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新米!新杂粮!嘎嘎好吃!
大米,小米,黑米,玉米产品是我家的南波万。保证好吃,放心下。
小地方没什么好炫耀的东西,什么都比不上大城市,所以年轻人挤破头都要上大城市。
但我觉得有一样东西还是值得炫耀的。
那就是吃。
我们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小吃,既便宜又好吃。
比如我们这里的咸菜馃。享誉东北,东北大学旁边的咸菜馃做的风生水起。
开了好几家连锁店。据说还上了辽宁卫视。
我们这里的牛肉面,连邓超都在北京喊话,想吃牛肉面,鸡肠面。
还有苏饼,葱烧饼,大饼油条,等等。
好像说不完。
每次在外打拼的孩子们,一回家就一定要去品尝一下,这些家乡特有的食物。特有的味道。
因为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家乡的味道是无法忘怀的。
#吃什么# 吃水饺,
你们都是怎么吃?喝不喝饺子汤?
我们大山东大潍坊大临朐,
都喝饺子汤,吃蒜瓣,蘸饺子醋,
好吃不过饺子,大家都知道,
今天你吃饺子了吗?
今天初一是个大日子,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回家喽!
#简单拿手菜# #潍坊头条#
#寻找小组生活家#
#西安生话# 走进田野,来到长安区东大街道办(现归高新区托管)的北大村看稻田。只见大片的稻田非常壮观,稻穗已经呈现出金黄的颜色,估计国庆以后就可以收割了。
在关中西府农村长大,自小看惯了麦田、玉米和高粱,还没有见过这样大片的稻田,特别是在稻子即将成熟的时节。关中平原盛产小麦、玉米,而在部分有条件的地方也出产一些大米。比如长安区的东大和鄠邑区的玉蝉一带等。由于温差大,生长周期长,北方产的大米更好吃一点。
一块一块的稻田有水系相通,田里有蝴蝶在飞舞,有鸟儿在盘旋,有荷花池,有鸭子在戏水,有鱼虾在水里游。从北大村往北有条水泥路,开车可以到稻田观赏。工人师傅正在搭建田间的木栈道,搞一些亭子和游览设施,据说国庆期间将对游客开放。如果有兴趣可导航至“北大村”,趁着现在游客稀少,没有车辆拥堵,来欣赏一下田园风光,感受乡村气息,呼吸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心情。
哈尔滨之行第六天
早晨睡到自然醒,去索菲亚广场东侧的丁香小镇,吃杀猪菜和锅包肉,据说他家的锅包肉曾获得过哈尔滨锅包肉大赛第一名,杀猪菜一般,锅包肉确实不错,不过甜口的菜吃不了多少。
饭后坐公交到果戈里大街,百度说这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两旁的建筑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感觉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建筑特色都比中央大街逊色不少。这里有圣阿列克谢耶夫天主教堂,也是很小,没有介绍,也没有游人,孤独落寞地坐落在那里。
然后坐公交2站地到了东大直街,这是有许多教堂、领事馆,还有一个奋斗路副食品商店,据说当地人都到这里买香肠,我们挑了人多的队,买了粉肠和肉枣,粉肠还行,肉枣偏甜,不太好吃。吃完了继续坐车前行,到达哈尔滨火车站,车站旁边有个伊维尔教堂,这座100多年前的老教堂,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分外圣洁。
最后坐车回到索菲亚广场,到郎一家吃麻辣面,他家麻辣面和以前吃的四川麻辣面完全不同,有汤,手擀面比较粗,油大,不太合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