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莆仙地区,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红团。红团是福建莆仙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喜庆小吃。
红团是一种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一般是糯米馅、绿豆馅。 红团颜色红,形状圆,上面带有印花,和月饼类似。有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之意。
它是莆仙人过年不可或缺的特色小吃。 过年做红团一般在腊月二十五,二十六两日内进行。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
#天南地北大拜年# #2023新春庙会# #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家乡菜#
#天南地北大拜年#其实过年最有趣的是,年前采买年货了,其他的地方不知道,我们那地方,一般每家都会准备很多零食小吃,准备这些是为了给初一来拜年小朋友们的,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有,所有初一基本吃完早饭,就会有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拿着袋子一家一家的拜年,主家就会先给烟,然后分别每个小朋友各种零食小吃,所以一圈下来能装满好几个袋子,这些都是他们开学前的零食,也是他们自己挣得。
很怀念那时候的无忧无虑啊,可惜再也回不去了,那时年轻的父母,现在也老了,岁月不饶人啊!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道我们这边的特色美食,一般人没有见过,也不敢吃。
我们这边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岁的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一年最少吃上一次,不吃心里会一直惦记!
这种美食叫做“白旺”,也叫“血旺”,是用猪的血做出来的,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用的血是生的。
现在介绍一下制作方法:洗菜盆底部放适量的盐巴,杀猪的时候把盆拿去接猪血,猪血接好后放置几个小时,到快开饭的时候才开始做美食。
准备的佐料有:盐巴,辣椒面,花椒面,香菜,姜巴末,大蒜末,青辣椒末,花生碎,猪肉和猪肝(猪肉要猪身上最嫩最好吃的里肉,用火烧熟或者炒熟都可以,重要的是不能放油,猪肝也一样,要熟的。)
开始搅“白旺”了,这个人也是特别关键,要老师傅才可以。
把血抬出来,拿双筷子开始不停的搅拌,如果血是黑色的,就要加凉开水,不停的搅,如果血是红色的,就不用加水,一直搅拌,搅拌期间,那些备好的佐料少量的加进去,一直搅到看着血要凝固了,我们这边的俗话说的是,要来了,要来了,如果看着血要蹬起来了,就停止搅拌,把准备好的佐料都放进去,主要以麻辣为主,肉也可以多放一点,其他佐料适量。
如果血凝固了,就说明成功了,可以吃好吃的美食了。
如果接血的时候盐巴放多了,搅拌的时候加的凉开水多了,血就少了,制作“白旺”就会失败!
杀年猪的时候,如果哪家人家这道菜做失败了,在场所有人都会失望,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真的是白白的望了。
友友们,你们吃过这道美食吗?
#天南地北大拜年#
#2023年新春庙会#
#从小到大,有什么东西是你一直吃不腻的#
我首先不挑食,但是我比较讲究。
尤其是色香味三个方面,我首先看重的是色,就是食物看着非常好看,非常舒心!
其次才是味道。如果看着都没有食欲别说是吃了。
我做饭也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刀工。该是丝就是丝,该是片就是片,该是丁就是丁,该是末就是末,绝不姑息迁就!
比如我切韭菜、荠菜等,绝对一根一根,一棵一棵投的一板齐,切的时候绝对长短一致。
切肉丝,切出来就得是丝儿才行。
估计讲究刀工可能是男性朋友的专利吧?不像有的女同志,做菜的时候就喜欢一锅烩,这也放点,那也放点,图省事。看到这样的女同志做菜我真的是晕。
当然,有些菜需要混或者烩,比如东北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新疆大盘鸡等!
至于从小到大,什么东西一直吃不腻,说起来别说的命薄,奚落我,就是皖北地区农村下的酱豆子和皖北地区的杂烩汤。
农村下的酱豆子我能找清楚的我才吃,找不清楚的,给我我都不吃。啥意思?就是下酱豆子的人可讲究?尤其是可讲究卫生?下的酱豆子卫生不卫生?遢垃的人手里没有卫生的活儿。
下酱豆子一般都在三伏天,下的酱豆子在缸里或盆里,白天放在太阳底下使劲晒,晒成酱油色,所以大家叫它酱豆子。
但是,在晒太阳的时候也是苍蝇滋生乱飞的季节,如果下酱豆子的缸口或盆口防护不好,那就麻烦了,苍蝇产卵就会在酱豆子缸里或盆里,酱豆子里面就生蛆了。再也没法吃了。你们说恶心不恶心?
