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天,权哥我连被朋友拽着跑到郑东新区的熊耳河畔,剋了2顿卖16块钱的牛肉拌面,其间趁排队等座的空闲,我掂住手机胡乱拍了4条小视频,在未做任何剪辑和配音就随手发于抖音上。
虽说,截止目前它们的总播放量仅仅也只有20几万,可仍旧还是把这家已网红了10多年的牛肉拌面小店,送上了抖音郑州小吃快餐的热门榜!
据几位在阿卡迪亚小区住的小大姐们昨天晚上给我留言说,权哥,求求您了,别再发这家小店的视频了,不然我们再去吃面也得成困难户了!
#红红火火过大年# #吃在郑州#
郑州疫情期间,好多市民都学会了提前囤物资,导致每次去超市都是人满为患。但是这家位于郑东新区的大型仓储式超市,物品丰富,可没什么人气,服务员比顾客还多,这是为什么呢?你来过这里吗?#郑州头条# #郑州爆料# #郑州身边事#
最近同事时不时在讨论郑州,近两年频上热搜,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一个陌生的郑州。8年以前的多年里去过多次郑州,也有不少同学朋友在这里成家立业,总体给我的印象是郑州框架和野心都算比较大,流动人口非常多,收入和江浙差距很大,但丝毫不影响这里人们的幸福感和总体开心有序的日常生活。餐厅饭店密度国内大城市无出其右,中午和晚上到处人声鼎沸吃饭喝酒聊天不亦乐乎。但奇怪的是,这里的饭店饭菜口味在2004-2014年的十年跨度里,无论烩面胡辣汤还是包子水饺街头小吃等,口味都越来越重。而且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早起越来越早,在郑东和西北部一望无际的住宅区,无论春夏秋冬,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就开始陆续有家庭亮灯,天亮前一个小时的亮灯比例超过我去过的全国十多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这里无论饭店超市还是公交车等,人们总体温和谦让,互帮互助。而且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酒店商场等你不会有陌生感,基本没有傲娇和冷漠,也没有距离和俯视。总之这是一个包容,奋斗和努力的正能量之城。当然这是从人个体真实视角来看的,无论是身临其境或者抖音上的。但是,我只能说这个视角来看是满满的正能量。万亿之后的郑州,我们以这个视角看也大致同样如此,人们还是那些爱奋斗爱生活的人们,虽然压力更大,但依然还是那么有温度。但是,从另一高度来看,我认为郑州软环境已经开始跟不上步伐了,甚至和我上面说的这个性格和温度有点不配。杭州是你的标杆和榜样,但学习不能只学了皮毛,内涵才重要。
回岗的路上,我接连走了10多个郑东新区建成区的点位。跟市区接近惨烈的状况不同,能让人稍感宽慰:[加油]
作为郑州市雨水管网汇聚的东风渠、承载汛期蓄水功能龙湖已退水,金水路、黄河南路、东风东路等主干道路面已干。出门走动的人也多了。
目前各种救援工作正在展开,市政工作人员正在重点进行清淤工作,部分公交线路开始区间试行,预计完全恢复需到明天。
家里依然停水停电,最难受的是没有信号,电话也打不出去。希望大家平安。郑州加油。
#郑州爆料# #郑州身边事# #郑州头条#
#郑州头条#总有一次旅行要留给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