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华美食哪个面条好吃(中国面条很好吃)

在中国生活15年的老外,因为喜欢面条,就吃遍中国各地面条,总结出来,中国的12种面条,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面条。环球网环球网官方账号美媒:12种中国面条简介

在中国生活15年的老外,因为喜欢面条,就吃遍中国各地面条,总结出来,中国的12种面条,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面条。

环球网环球网官方账号

美媒:12种中国面条简介

我们先不谈人类为什么做出面条,先谈谈中国面条的发展之路。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考古工作队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挖掘发现了一只蓝纹红陶碗,碗底泥土中有线团状物,酷似今天的 “面条”。经分析,该“面条”距今已有3 900年的历史,主要由粟 (sù,谷子,经过脱壳的产品即小米)和少量的黍(shǔ)制作而成,是至今被发现的最早的面条。

两千多年以前,在陇西、陇东、关中和中原地区种植的作物主要为起源于中国的谷子、糜子、荞麦、大麦(包括青稞,即裸大麦)、大豆等,其实种植小麦很少或者几乎不种植。

但是这些作物呢,我们都知道,谷子,糜子等当时的主粮没有面筋蛋白,无法形成像小麦一样的面筋,导致它们的可塑性很差。因此,当时人们想了个办法,就是除了直接吃完,还将这些粮食研磨成粉后,通过加热(煮,烫,蒸等方式)让面团熟化,熟化过程中由于淀粉糊化,就赋予了这些粮食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增加面饼的弹性和抗拉性,方便加工成各种形状。当时,由于劳动工具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人们把面粉和水制作的面团或面饼经水煮、烙或蒸后统称为 “饼”,比如经过煮的叫水溲饼、烫的叫烫面饼、蒸的叫蒸饼、油炸的叫“油饼”。通过熟化后方便贮藏和食用。

后续在这个基础上,特别是荞麦面演变出剁荞面出来,也就是将荞麦面饼用刀切为一定宽度的面条,方便煮熟食用。等到小麦开始逐渐成为大家的粮食后,它优良的加工特性,必然会使人们将之前已有的将面粉加工为相应食品的经验应用过来,面条也必然会成为一种必然会采用面粉制作的食物了。

因此,目前有专家就认为,“饼”是中华面条的原始雏形;剁荞面是中国最早的面条形态;饸饹面是挤压面条(包括粉丝) 的鼻祖,是面条规模化生产的初级形式。手擀面是小麦引入西域、关中和中原后,在剁荞面和烙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家庭食用面条。这些可能就是中华面条的早期雏形和演变过程。

所以为什么人类会把小麦做成面条呢,至少在中国,其实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其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的加工方式慢慢转变而成的。

由于这部分我是外行,有错误请指正吧,具体内容大家可查看下面的参考文献,对于我们了解中华面条的起源挺有指导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27950/
1
上一篇朋友圈好吃美食文案图片(朋友圈推荐美食文案)
下一篇 芒果超级好吃美食图片(想吃芒果的图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