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在牡丹江穆棱镇西岗村渡过的
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们特别的淘气…!
有时在西岗村老百姓家的院子里爬上西山的日伪时期的关东军陆军野战军医院,为了安全外围架起的铁丝有刺电网(没电),我们这帮小孩偷偷爬过电网进入“被苏联飞机炸毀的兵营废墟中去〞二战废墟中~检洋涝……”,在炸毀的日本关东军营房砖空子里、我记得我检了一支马鞭子是个柞木一尺多长手柄是制式的、木柄上印压有日文~好像是个日本人名字、木柄上有皮子编的皮鞭子…。
这鞭子也能抽人……“在我手里几年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鞭子柄了,有机会把它交给专门收集二战日本侵华的文物部门去。
有人问美国军队如此懒散随意,为何还有如此强的战斗力?,我答:你是不是对战斗力强这个词有所误解?中美军队都是世界最有趣的军队,两军战斗力极不相同,解放军从反围剿到抗战,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没有一次处于兵力和武器优势的,对印对越好不容易有了武器和兵力优势,但又处于高原和丛林的极度不利地形中,印越背后还分别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爸爸支持,但解放军从没输过一场战争,而美军则不同如二战的贝里硫(4.2万美军对1万日军),硫黄岛(11万美军对2.3万日军,冲绳岛(45.2万美军对11万日军),诺曼底登陆(145万盟军对38万德军),由此看出美军只有在拥有绝对兵力和武器优势下才打得赢一场战役,如果美军没有兵力和武器优势就立即惨败,如菲律宾巴丹战役,日军军力是美军三倍,整个美国远东军就全军投降,北非凯塞林山口战役7万美军对十几万德军),美军被打得3天时间里后撤了100多公里,阿登战役中前期德军在兵力和武器占优势下一个钳形攻势包围了美军第106师,迫使全师投降,,后期美军在50万兵力对20万德军时才扳回战局,二战后美军都是一直处于武器优势的,朝鲜战争就不说前期被打得屁滚尿流,从鸭绿江一直跑到三八线,打到最后金成战役时总兵力76万8千人的联合国军硬是干不过27万人的中朝军队(备注,中朝军队还有53万1千人预备队在后方,以上数字出自《李奇微回忆录第8章》,越南战争美军拥有60万兵力,南越军120万,其他国家10万,硬是打不败在南越的6万越共,于是拉不出屎怪地硬,如怪反战,怪地形,怪敌人太狡猾,怪敌人有大国支援,就是不怪美军太无能,到了阿富汗战争,美军最高峰时有15万,阿富汗伪军有50万,其他国家也有几万,硬是打不败最低只有八千人,最多不过5万人的塔利班,这下不能如怪反战,怪敌人有大国支援,只能怪美军太仁慈没有烧光杀光抢光了,总结美国军队只有对巴拿马,格林纳达只有几千民兵和一枪不发就集体逃跑或投降的伊拉克军队才会有如此强的战斗力。就算吹上天的美军特种部队,也只有在刺杀拉登这种老头时才有战斗力,一但敌人有点多,那就是以下战果
—————
1980年4月24日,三角洲深入伊郎营救人质,惨败(8人亡4伤)
1983年10月25日,海豹突袭格林纳达加尔维吉尼兵营,失败(3亡)
1993年10月2日游骑兵,三角洲索马里摩加迪沙捕捉惨败(18亡)
2002年3月1日,游骑兵,海豹“蟒蛇行动”中包围拉登失败(8亡50伤)
2008年4月6日,游骑兵突袭舍克谷失败,失败(2亡)
2005年6月28日海豹红翼行动中侦察与救援,惨败亡31)
2006年8月24日绿色贝雷帽阿富汗阿根达布河谷扫荡失败2亡)
2014年12月6日绿色贝雷帽也门舍卜沃省营救人质,失败)
2017年1月27日海豹也门贝达省亚克拉地区抓捕,失败(1亡 _3伤)
2017年10月4日绿色贝雷帽尼日尔通哥村巡逻失败, (4亡)
————
三个人敢打一个营(庞国兴小组),一个人敢挡一个师(谭秉云),一个人连续攻下三个敌占山头(柴云振),一个排能扛一次战役丁字山战斗),二干人敢把十万人赶下海(长津湖战役最后阶段),60万人敢打80万人,只有手榴弹就敢打有原子弹的,这才叫如此强的战斗力。
1943年,日军派两个连,围剿金图村的八路军,还拖来一门小炮狂轰,战斗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傍晚。日军最终退去,临走时,却带走两个村民,教他们说:“回去见到太君,就说村里的八路有1000多人!”
