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暑期好吃美食作文英语(推荐美食英语作文)

【 所有的想象力、思想力、创造力,其根基都在于审美力——教育,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教育到底想寻找什么?教育不是要寻找一路上遇到的小花小草——虽然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而是要寻找那些确定不变的价值。

【 所有的想象力、思想力、创造力,其根基都在于审美力——教育,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教育到底想寻找什么?教育不是要寻找一路上遇到的小花小草——虽然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而是要寻找那些确定不变的价值。

与胡适同时在美国留学的梅光迪不赞同胡适在中国提倡白话文,也不认可其相信的进化论。在梅光迪看来,进化论是浅薄的,人类的历史并非进化的历史。他说:“在有能力应对现在或是未来的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理解并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理解并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其实就是教育的大道,就是教育要寻找的确定不变的价值。

20世纪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都想要解开这个谜,而通过教育,这个谜才有可能真正解开。

教育要培养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这是爱因斯坦1930年在《我的世界观》中说的——“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

就是让一个人通过教育提升和这个世界对话的能力,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对话,小花小草小虫小鱼……世界万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对话对象。如果你是法布尔,便与昆虫对话;如果你是牛顿,便与宇宙对话;如果你是凡·高,便与田野和向日葵对话……不同的人只是使用不同的语言,牛顿用的是物理的数学的语言,凡·高用的是绘画的语言,贝多芬用的是音乐的语言。最常用的语言当然是不同民族使用的口语和书面语,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法语写的,莎士比亚的剧作是用英语完成的,通过翻译,汉语世界的人照样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创造。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教育为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彼此成全、互放光亮。

教师与学生之间,校长与教师、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能不能互放光亮决定了教育的品质。

教育有着更崇高的目的,这个目的是精神性的、超越性的。

如果把“彼此成全、互放光亮”拆解为四个层次,教育最终要造就的人是什么样的?一是具有化空间为时间或者化时间为空间的能力,这是一种想象力。二是从“坐井观天”变成“坐天观井”,这是思想力。三是从“有中生有”到“无中生有”,这是创造力。“有中生有”相对容易,但“无中生有”就难了,教育就是扩展这种可能性。从“有中生有”到“无中生有”,这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创造,凡·高的向日葵是无中生有,李白、杜甫的诗是无中生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无中生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无中生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无中生有。

而所有的想象力、思想力、创造力,其根基都在于审美力。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审美力,长大了也不会有想象力、思想力和创造力。没有审美力,便不知道什么是好看的,他只能像“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15回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马二的眼睛看不见西湖的美景,只看见西湖的美食,一路吃遍了各个小摊,吃到撑肠拄腹,这是没有审美力的一种表现。

少年时,我读东晋陶渊明的诗,读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从易水想到荆轲,空间在这里化作了时间。再读初唐骆宾王的诗《易水送别》,“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时间又化作了空间,与陶渊明异曲同工。

到了近代,葬于西湖孤山脚下的和尚苏曼殊写道,“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他也将时间转成了空间。“一天明月白如霜”,是他亲眼所见的空间。

杜甫最擅长时空互换。“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便是典型的时空互换的诗句。小时候,我背诵他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连接着“生长明妃尚有村”,原来王昭君就生在这个小村子里,从汉到唐,千年只是一瞬间。时空相互转化,在伟大的诗人手里,时空就像悠悠球一样在转动。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 傅国涌 系历史学者,著有《开门见山》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26793/
1
上一篇鸡蛋加什么做美食好吃视频(怎样用鸡蛋做一道美食)
下一篇 好吃美食鸡排饭(鸡排饭的家常做法大全图解)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