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闻烟台芝罘区、黄渤海新区通知2023年全年全时段禁放烟花,众人的美好期盼又泄气了,年味越来越淡了!
咱今天就用5W还是几H分析法分析分析这事?
——中国人为啥要过年呀?而且是放长假,初衷是什么?
——促进消费?消费什么?为什么不在圣诞节、感恩节也有此类提倡?
——中华儿女的传统节日?为啥要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过年仪式感是什么?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什么?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压岁钱、年夜饭、串亲戚、打牌……
——你最期望过年是什么样的气氛?团圆、喜庆、热闹
——怎么样过年才算过好年?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最期盼三件事:新衣美食、压岁钱、放鞭炮;
新衣美食,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在吃穿上广大人民的期望明显比前几年降低不少,吃穿在平常都很讲究了不是。
压岁钱,我从最小时候收5毛、5块,到后来50、100块,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压岁钱回家是要上交父母的,但也妨碍我想着法扣下来些,我也有自己的美好向往不是,哈哈哈!
放鞭炮,前几年带着儿子回老家过年,我父亲最自豪的事就是给自己孙子早早准备好了各类烟花爆竹,忘买魔术弹屁颠屁颠地赶紧给补上。现在过年不在吃穿,重在氛围!这个没毛病,一家人高高兴兴,其乐融融多好。
禁止燃放鞭炮,官方的解释是安全生产和环保理念,那咱也来说道说道这两件事:
首先是安全生产,烟台的安全生产这几年确实因为之前的矿难压得喘不过来,一直狠抓不惜降低了地区的GDP,为了乌纱帽也是拼了。因为初衷是好的,保护广大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企业也是努力照办应付检查。
但是反过来论证,那路上每年的车祸数量有多少?为啥不减少汽车数量反而大力促进汽车消费。
同理在鞭炮上就不一样了?谁都不希望自己出问题不是。公务人员在这件事上是不是应该做好“放管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放开再管理服务好,列出负面清单,其他交给老百姓自己去办不是挺好的,得民心。也许下发一个通知一禁了之是最经济和省时做法。
其次再说环保,燃放烟花爆竹是会产生污染这不假,反过来还是拿汽车来比较下,每年新增的汽车尾气是多少,不是一样没有禁止燃油车销售不是。每年就这么几天限时限点的燃放些烟花它就能影响多少人的呼吸困难了?(好像也有说硫是可以杀毒哦,相当于一次大面积消毒作业)。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我们就应该去服务什么。支持“文化自信”之说,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来我们的节日要向全世界来文化输出,我们自己不能自断手脚不是。
越说越多有点啰嗦了,表达我的观点和期望: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 允许燃放时间在小年,除夕初一,十五,列出禁放区域即可。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给我们留住这份精神慰寄,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吧!否则将来的孩子们是不是都去过洋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