1943年5月的一个夜晚,为开辟坝上根据地,八路军派遣了一支约120人的小队,来到金图村执行游击任务。
可是八路军前脚进村,在村后就有一个黑影,连夜向着张北县城的日军驻地奔去。
那个黑影进了日军驻地后不久,原本漆黑的军营,突然灯火通明,然后“哔哔”的集结哨声不绝。
大约有两个连的日军,上了5辆卡车,急速向金图村方向驶去,最后一辆卡车上还载有一门小炮。
天刚发亮的时候,村口响起了尖锐的枪声,划破了金图村的宁静。八路军安排在村头的暗哨,发现敌情鸣枪示警。
日军来得太快了,部队根本没有时间撤离,只能依托村里的土墙和日军展开激战。
日军的那门小炮是个大麻烦,一炮就轰塌一面土墙,战斗开始不到30分钟,八路军就已经牺牲了十几名战士。
这一战想要取胜,敌方小炮这枚钉子,必须拔掉!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刚刚参加队伍不到两年的梁茂身上。
梁茂参加队伍前,是一名猎户,从小用猎枪上山打狼,他一枪一只,弹无虚发。抗战爆发后,他看到了日军的种种恶行,也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
入伍不久,梁茂就已经多次立功。一次,梁茂所属小队,奉命夺取日军据点,敌人在碉堡里,加起两挺机枪,向着八路军猛烈扫射,战士们无法前进半步。
这时,梁茂瞄了碉堡的火力口一眼,“砰!砰!”打了两枪,日军的机枪,立马就安静了。原来,他从细小的火力口,直接把日军机枪手给爆头了。
从此,梁茂就成了队伍里有名的神枪手,也是拔钉专业户。
再说梁茂接到干掉地方炮手的任务后,他拖来一个车辕子,把它靠在土墙上当扶梯,和队长一起爬到屋顶观察敌情。
他伸出拇指瞄了瞄,估算出与敌方炮手的距离,又用手伸到口中,沾了些口水,竖起手指,帮助他感受周围的风速和风向。梁茂向队长点了点头,表示能打得到。
然后,他举起手中的汉阳造步枪,“砰!”的一枪,就把日军炮手的脑袋打得稀烂。队长兴奋得,一拍大腿,差点就从屋顶上滑了下来。
日军立即就换上一名炮手,然而,还没等他的手摸到炮身,“砰!”的一声,一颗子弹飞来,这名炮手的脑袋又开了花。
连续两名炮手被爆头,敌军有点慌了。日军指挥官,连忙命令炮车后撤。八路军战士,趁机冲锋,一边冲,一边不断的向日军阵地扔手榴弹。
日军被这轮狂轰乱炸,打懵了,战士们趁乱,从敌人阵地里,拖回了3箱子弹。有了这些子弹,战士们打得更生猛了,连续击退了日军几次进攻。
正面强攻不行,日军指挥官分出了一小股部队,迂回到村后包抄,想给八路军来个前后夹击。
不料,这却是八路军故意露出的破绽。梁茂和几个战士,已经弯着腰隐蔽在土墙后面,就等着敌人的到来。
日军刚刚接近村后方,战士们就是一通手榴弹扔了过去,爆炸声中,梁茂趁机举枪连续射击,一枪一个,当场打死炸死了十几个日军。
剩下的三个日军,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八路军的枪口就已经顶在了他们的脑门上,随即当了俘虏。
这场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了傍晚,日军发现占不到便宜,而且还伤亡惨重,敌军指挥官只好命令部队,边打边撤,慢慢的退走了。
日军这次本来是想突袭,围剿了这股八路军,结果却反而被八路军猛揍了一顿,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夹起尾巴逃跑了。
后来,申图村村民孟献金喜,在回忆当时那场战斗时,还讲出了一件趣事。
日军在撤退时,那名指挥官怕打了败仗,回去要切腹谢罪。路过申图村的时候,叫了两个村民上车,对他们说:“一会儿进城后,见到太君,你们就说,村里的八路军有一千多人。”
结果,一场败仗,就被这名日军指挥官,粉饰成了,与上千八路军,激战一天的辉煌战绩。
@万言壹墨笔记
在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里,有无数像梁茂这样的战士,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我们的抗日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事迹!
