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盼右盼,终于收到上海防疫爱心包了,
一整只咸鸡,一盒香菇,一袋金龙鱼鸡蛋面,二个土豆,二根胡萝卜外加一头莴笋。有荤有素,够吃几歺了。
虽不能和那些高档礼包相比,但也心满意足了,有总比没有的好。
正常情况下我们这边明天应该解封了,开始浦西的管控,但现在消息还没下来,究竟能不能解封还有点悬念。
#生活日记##疫情下的100种生活# #微头条日签#
回老家,去做客,
朋友热情招待我。
深知老乡愿吃啥,
特殊饭菜整一桌。
婆婆丁,小根蒜,
大葱香菜桌上搁。
青绿萝卜心里美,
来自田园纯绿色。
鸡蛋闷子农家酱,
家乡味道沒的说。
茄子窝爪甜玉米,
地瓜土豆烀一锅。
苞米碴子大芸豆,
咸鸡鸭蛋煮的多。
主人热情我实在,

边吃边喝边唠嗑。
肉类菜品已吃腻,
换换口味真不错。
齐夸党的政策好,
赞美幸福新生活。
#天南地北大拜年#
饮食习惯不同一起吃饭大难了。
一桌6个菜,5个纯肉1个豆芽豆腐肉。
如此丰盛,但对不喜欢吃肉的人来说,满桌子肉菜无疑是惩罚。
中午闷的大米饭,闺女不爱吃,也不吃腌肉,单单吃了几口豆腐。公公有意见了:
养孩子就得自在点,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溺爱,溺爱会惯坏孩子!
我当时就有点无语真想回怼过去。
我早上给孩子们煮面汤时候,您说喝不惯,自己单独煮了面条。为什么到我孩子这里孩子不喜欢米饭,就成了溺爱孩子?
问了孩子,孩子说喝小米粥。我起身去煮不再理会他们。
不能溺爱孩子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孩子不爱吃,非勉强吃吧。我也不爱吃肉,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8个肉菜,都是自己腌制的咸肉。我无处下筷。最后清炒了一盘土豆丝,我才有的吃。
刚跟孩子爸说了,明天起,我们分锅吃饭,我给孩子们单独做热菜做汤面。总不能过个春节,孩子天天忍受不喜欢的大米饭吧。
ps:盘子里5个肉菜,都是公公从安徽带来的,自己腌制的捆蹄,咸鸡咸鸭,猪舌头,腊肠。这在他们眼里是好东西,是过年待客的必备。
但在我跟孩子眼里,这东西切好了就摆在餐桌,每顿都有,又咸又凉,实在吃不惯。
地域性饮食差异。要调和需要些时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