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作揖][作揖]#我要上 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美食#//@宁化夫妻客家美食:晚上好!清淡好喝
大叔养生家常菜相见不如怀念“前女友罗卜丝汤”让人无法拒绝,汤鲜味美
01:24晚上好[握手][握手][作揖][作揖][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谢谢大哥美评!超级下饭菜#美食#//@宁化夫妻客家美食:下午好!我先来一盘清淡爽口
大郭美食大厨用最简单的食材最简单的做法做出店里的畅销菜?超级下饭好吃
02:24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客家人作为世界上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素来以热情好客著称,春节习俗也颇具地方特色!
我老家是在福建省宁化县,宁化县过年又有什么春节习俗呢?
我们宁化县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才叫真正长了一岁,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宁化县我老家的春节大约分3个阶段:
(一)、从入年关至除夕为准备阶段;
(二)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
(三)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关: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为入年关。
入年关后:积极筹备年货、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浴、添置乱碌取。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即开门大吉,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大年初一,宁化县客家有许多习俗:不笊饭、不掃地、不挑水、不打骂人、不洗衣服、不做针线活、不讨债、逢人说吉利话,见面互祝:“新年好、万事如意”等等。
宁化县春节习俗,另外主要还有:赏花灯、唱山歌、抬菩萨、巡游傩等。
(1)、【赏花灯】。赏花灯是宁化县客家人民千百年来过年的传统活动,春节元宵,临街的家家户户,檐下窗前,彩灯高悬,一片灯的海洋。
在每年的春节时间,宁化城区翠园广场内都会举办赏花灯游园活动,展出的花灯造型别致、色彩华丽、寓意丰富。
(2)、【唱山歌】。宁化县劳动群众历来爱唱山歌,但现在会唱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以来,宁化县把庆祝节日与唱响客家山歌相结合,在城区设立固定的场所供爱好者学习、交流。
(3)、【抬菩萨】。宁化县人大多信奉佛教,在每个月初一、十五,老人们都有点香祈福的习惯。
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庙会抬菩萨的习俗几乎覆盖全县各乡镇,比较有特色的要属石壁陈塘村的抬"五谷神"习俗。
(4)、【巡游傩】。“游傩”来自于古时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邪祈福,保佑平安丰收的一种民俗活动。
在宁化县夏坊,古“游傩”的傩面为“梅山七圣”,分别代表猿猴、猪、羊、狗、牛、长蛇、蜈蚣七种动物精怪。
春节正月十三,由村里吴姓、夏姓、赖姓推荐的七个青年男子装扮成“梅山七圣”。
(5)、【过年吃鸡腿】,是宁化县客家人的习俗,寓意大吉大利;全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起度过团圆的除夕夜;大年初一,按往年习俗,免不了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6)、【元宵节】,宁化县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
春节元宵节,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粉、红糖、花生米、芝麻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团圆和睦。
民间举办各种灯会,玩灯、赏灯,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
(7)、【除夕食长命菜】,“长命菜”顾名思义,食之长命百岁,健康长寿。
宁化县每至大年三十,人们在准备祭祖和年饭中,白天就把宰好、洗净后的鸡、猪肉等整只、整块放进锅中煮熟。
在滚烫的汤中投入洗净的经霜的又嫩又大的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文火慢慢煮。
当芥菜飘香,热气腾腾时就可起锅。起锅后,在鸡上加一条鸡肠和一片长命菜,装好放在祖宗牌前敬神,之后就可趁热食用。
食用时,只能撕开而不用切,芥菜尽吸油腻,清淡口味,食之细嫩滑爽,芳香滋润。
(8)、【宁化的裹包子】(又叫芋子饺),将瘦猪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萝卜丝、葱白等料剁碎,放入精盐、味精下锅翻炒,滤去汤汁即成馅心。
当饺子皮和馅心做好后,全家人就开始裹包子了,裹好的包子,皮如琥珀,形如半月,之后,摆入垫有纱布的蒸笼中,下锅用猛火蒸15分钟后便香气如蝶、满屋翩跹。
此时,出锅摆盘,放入麻油、猪油等调料,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裹包子就出现在你的面前,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
裹包子除蒸着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种烹调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以上春节习俗特色,就是我家乡福建省宁化县过年的习俗和风味。
在外过年的福建省宁化县人,你是否在想念家乡!在外过年的福建省宁化人,你是否也想念家乡人!祝福您,不管在哪过年,都能平安健康,大吉大利!#春节# #世说新年#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