中国有了这些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才有今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在这世界东方。向神枪手梁茂致敬!向抗日先辈致敬!
参考资料:《张北文史资料》
假期余额不足,它加码不想上班一大理由[捂脸]
春节假期余额已不足,明天,大部分人都要踏上返岗的路程了,刚过了一个放飞自我的春节,本来已经不想上班了,谁知道,新一轮冷空气又要来临,开启降温模式,我更加不想上班了[害羞]。
昨天刚过完“最冷一天”,厦门同安区军营村温度甚至低至-3℃,岛内多个气象监测站均出现低温,熬过一天,今天气温有所回升,谁知道冷空气前赴后继,又一股冷空气要来了[抠鼻]。
新一轮冷空气将于明日午后渗透至厦门,带有东北风,预计后天,厦门城区最高气温将降到11℃,且北风那个吹,降温过程持续到30日[震惊]。
今年冷空气如勇士般前赴后继,大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呀。#厦门头条#
2023年1月26日在盐城大丰大润发超市看到出售盘锦蟹田大米时,思绪把我拉回去34前我当兵的第二故乡盘锦市大洼县新立村的军营盘锦农场,当兵的经历向烙印一样深深的烙印我的头脑中,每当我看到盘子字时,万分激动,我的战友何军复原后去过盘锦驻地,已经改制了,变化很大,但是我的头脑中还是34年的样子,祝福吧,亲爱的军营!盘锦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
#厦门头条#
由于疫情的影响,几个月都待在家里,没出去走走,两位老人都快憋坏了,乘着天气不错,大年初四带着两位老人来到同安区莲花镇的军营村散散心,体验一下新农村的变化。
虽然山上的温度只有3.5度左右,但当推开车门,拂面而来的冷风所带来的是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沿着干净的村道漫步,放眼所见都是一幢幢农家民宿。穿村而过的九龙溪溪水清澈见底,菜园、茶园点缀两侧,好一派田园景色。诺在夏天约上几位好友或家人在此小住几日,那一定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期待夏天的到来。【原创】
厦门结冰了。
今天,冷空气说到就到,坐在客厅,不关上大门的话,风嗖嗖吹得你受不了。今天是这波冷空气来袭最冷的一天,厦门也被冻到了。
在同安区军营村,25日凌晨1点左右室外温度仅为-2°C左右,早上7点时温度计显示的气温则达到-3.1°C。
今天,不止同安区温度低,全厦门都掉入了“冰窟窿”,1月24日8时至25日8时 ,全市共有8个镇街15个站气温低于4.0 ℃,其中2个镇街4个站低于0℃。最低温为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3.1 ℃,今晚或明晨,将出现霜或霜冻,局部有结冰。
好巧,陈奕迅有首歌儿《最冷一天》跟近段时间天气完全契合,这波寒冷只冷一天,后天厦门气温将回升,从4-11℃拉到10-17℃。
但是后天夜间又一股冷空气抵厦[泪奔]我是真的会谢,今年冬天,冷空气一波三折,注意保暖。#厦门头条#
《高加索回忆片段》— 列夫·托尔斯泰
本书由两个短故事加两个长故事组成,分别为:【高加索回忆片段:一个被贬的军官】,【高加索俘虏:往事】,【哥萨克:一八五二年高加索的一个故事】,【哈吉穆拉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因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书中对军旅生活,战争,高加索的景致,哥萨克,山民的习俗习惯都描绘的非常生动。
作者用第一人称,写了【一个被贬的军官】,相信这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被贬的士官生古西科夫人在高加索服役,心却无限怀念往昔彼得堡的上流社会生活。他看不起身边粗鲁,没有教养的军官,士兵,满怀幽怨,同时又自甘堕落,好在军官,士兵面前吹嘘。故事的最后,“我”看见了古西科夫在士官面前自夸,而逃走的一幕,是一个很强烈的对比。
