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钓鱼小伙 (溪海路亚孔大侠 )劝离拿泳圈即将下河洗澡的小男孩:再不走给你们老师打电话
大家好,我是河南洛阳市宜阳县的一名普通抖音用户。前几天我去李贺乡的橡皮坝钓鱼偶遇六个小男孩在河边玩水,看着很小只有7岁左右,有的带着游泳圈想下河洗澡。
孩子们面前是一个橡胶坝下面的缓冲池,虽然水不深但是如果掉下去了肯定会被淹住,我就冲他们喊不能下水,警察一会就过来,再不走就要给他们老师打电话,最终他们离开了。
当时没想那么多,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鱼钩,被鱼钩勾住也会受伤,就把他们撵上去了 。 因为我小时候也是下河滩找自己家养的鸭子,带着我妹差点被水冲走 ,我和妹妹被救上来后,我妈都被吓哭了,把我小时候买的鱼竿全部扯断了。
我喜欢钓鱼,拍视频 相信看到这种情况后都会劝离,谁看到都会这样做。没想到自己发的视频在抖音火了,被很多的网友和媒体关注,受到这么大的关注,感觉有点受宠若惊,最后谢谢大家的关注。
公元50年,邓禹想在临终前打几个大胜仗来挽回颜面,竟不顾大将反对诱敌深入,带着百万之众却成了个光杆司令。这下,邓禹彻底凉凉了,只能连夜逃回宜阳向刘秀认罪。从此,再也不敢提带兵打仗之事,老老实实在家养老去了。
刘秀则是让邓禹闭门思过了几个月,然后又拜为了右将军,以随军幕僚,戴罪立功。
邓禹可是当年刘秀在长安读太学时的"少年班"同学,典型的新野人。邓禹13岁时就开始游学长安,14岁时就能完整背诵《诗经》,见识非凡,学富五车。在当时的太学中赫赫有名,时人称之为南阳神童。
作为大名鼎鼎的神童,邓禹有着年少成名的轻狂,傲视群雄,却对刘秀一见倾心,甚至想以身相许,永远做他身后的男人。
当时,邓禹和刘秀长安一别就是数年。王莽政权以及更迭政权都再三邀请邓禹入朝为官,邓禹就是不去,隐居大山之中。
直到他听闻刘秀要去河北单干,他却主动出山,一路徒步北上。走了大概几千公里后,邓禹终于在魏郡首府邺县遇到了刘秀。
两人一见如故,寒暄良久。刘秀见到当年的花季小正太,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22岁的帅哥花美男,心里欢喜不已,调笑道:"你不远千里投奔,莫不是想靠着老同学关心,谋个一官半职啊?"
只见邓禹笑着说到:"我为什么来你还不懂清楚吗?"刘秀哈哈大笑,两人当天晚上一起就寝,重温了一下"卧谈会"。
第二天一早,刘秀只觉精神抖擞,仿佛高祖附体,而邓禹也好似韩信一般。于是,刘秀当即宣布所有人一律称呼邓禹为"邓将军"。从此,两人如胶似漆,惹得属下们浮想联翩。
仅两年后,刘秀称帝,年仅24岁的邓禹便被授为大司徒,受尽荣宠,后又与四子皆被封为列侯,成为了东汉第一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禹对刘秀而言,既是故交又是谋主,稳坐南阳集团头把交椅。派邓禹西征,就有分河北之势,扶持南阳集团的意图。
只可惜邓禹虽然颇具政治头脑,但着实并非将才。刘秀也是出于某些政治目的,才赶鸭子上架,最终得不偿失。
建武元年,刘秀趁着更始政乱以及赤眉西进的机会,随即派遣大将邓禹率领两万精兵,意欲开辟关中战场。
由于邓禹在长安北部一带安抚名心,引得关中各地纷纷投奔,一时间两万大军已经滚雪球到百万之众。大将们纷纷劝邓禹南下攻打长安,可邓禹却一心求稳不答应。
