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半个小时,去医院换药,又步行半个小时回家了。路过菜市场,想买点菜,就三个摊位,特别冷清
一个卖牛羊肉,一个卖调料,还有一个卖干货。一周全是快餐。
回家吧,路过小吃店,买了四个菜团子。挺贵,花了十八块钱。不过,今天,明天的饭都有了。老公的晚饭,让他自己解决,外面买回来。我可不做饭,我就买现成的吃。虽然我也可以做了,但是半个月之内,我是啥活不干的,好好养着,别扯着伤口。其实今天是最后一次换药,过半年做一次彩超就行了。今天大夫是哪位男大夫,问我腋下刀口周围咋红了?我说可能是红睡衣染的色吧。大夫说:您今年本命年吗?我说:不是,这睡衣是老伴给我买的,可能他喜欢红色的。大夫笑了,这位大夫很和蔼可亲。问问大夫可以洗澡吗?大夫说可以洗澡了。我还是过几天再洗吧,脏就脏点吧。本来想在公园遛达一圈,家里的网坏了,约了联通的师傅,我还是回家等着师傅维修网络吧。
真好,没做手术之前吓得睡不着觉。做完了一周刀口就愈合了。多亏我们母子没有临阵脱逃,把一小块多余的脂肪切除了。舒心了,也美观点。明天可以下楼溜达了,大夫说纱布明天就可以扯下来,我还是过三天再扯下来吧,再消炎三天。
胜利✌!加油,微笑的奶奶!
一家经营很好的十年老店,突然转让了会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昨天走到仁和联通桥,发现经常光顾的那家成都面的小吃店转让成了美甲美睫店了。
因为自己阳了,一直都很少出小区。昨天阳光很灿烂,去河边逛逛。慢悠悠走到了仁和联通桥了,拿手机一看时间12:10。该吃午饭了,我马上想到去的那家成都面馆吃。
这家面馆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做的面条劲道,软硬适中,做的牛肉绍子软烂有味,入口即化还不塞牙。
我第一次光顾她家是朋友介绍去的,说她家的面条好吃。我去吃过以后,确实不错,几乎走到联通桥附近都会进她的店子,很多时候也带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她家的生意常常爆满。她的家常菜蹄花汤也是我爱点的菜品之一。
可是昨天去了,半天没有找到店了,以为我走错地方了,在那附近转悠了半天。确定没有错,细看她家的小吃店变成了美甲美睫店了。
以前她家店里都是自己家人在经营,老妈,妹妹,老公,儿子和她。老板娘人能干,那吃苦,对人也热情。一家人人忙忙碌碌,其乐融融,人气爆棚的店怎么突然就转让了呢?让我怅然若失。
在这疫情影响严重的今天,希望他们一家健康平安,钱可以不挣,健康平安才最重要。友友们你们觉得她会什么原因不做呢?
元旦起第一周结束。这两天为了农历新年后做准备所以早早出门。明显的感觉仙林现在路上的人越来越少。就连大成名店的小吃都明显上班的迟了,什么金陵灌汤小笼包根本还没有来,即使现在也刚刚姗姗来迟而我已经端着赤豆元宵粥配上两个茶叶蛋吃完了。
等着隔壁的移动营业厅开门,把我昨天写在纸上的事办了不然过年就真没有什么时间了。话说线下的联通真的是贵,不是一般的贵,月租起步都是100了,要想办理低一点的只能到仙林隔壁的尧华门,谁叫仙林是个大学城等级和服务内容不一样呢,这是逼着我在线上办理的节奏呀。
#中国联通APP#“618”积分嘉年华,5G新机直降200元!众多大牌数码、美妆、美食、生活用品等汇聚积分商城。这个“618”,用积分兑换,囤货更省钱!下载
新开路还是民族路?#沧州#
十字街联通大厦往南有个新开路,清真美食一条街,早点,炒菜,火锅,牛羊肉,烧鸡,馅饼,糕点。本地短视频网红们必推的美食街,不知为何叫了多少年的新开路改名叫了民族路,估计后者大家伙都不认,大家口中还是习惯叫新开路。
不过现如今铁道东,却有条路起名为新开路,我是最近几年才知道,那条新开路搞拆迁上了新闻,我还纳闷,新开路拆迁?闻所未闻,再细看新闻,原来不是北大寺南面的街道[捂脸]。#新开路#
最后上图……哪条才是大家心目中的新开路呢。
我被兰州这家新开的餐厅震撼了!