【哥萨克:一八五二年高加索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看得我哇哇大哭的爱情故事: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个美丽的姑娘。厌倦了莫斯科生活的奥列宁,随军来到高加索的歌萨克小村驻扎,被房东的女儿—勤劳,健康,美丽的玛丽雅娜吸引并渐渐爱上了她。当奥列宁的爱,得到了姑娘的回应时,却因另一个青年鲁卡沙的死而终此,最后奥列宁黯然离去。主线故事很美,哥萨克村的生活也在作者的笔下美好而令人向往,老猎人,河对岸的车臣山民,土匪传说,无疑给故事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的薄纱。这个故事强烈推荐给喜欢看浪漫爱情故事的书友们。
【哈吉穆拉特】,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抽出这本书,因为“高加索”这三个字,而借下这本书,就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去年读的纳韦德·凯尔曼尼的《沿坟墓而行》知道了这个故事,并想看一看。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壮的山民英雄—哈吉穆拉特,他是一个让俄罗斯人头疼的人物,因为他领导了无数打败俄罗斯人的战争。但因上司沙米里的猜忌,他迫不得已投诚俄罗斯人。最后因俄罗斯人迟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救出他的家眷,而逃跑。而后被投诚俄罗斯人的民团包围,抵抗到最后被杀。除了哈吉穆拉特这个主线故事,还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替哥从军的阿福杰耶夫:永远也没有收到老母亲寄来的一卢布。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鲜活的人物,例如沙皇尼古拉一世,冷漠而傲慢的最高统治者,以及他属下一群虚伪的高官,哈吉穆拉特的五个性格各异的穆里德。最让人不能释怀的也许不是哈吉穆拉特曲折离奇的一生,而是山民们的遭遇,沙皇对待山民的政策是:不断烧毁住房,烧毁粮食,不断进行袭击。这一政策迫使山民向自己憎恨的俄罗斯人投降。
【高加索俘虏:往事】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出生贵族的军官齐林,回家看望老母亲的途中被鞑靼人活捉,被带到鞑靼人村庄,当了俘虏。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及超强意志力,在第二次越狱后,齐林成功逃脱的故事。
四个故事中,作者对高加索的风景做了诗意的描写,不难看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他也爱俄罗斯官兵,哥萨克以及彪悍的鞑靼人,车臣人,但是战争在继续,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读书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年初四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军营村,厦门海拨最高的地方,准备出发。
#厦门头条#
福建多地现霜冻雾凇下雪
近日寒潮来袭降温明显,南平武夷山下起了大雪,闽侯闽清小雪,泉州的九峰山雾凇,厦门的军营村-3℃也是出现结冰现象,这些都是高海拔才有,一直不敢冬天去北方城市感受雪景,毕竟是从没穿过秋裤的人,有自驾条件的可以前往观雪拍美照,雪景虽美但我就不好出门了,一身正气过冬继续窝在沙发里,静待暖阳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