而赤眉军再次袭来,汉军本应该迎头痛击。只可惜好几个月来,由于邓禹一直延误战机,畏敌避战,只能眼睁睁看着赤眉军残害百姓,导致老百姓失望透顶。
与此同时,各地豪强大族纷纷拥兵自重,压根不听号令,汉军得不到及时的粮食补给,导致士气低迷,死的死,跑的跑。
于是,当年号称百万的大军,如今就只剩下几万个饿扁了的士兵,压根挡不住赤眉。结果,双方在郁夷展开了一场激战,邓禹节节败退,只能放弃长安,北上云阳,以避敌锋芒。
最糟糕的是,经过这一年时间的耽搁,关中周边的割据势力也将注意力放到了长安上,局势变得愈加不可收拾。
等赤眉军撤退之后,邓禹自认为捡便宜的机会来了,于是再次攻入长安,与赤眉军在城中大战一场。谁承想赤眉大将打了个回马枪,邓禹军再次大败,偷鸡不成蚀把米。邓禹只觉惭愧不已,他输得可太丢人了。
至此,赤眉、邓禹、刘嘉以及延岑四方势力在关中角逐,局势乱到无可复加。
此时的刘秀在洛阳得知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只能亲自提笔写了封信给邓禹,意在建议邓禹展开外交手段,说服刘嘉归顺。
只不过此时,邓禹又干了一件十分没脑子的事情,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有利形势给搞砸了。原来,刘嘉的丞相李宝自恃有功,对邓禹的态度十分傲慢,邓禹一怒之下,竟然把李宝推出帐外给斩了。
结果,李宝的弟弟得知李宝被杀,愤怒不已,立即纠集起了李宝旧部反攻汉军。邓禹猝不及防再次遭遇大败,就连骁勇善战的部下大将耿欣也不幸战死。
经次一战,邓禹在关中地区的名声和地位则是一落千丈,整个关中局势,一塌糊涂。
一开始怕输不敢打,结果错失良机还是输,输了以后又输不起,结果输得更厉害,就这种心态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名将呢?
事实证明,邓禹年少成名,书生意气,根本适应不了变化多端的战场,还是行政事务和组织事务更适合他。
不过,刘秀父子还是以邓禹首倡大义,为佐汉元功,对其甚是尊宠,天下大定后,邓禹看淡权位,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整捯饬家规,教养子孙。
邓禹共生下十三个儿子,而儒家经典正好也有十三部,于是邓禹便亲自各教十三子一门经学,最终成为了东汉以至魏晋世家大族以经学传家的典范。
因此,邓氏后来得以与皇族世代联姻,成为东汉六大家族之首,几百年了封侯着29人,大将军13人,其余侍中、侍郎更是数不胜数。其中,邓禹的孙女邓绥更是成为了汉和帝的皇后,临朝称制长达18年之久,还是十分有作为的。
即使到了三国时期,还有邓艾在蜀汉担任重臣。东汉顶级的豪门望族,当以邓氏为尊。#国风大典#
吕后将宫女们赏赐给各诸侯王,窦姬悲痛欲绝地哭道:“说好去赵国的,凭什么改成代国?我不去!”宦官冷冷一笑:“你以为自己是皇后?想去哪就去哪?不去试试!”宦官怎么也想不到,窦姬将以皇后的身份奇迹般地杀回长安!
事已至此,窦姬只能硬着头皮加入到前去代国的队伍中。代王刘恒谨小慎微,对于吕后特意送来的这五位宫女,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戒心,谁知道其中是否混入了吕后的耳目,还是避而远之比较好。
这一天,刘恒心血来潮到花园中游玩,不经意间看到一位貌若天仙的陌生女子,正在闷闷不乐地对着花草吐露心扉,觉得十分有趣,径直走过去跟她热情地攀谈起来,当天便欣喜地带了回去。
刘恒越看越喜欢,心满意足地问道:“你何时进的王府,似乎之前从未见过!”