别说吃了,想着都恶心!
所以我不会在网上买酱豆子,也不吃不清楚的人下的酱豆子。
因为酱豆子下好了以后,蛆的蛆体仍在酱豆子里面,我们是不容易看到的。
前几年都是我自己买黄豆,烀熟以后控水,拌点炒面晾干在阴凉处捂,等豆子长满了毛以后再用开水下,加入食盐、大料、花椒叶、干辣椒等,在太阳底下使劲晒,大约晒到秋天就可以炒着吃了。
至于杂烩汤,就是猪杂碎汤。小时候多,现在没有了。里面有猪肺、猪血、猪大肠、猪心、猪气管、猪肝、绿豆丸子等,上面漂一层辣椒油,非常诱人。
与北京的卤煮有点像,但是比北京的卤煮感觉好吃!
为了吃一碗杂烩汤,几年前,开着车专门去70公里路程的淮南市凤台县的古城,那儿还有杂烩汤。
这几年由于疫情,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如果有的话,我肯定还会过去吃一碗。
红团的寓意是万物春生、开枝散叶、大吉大利,是潼湖民间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食品。每逢春节、结婚、添丁满月等喜庆日子,每家每户都要制作这道特色小吃。
红团是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等,也有咸馅的,是以糯米加入葱花、香菇、虾皮、花生、肉丝等调味食物。象征着一家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荣华富贵。
红团的由来
早在宋朝时期,浦江吴氏《中馈录·甜食》中所记煮沙团方:“沙团入赤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成或滚汤内煮,亦可”。这种用糯米包裹豆馅煮熟食用的沙团,就是红团的前身了。
红团是一种甜食,长时间存放不易变质,若定期加热可存放20多天,它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食。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
我这人就是容易犯愁的主儿。这两天一边采购食材,一边发愁怎么做出好吃又好看的饭菜。
平时吃饭都是随便糊弄应付了事,这大过节的买食材也花不少钱总不能再随便糊弄吧?所以晚上有空都会看看小红书里面的美食。我还得找那种时间短,容易上手的。不然要准备贡品又要祭拜,还要洗菜做饭菜的时间都不够用。
哎,过节买菜做饭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会做菜的,一般的食材人家都能做出很上档次的菜品。而我,就算食材很好也只能把它做得很一般的份儿。应该是我平时对吃的饭菜要求不高,所以也懒得去研究菜品。
每年一回老家过春节,买菜做饭也成了我不想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难事儿。
目前只看上以下这几款菜品,还得继续小红书找。总不能每年春节都吃旧菜品吧?
不会做菜其实挺犯愁的。我真想家里有个掌勺的,我负责采购搞卫生就好了。最起码不用动脑子,不用发愁今天吃完明天吃什么?
今天才发现一家子都是干饭人!一向食量小又挑剔的青山哥哥也吃的停不下来~看来孩子挑食还是分情况的,好吃的食物就会敞开肚皮吃啦!所以“”家庭煮妇”还得提升厨艺呀。
睡个懒觉就十点钟了,出发去潭门海鲜港买海鲜,一只大花龙,是龙先生心心念念好几天的,白虾,螺,石斑鱼,螃蟹,想吃的都安排上了,逛市场婆婆也很兴奋,惦记着买虾皮买海米,说这边的品质比北京买到的好,价格也合适,拦都拦不住,买完才能安安心心的吃饭~
海鲜一共六斤半,花掉一千元,带到餐厅加工每斤收取15元,海鲜粥又另外收了费,最后结账240,总体还可以,吃的开心最重要吧。每次旅行吃饭和机票都是最大的开销,都说人多力量大,是的!花钱也是这样,人多耗钱的速度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