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度游# #重庆合川# #热门#
《钓鱼城》这座被欧洲人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的千年古战场,无言地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悲壮。
关于钓鱼城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元1259年7月,蒙古军队分兵三路伐宋,大汗蒙哥在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抗击下,被炮火击成重伤,后病逝于北温泉温泉寺。蒙哥死后,蒙军内部发生争夺王位的战争,削弱了进攻南宋和向欧洲扩张的力量,延续了南宋的统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因此钓鱼城被中外历史学家誉为“上帝折鞭之处”。
在公元1257年 ,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战乱中连蒙古大汗也阵亡在城下,守将王坚将军可谓中华英雄。 后直到南宋灭亡后,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坚之子王立这才弃城投降,时间为公元1279年。弃城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2名(一说36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无数,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钓鱼城抵抗了40余年而全身而退。 从1235开始到1279年结束,中国四川军民抗战时间居然超过了40年! 中华有如此豪杰,胡掳又安可长留!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很难相信小小一座钓鱼城居然改变了欧亚非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防御战最浓重的一笔!
当你通过步行上山时的时候,你会看到沿着石壁凿出的小孔,那个时候靠这样慢慢登上山,好多地方都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非常的艰难,而且那个时候是没有登山的台阶。
钓鱼城,建城钓鱼山,一座方圆2.5平方公里的半岛上。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
钓鱼山山路崎岖,一路拾阶而上,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
钓鱼城门票80块钱,不买门票只能到半山腰。
走过这个始关门,就算是真正进入了钓鱼城中。
从始关门向上再走一段,就到达了著名的护国门。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
山上有九口锅遗址,旁边是护国寺和忠义祠。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护国寺上门外有独钓中原石坊,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系进士李作舟所书。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重任。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名“王张祠”,祀王坚、张珏。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
飞檐洞原是山顶岩石上一道天然缝隙,因上面修筑了城垣,故而形成巨石夹峙,仅能容单人通过的暗道。该洞幽深、隐蔽,依山就势,军事攻防价值极为突出。
宋街亦称“宋城一条街”。为现代仿宋式建筑群。
石照衙门。里面收录了好多古典的详细介绍,也是关押犯人之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
附攻略:
1、交通路线:自驾车导航即可
2、门票:门票80元。重庆合川区居民可凭本人身份证办理钓鱼城门票年票,每人每年100元;身高1.20米(含1.20米)以下的儿童、70周岁以上的老人、现役军人、烈属、革命伤残军人、 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等可免门票游览钓鱼城;凭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
3、开放时间:夏季:8:00-18:00,其余8:00-17:00
4、特色美食:钓鱼城酒,大河鱼,江湖菜,合川桃片、合川米粉、鸡肉抄手、合川肉片等
5、注意安全:钓鱼城坐落在钓鱼山上,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游客旅游时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1988年,重庆出了一件怪事!一个因欠2400元而被银行催债的老汉,竟是隐藏了36年的一等功臣!一等功臣被催债,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传奇战斗英雄叫蒋诚,于1949年加入解放军,入伍才1年他就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国为帮助朝鲜赶走侵略者,派遣了大量军队入朝作战。
当时朝鲜的环境十分艰苦,入朝的志愿军与美联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志愿军的装备落后,补给供不上,没有御寒衣服,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就着雪水啃生土豆。而另一边的美联军飞机大炮、美酒美食,简直应有尽有。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蒋诚所在的第12军,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400多次,包括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等,重创土耳其军团。
在这些战斗中,蒋诚的表现都很英勇,因此被提拔为机炮连副班长,并通过了入党申请。
1952年10月,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开始了,战斗的第一阶段,志愿军第15军45师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牺牲了5600人。
彼时,上甘岭537.7高地的情况十分危急,经过连日血战,仅剩下24名战士死守高地。
如果没有援兵,高地在下一波攻击中可能会失守。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蒋诚所在的92团接到命令支援537.7高地。
在死守高地时,承受了敌人一波一波的进攻,炮弹接连不断的落到高地上,敌机也不停的轰炸。为了躲避炮弹和轰炸,大多数战士都寻找掩体躲避。
作为机枪手的蒋诚却冒着生死危险,做了一个危险的尝试,他想用机枪打下敌机。
然而,敌机就算低空飞过,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中的,但蒋诚管不了那么多,能打到头就打头,能打到尾就打尾,没想到这架飞机还真被他打下来了。
机枪打下飞机,听起来好像是神话,却真实的发生在战场上。
虽然打下敌人的一架飞机,战况依然惨烈。蒋诚在战斗中被击中腹部,白花花的肠子都流了出来。杀红眼的蒋诚忘记疼痛,将肠子塞回肚子又继续战斗。
最终这场战役取得了胜利,在进行战后统计时,发现蒋诚不但击落一架敌机,他还用重机枪打死了400多名敌人,击毁了敌人一挺重机枪,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这可是了不得的战果,蒋诚因此被授予一等功,升任了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班长。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志愿军回国。蒋诚所在的31师被分到江山市,当时营地设施还不完善,不少营房还没有兴建起来。
没有房子只能自己建,31师指挥战士们建造房屋。
在这场大建设中,蒋诚再次身先士卒,他负责铺夯石工作,经常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他再次被授予三等功。
然而,新营房刚建好没多久,蒋诚就复员回家了,离开部队时他带走的东西十分简单,衣服、鞋袜、毛巾,都是自己平时使用的东西,唯一比较贵重的就是布票。
复员回乡后,蒋诚本来可以有很好的工作安排,但是他却没找任何政府部门,而是回到老家四川合川隆兴乡做起了农民,这一做就是36年。
蒋诚一直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他没想过衣锦还乡,从不向任何人夸耀他的战绩,就连家人也只知道他上过战场,不知道他竟然立过这么大的功。
1983年,隆兴乡准备修建一条新路,然而修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但要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还要筹钱买建筑材料。
修好一条路大约要花费2400元,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没有人能拿得出来。
村民们想不到其他筹钱的办法,就找到蒋诚询问是否有筹钱的办法,蒋诚思考半刻,对村民说钱的事他来想办法。
但蒋诚也没有那么多钱,他就以个人名义去银行贷款,用贷来的钱帮助村民修路。路修好了大家用,钱只有蒋诚自己一人还。
这2400元巨款,对蒋诚的家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的儿子的婚事差点因为这笔钱黄了。然而蒋诚一家都没有怨言,父债子还,在蒋诚父子二人的努力下还完了这笔贷款。
1988年,终于有人发现了蒋诚的立功事迹。将此事汇报上去之后,蒋诚的一等功臣身份才被大家得知。
合川县政府很重视此事,马上给蒋诚安排了工作,让他去蚕桑站上班,工资80元,然而这时蒋诚已经60岁,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
有人问他,这一辈子是否后悔过,蒋诚回答不后悔,他说打了那么多仗,牺牲了那么多战友,自己能活着就很知足了。
当再被问到,成了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却一直不为人知,会感觉遗憾吗?
蒋诚回答:“我是国家的人,就要为国家做事。再说国家和人民已经给我不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对于革命老兵来说,“国家”是高于一切的,可以为之付出生命。英雄虽老去,传奇今仍在。
作者:南星
编辑:柳叶叨叨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2023春节重庆旅游土著手绘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