窦姬嫣然一笑:“我不久前才奉命从长安来到代国,我们素未谋面自是理所当然了。”
刘恒吓得心头一颤,想不到左防右防,还是着了道,窦姬实在漂亮,终归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倘若她真是吕后派来的暗探,也只能照单全收了,说到底,自己向来谨言慎行,根本不值得吕后忧虑。
既然想开了,也就无需烦恼了,刘恒从此独宠窦姬,陆续生下一女两子。公元前180年,吕后寿终正寝,陈平和周勃趁机将吕氏一族连根拔起,为了防止反扑,废黜了吕后册立的小皇帝刘弘。
大臣们深思熟虑,最后认为,唯有代王刘恒势单力薄,母族平庸,最适合继位为帝。而刘邦的其他儿子,要么手握重兵,要么外戚强势,要么品行有缺,不是朝臣们能够驾驭的,万一引狼入室,可就后悔莫及了。
收到邀请登基称帝的消息后,刘恒激动得一夜未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长安。毕竟富贵险中求,到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得拼一把,万一真的实现皇帝梦了呢?
进入长安之前,刘恒再次收到大臣们传来的消息:“只有将吕王妃和她的四个儿子处理好,才能顺利接任帝位,不然众臣惶恐,只能另择高祖皇帝的其他儿子继承大统了。”
虽然刘恒气得暴跳如雷,但是怎么能让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属官们纷纷劝他以大局为重,倘若刘恒心慈手软不肯照做,恐怕不只是皇帝之位失之交臂,一旦被认为同情吕氏,很快就会成为砧上鱼肉了。
孰轻孰重,还用掂量吗?刘恒无可奈何,吕王妃和她的四个儿子一夜之间全部下线。原本毫无可能继承王爵的庶子刘启,一下子成为了刘恒的长子,在群臣的强烈要求下,毫无悬念地被立为太子。
三个月后,刘恒的母亲薄太后主动提议:“母以子贵,既然已立太子,应当立其母为皇后!”
当初被吕后赏赐给诸侯王,窦姬只想投奔赵国,以便离家近一些,不料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代国。既来之则安之,她也没想过能被刘恒宠幸,虽然生下子女,毕竟都是庶出,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已经心满意足。
谁知道大汉王朝风起云涌,这转眼之间,自己竟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宫女,一跃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窦姬惊得目瞪口呆,自己这是积了几辈子的德行才有如今的福气。然而越是富贵,她越是思念家人。
一位姓窦的年轻男子,为主人家维修房顶时,不慎摔了下去,差点当场领了盒饭。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小伙子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竟然安然无恙,莫非命不该绝?窦小伙心有余悸,主人也很后怕。
他们干脆让人算上一卦压压惊,老先生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窦小伙,不可思议地说道:“你竟有封侯之命!”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震得窦小伙和主人家楞在原地,好半天反应不过来。窦小伙不禁想起自己五岁起就被陌生人拐走,倒手十多次后,辗转来到了宜阳,一心只求吃饱穿暖,哪里敢想领取朝廷俸禄。
难道说,真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主人家觉得,既然命中注定,无论如何,还是应该试一试。他当机立断,马上带着窦小伙赶赴长安,到了长安后,听说皇后也姓窦,而且是津观人,窦小伙默默地点了点头。
窦皇后收到一封认亲的书信,激动得双手颤抖,汉文帝刘恒决定亲自验明真假,他将窦小伙召进宫中,询问往事,小伙回答得丝毫不差。汉文帝最后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只有皇后与你两人知晓的?”
窦小伙泪流满面地回道:“姐姐入宫前,曾向邻居讨来藩汁为我洗头,担心弟弟挨饿,又要来食物喂我,直到吃完,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窦皇后百分百确定,这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姐弟终于相认,不禁抱头痛哭,汉文帝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赏赐窦广国良田美宅和大量财物。窦广国后来被封为章武侯,他为人谦厚,深受赞扬。
窦皇后因患眼疾逐渐失明,汉文帝转而宠幸慎夫人。游玩上林苑时,郎署长将窦皇后和慎夫人的坐席摆在一起,袁盎看不下去,故意将慎夫人的位置往后挪动,慎夫人勃然大怒,汉文帝也认为袁盎小题大做,拂袖而去。
窦皇后虽然不再受宠,幸好皇后的名分尚在。公元前157年,刘启继位为帝,窦姬升级为窦太后,开始影响朝政。她崇尚黄老的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犁庭扫穴做了充足的积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