说是这家,其实它不是一个店,它是由好几家店组成的餐饮综合体。
它包含了牛肉面餐厅、陇上十二面餐厅、西餐厅、烘焙甜点、礼品特产、早茶、中餐礼宴,上下两层各个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通。在这个餐厅,你可以从早吃到晚,不重样儿。甚至可以到第二天。是不是大开眼界?
说到兰州人最关心的牛肉面,这里从形式到内容,有了全新的突破,号称打造兰州首家黑珍珠品级牛肉面餐厅,108元的菲力位餐牛肉面,用牛肉面招呼外地朋友,一样倍有面儿。重点是,这里和所有兰州牛肉面馆一样,普通牛肉面8元,这真的很兰州!
最物有所值的是20元的精品牛肉面。牛肉面之外,搭配了一碗牛肉汤,肉质细腻软烂,毫无腥气。食材的选择和做法用了心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一楼的这个牛肉面餐厅的规模和装修,可能是兰州当之无愧的最牛掰的“牛肉面馆”了。以兰州牛肉面的江湖地位来说,自然也是全国最牛掰的了。见惯了全国各地减配版“兰州拉面”的外地朋友若知道这是一家牛肉面馆,一定会惊掉下巴。
说大一点,这家餐厅的出现,给兰州美食之城增加了新砝码、新地标。
看了这个店,让人不得不感叹,餐饮业果然创新永无止境。
朋友是个吃货,没事的时候各处探店,享受各大菜系,尝遍各地小吃,最近他给我讲了去泉州的经历。
泉州是我国古代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悠远,和台湾隔海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贸易繁荣,泉州港联通世界各地。
因为这里是世界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是吃货扎堆儿的地方,朋友告诉我,泉州最有名的8种美食,像卤肉饭,水晶包都不算什么,即使流口水也不叫美食。
朋友给我介绍了另一款美食,这款美食叫土笋冻,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土笋是海里的一种蚯蚓,烹用前,先把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主要是把胶原蛋白熬成粘糊,冷却成冻,即为“安海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传说郑成功在攻打台湾时,有一段时间粮草紧缺,他不接受老百姓资助,将士们到海边挖出“土笋”熬汤,郑成功经常忘记喝,就凝成冻的土笋汤,这就是土笋冻的由来,土笋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绵糯、香甜,满口的胶原蛋白入口即化,让口腔得到满足。
泉州美食还有泾河大糕、白粬等等,这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泉州的另一个名片。#本地达人联盟# #泉州美食# #泉州头条#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就是愿意和他讲一大堆废话,这倒是真的,如果连交流都不愿意,谈什么感情呢?不将你放心上的人,连说话也懒得说,谈什么付出回报呢?心无交集,爱无联通。
昨天看见有一本书上说,我付出的一定是值得付出的,一定是最好的,没有人负我,也没有人对不起我,但我得好好活着,对得起自己。
揭开婚姻的真相,有多少人相敬相爱,形影不离,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很少吧又有多少人冷若冰霜,无视对方,会有吧,又有多少人想冲破这阵阵包围的围城,将所有的喜悲一人扛,既无法逃脱,又无法直视,过得家人不像家人,亲人不像亲人。
更多的时候我想远离人群的喧嚣,保持心灵的纯净,或可以在悠然见南山的山上,搭个草屋,也可以在碧波万顷的太湖边,找一个栖息之地,累了,有茶喝,无聊了,有书读,听鸟儿虫鸣,一切随意,便是人间美事。#打卡故乡美食# #打卡美丽时光# #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安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美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这次西安之行,我便品尝到了被称为美食活化石的西安甑糕。
