核酸筛查,静止时间延续到4月16日6时。
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和生产型个体工商户,商超、医院、药店、理发店、售楼处、果蔬店、副食品店、海鲜店、汽修店,即日起可向属地镇街提出申请,经验收合格后,张贴指挥部统一印发的“验收合格、有序开放”标识,可有序恢复经营。
所有开放场所必须申领“公共场所码”,所有人员严格佩戴口罩、既扫又验“公共场所码”,查验近期核酸检测情况,限时限流、快进快出,避免人员聚集。对2次督导发现不贴码、不扫码、不验码、不检查核酸检测情况的场所,收回有序开放统一标识,停业整顿一周,一周后重新进行验收。
使用境外非冷链物料的企业及生产型个体工商户每周固定时间检测两次,其他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及生产型个体工商户,以及药店、汽修店、理发店、果蔬店、副食品店、海鲜店每周固定时间检测一次。刻意不参加检测的,收回有序开放标识,停业整顿一周,一周后重新验收。
严厉打击未经审批验收、私自对外开放的各类场所,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关停,待全面开放后,对其延后备案验收。
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和生产型个体工商户的员工必须封闭管理、集中居住,确实不具备条件的,由企业专车“点对点”接送。其他开放场所控制上岗工作人员规模,“点对点”“两点一线”工作生活。不能做到的,暂缓复工开放。
进口非冷链货物单位实行报备、静置、核酸检测、消毒消杀等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货物打开后,必须经疾控部门采样检测为阴性方可加工生产。物流运输司乘人员采取“点对点”接返、集中居住等闭环管控措施。
开放区域所有人员加强个人健康监测,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开放区域与非开放区域间道路封控管理,所有放开区域人员尽可能缩小活动范围和频次,继续坚持非必要不出小区、非必要不到未开放区域,确有需要到未开放区域的,必须向指挥部报备审批。
#威海头条# #威海# #威海身边事# 9月3日,威海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就个人经营社区食堂需要哪些条件进行了回复!
网友留言:
个人想在文登区经营社区食堂,请问领导需要具备哪些资质,都需要什么手续,政府对社区食堂都有哪些政策扶持。谢谢
威海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回复:
尊敬的网友:
您好!针对您反映的问题,经文登区政府落实,回复如下:
经文登区民政局落实,一.按照威文政办字〔2020〕10号《威海市文登区城市社区食堂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社区食堂在2020年年底前,在各街道分别建设1处社区食堂。社区食堂规划建设,由属地镇街负责组织实施,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建设社区食堂,择优确定社区食堂经营主体,同时需要具备7项工作标准:1.食堂选址标准。各街道应当充分做好社区食堂就餐意愿调研工作,原则上对社区老年人就餐意愿强且确定就餐登记数量达到60人以上的,单独建设社区食堂。社区食堂应选址在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相对集中、无污染、无危害的安全区域内,尽量选取一层或低层,配置无障碍设施要适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2.食堂建设标准。社区食堂用房应符合结构安全要求及消防安全标准,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左右,配备必要的膳食加工、厨具等餐饮设备和暖气、空调等设施设备,装修简朴、环境舒适、卫生整洁,食堂内合理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防滑地面、扶手、地面引导标识等),设置老年人选餐、就餐区。3.食品原料标准。社区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4.外观标识标准。按照民政局的设计标准,规范装修社区食堂门头牌匾,统一标识。5.经营主体标准。社区食堂应依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堂经营者应为在威海市登记注册并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企业(养老机构延伸型除外),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有成功经营快餐或食堂经验,拥有正在运营的餐饮门店或食堂,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负面舆情,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社区食堂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及送餐人员等均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6.服务保障标准。社区食堂面向全年龄段群体提供一日一餐或一日两餐服务,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设计制作适合老年人消费习惯的营养配餐。原则上老年人早餐套餐价格不高于5元(至少有鸡蛋、奶制品、稀饭及主食),午餐套餐价格不高于10元(至少有一荤两素一汤、稀饭及主食或水饺、包子、面条及小菜)。7.登记管理标准。由民政局负责开发社区食堂监控系统,每处社区食堂配置助餐、人脸识别等管理系统子系统,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制发“社区食堂老年人就餐优惠卡”,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等办理。优惠卡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借用,每人每餐只能持卡优惠消费1次。二.政策支持包括:1.优先提供用房。各街道负责按标准筹建社区食堂,为食堂经营者协调提供经营用房。用房由街道提供的,免房租至少五年;由运营方自己提供或租赁的,由街道按照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2元标准给予一定资金补贴,补助最高不超过11万元,资金补贴至少五年。2.给予建设补助。对按标准建设完成并正式运营的社区食堂,经验收合格后,财政局按照每平方米4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补助最高不超过6万元。3.给予运营补助。按照社区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数量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对日均(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服务70 周岁以上老年人20—50人、51—80人、81—100人、101人以上,且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社区食堂,运营满1年后,分别按照每年4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标准给予区级运营补助,连续补助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