甑糕是一种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而成的美食,之所以被称为美食活化石,那是因为甑糕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先来说甑,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的容器,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时期发展为铜甑,以后又变为铁制,我们现在使用的蒸笼,其实和甑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要说起甑糕的具体来历,现在已经无法考证,通常认为是古人在用甑蒸饭时加入了别的调料,经过不断尝试改变而产生的。甑糕的历史有接近三千年,早在《周礼·天宫》中便有记载,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蒸成的饼糕。称为“粉糍”,到了唐代人们发现用枣为馅更为甜美,于是甑糕便完全发展成型了。
作为一道跨越千年的美食,甑糕的味道十分甜美,虽说卖相并不出众,但是一捧在手里,糯米的清香和枣酱甜香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要大吃一顿,满满的一口咬下去,软糯的口感结合者甜美的香气在嘴里炸裂开来,虽说是满满的一口,但是却丝毫没有口干和噎人的感觉,吃过后满口余香,令人回味无穷。
要想吃到地道的甑糕还是得去西安吃,因为一般人家里也没有甑,只用用老甑制作的甑糕才是最美味的,不过家常版的甑糕可以用笼屉来制作,也非常的方便。首先将糯米提前泡好,蜜枣切开或切碎备用,准备一个大容器,先在底部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蜜枣,再铺一层糯米,这个层数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适当调整,传统的西安甑糕一般是七层,家常版一般三到四层就可以了,最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在最顶层撒上葡萄干等调味果,放入笼屉中蒸制一小时即可。
品尝着美味的西安甑糕,品味着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这甑糕仿佛是一座桥梁,联通了历史与现实,小小的甑糕,穿越了厚重的历史,在崭新的世界发光发亮。
想要品尝正宗的西安甑糕,点击下方即可品尝
李玲是我们班组自带流量的人物,我简单讲几件关于她的故事,大家就明白她特别在哪里了。
首先她是我们班组唯一的南方人(湖北武汉),说话个别词句发音和我们不一样,然后她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混血,她最早工作在寻呼组(存在于用BP机实现通信的年代),后来通信分家,她去了联通,按理说她和网通就没关系了,可是她又嫁了一个中国网通丈夫,于是和网通的关系就是千丝万缕了。
在几家运营商恶性竞争的年代,像李玲这样的混血儿吃尽了苦头,网通开发了一款亲情卡业务,拨号要插一个7位前插码(也就是被叫号码前加拨一串号码),因为亲情卡分流了人家联通业务,联通人自然不干,于是通过信令跟踪仪,发现一个前插码就删除一个。
可是网通这边大量制造前插码,联通的删除工作在后,很是被动,于是联通的大小领导就找李玲谈话,要她刺探情报,交出网通的前插码,李玲丈夫就是通信机房维护人员,手里当然有前插码了。但是面对联通领导的威逼利诱,李玲表现得那叫一个坚贞不屈,硬是一个码都没透露。这件事在网通与联通重组后,被大家一再说起,每次说起都是笑声一片。
还有一件事也很好笑。
2020年春节,李玲带女儿回武汉过年,多少年没回娘家,这一回去还回不来了,因为武汉发生疫情,整个城市被隔离。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发布的外流武汉职工名单中就有李玲的名字,那可是呼伦贝尔联通几千员工中唯一一个呀,一下子李玲的手机号就成了人尽皆知。我们都被告知,如果发现李玲已经回到呼伦贝尔,我们一定要及时报告上级,如果和李玲有通信联系,一定要告诉她,别着急回来,在武汉待着,工资奖金照开,想想那时候挺好笑的,我在电话这头问李玲,
“武汉封城前有大批逃亡的,你没跑啊?”李玲说“也跑了,在火车站被抓住了。”哈哈,我们的李大美女既率真又可爱。
话说我退休后也没退出工作群,所以昨天看到,李玲在班组群里发她家乡的美景,也就格外注意。李玲发武汉木兰草原图片时,作为呼伦贝尔草原人,我都笑了,我说“那不就是个草坪吗?”但是看到下面的云雾山,清凉寨图片,我可就不吱声了,人在无比喜欢,无限喜悦的瞬间,是说不出话的,云雾山的百亩杜鹃太美啦,仿佛喷火吐霞,整个山在燃烧一样,这要是去那里照上几张照片,不知要羡慕死多少人,听说2021年武汉乡村旅游节就要开幕了,入选的23家乡村旅游景区各具特色,这会儿去武汉旅游,还有相应优惠政策,我看得心一阵阵发痒。
我原来对武汉了解特别少,就知道武汉大学樱花美,著名小吃是热干面,通过李玲介绍才知道,原来那里别有洞天,等有机会,一定去那里领略一下,首先就去云雾山和清凉寨,别的再慢慢了解吧。#乡约武汉美好生##@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