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饭!
白灼虾!两只螃蟹!清炒土豆丝!
失算了!
菜弄少了点,不够吃!
那盘虾我女儿吃了一大半,之前买她只吃几个,今天居然吃了好多!
太让我意外了!
时间不够,我也没有炒青菜!
早知道炒个菜了!
虾我是一个都没有吃到,我儿子也没吃到!
他光吃螃蟹了,自己说要买螃蟹,就买了两只!
基本上都是剥给他吃了!
没有一点剩菜,全光盘!
原因是不够吃!
明天多弄点吧!
#我的美丽生活养成记# #2023重新开始吧#
对于我们这些离大海几千里的人来说吃海鲜算是很奢侈的,昨天外女从秦皇岛回娘家过年给我带来些飞蟹、扇贝,今天中午用多星锅下面煮扇贝上面蒸螃蟹,昨天就邀请女儿女婿今天中午回来吃饭了,我还做了红烧肉、炒个土豆丝。
中午十二点准时吃饭,一大盘子螃蟹,女儿女婿喜欢吃,我先生也还行,我不是不喜欢吃,我是嫌麻烦,弄老半天才吃一点点肉,索性就吃半个。就象吃鱼,如果刺多我就不吃了,完全没有耐心。

收拾桌子的时候,我看那些螃蟹都吃没了,我挺开心的,只要孩子们爱吃,我就高兴。
在青岛,今天和老婆儿子一起回丈母娘家一聚,老婆做了一桌好菜,丈母娘包了百财肉饺子,家人团聚,开心开怀!
儿子今天考完美术考试,我们约着一起回丈母娘家一聚,吃个饭
我和老婆一大早起来去真诚超市,
买了大闸蟹(某团购群买的),288块钱十只
精肋排40一斤,103块钱的,
走地鸡60一只,
青萝贝,黄瓜,土豆
开车来到丈母娘家,进门丈母娘已经泡好茶,接过我们买的菜,丈母娘就洗青萝贝(青岛方言:青萝卜),刮皮,用刀切成一骨碌一骨碌的,让我和老婆吃,这个萝贝是今年目前为止吃到的最好的萝贝,
水分大,嘻甜……
清脆清甜,
咯嘣一口咬下一块,大口咀嚼,
吮吸着萝贝汁液,

沉浸在口腔被萝贝营造的梦幻世界里
一时迷醉,迷离……
好享受!
老婆和丈母娘拉呱聊天
天南地北,家常里短
我哈着茶,啃着萝贝,写着头条
平静悠闲,惬意自在
无事挂心小神仙
快乐无边……
下午两点左右,我去胜利桥,青岛科技大学南2门,与老婆表弟媳妇汇合,她大老远从老家莱州来接在青岛上学的女儿,老婆姑姑嘱咐她给丈母娘捎来些老家特产,
两袋子石磨面粉,
两盒莱州青萝贝,
五盒烟台栖霞苹果(礼品盒单个包装的,很高档),
一袋子海鲫鱼,
一袋子舌头鱼,
把后车座堆的满满当当的,
感谢莱州的老婆姑姑和表弟,弟妹!
挥手道别,开车前往下一站……
儿子今天美术考试,下午五点结束,我跟着导航从青岛科技大学(胜利桥那边)一直开到青岛商务学校(团岛早市附近),找了个老小区,门前的停车位停下车,听着车上的音乐,等儿子结束考试……

五点半多,学校门口围了很多接孩子的家长,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陆续往外走,人群中,一眼就看到儿子,打开手机录像,记录他的重要时刻,儿子出来给我打个招呼,我问:考的咋样?
儿子说:还不错
好好好,考完了,就不想它了
上车,沿杭鞍高架桥向丈母娘家进发
到了楼下,外甥拖着车子帮我们把东西搬到丈母娘家,我这才坐下来喘口气[呲牙]
老婆忙活了一下午,做了
清蒸大闸蟹
红烧排骨
芥末黄瓜鸡丝
辣炒土豆丝
丈母娘忙活着包了百财肉饺子
姐姐(大姨子)和外甥帮忙端饭端菜
清蒸大闸蟹一共十只,大家一人一只,我吃了一只公蟹,
掰去尖尖的蟹脐,揭开蟹盖,
用筷子挎着蟹盖里的蟹黄,蘸点蟹醋,
放入口中,鲜香美味,疑似仙境
当中折开蟹身,露出的折断处满溢着蟹膏

蟹膏如凝似脂,让人打眼一看就心生欢喜
期待入口鲜甜的美妙口感
蟹膏软糯粘稠,蟹肉清甜美好,
不错,虽不如青岛特产的梭子蟹那么鲜美异常,神游物外,但也有它独特的风味
大闸蟹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人就总结了大闸蟹的美味吃法。
明代李时珍赞曰:
鲜蟹和以姜醋,
侑以醇酒,
嚼黄持鳌,
略赏风味
也就有了「螃蟹上席百味淡」的美称。
丈母娘包的饺子我最爱吃,丈母娘是个利索人,干活快,一大家子的饺子,她一两个小时就能包出来,而且味道好极了,也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材料,就是大白菜和手剁肉,但是调味的手法和经验就是独到,老婆怎么学也达不到丈母娘包的味道,隔三差五的就想丈母娘包的饺子和素包子,真是好吃!
吃着喝着聊着,世界大事,体坛资讯,经济动向,医疗科普,亲戚动态,大学生活,无所不聊,

看着因为封闭集训,好久没有一起吃饭的儿子,大口咀嚼,暴风吞咽,老婆和丈母娘做的好饭,一时感觉亲情满满,爱意浓浓。
冬天,不该悲伤忧愁空虚寂寥,而是应该舒适地坐在家里,家人团聚,灯火可亲,吃只螃蟹,叨个饺子,喝点小酒。生活本应如此!
家人平安喜乐,其余皆是锦上添花……
家人团聚是最好的生活!
又是平安喜乐的一天!
#2022生机大会# #100个心动好作品# #青岛# #青岛身边事# #青岛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头条# #金粉社区# #分享新生活#
今日是农历七月十四,是一个特殊的传统的节日,我们叫“鬼节”,不知你们是怎么过的?
我们一早回老家陪公婆过节,不管过什么节,我只知道过节要加菜,比平时要丰盛。其中鸡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本地人都懂,在这我就忽略不提了。做了6道菜,姜蒜蒸青蟹、白切鸡、香煎黄花鱼、酸溜土豆丝、鸡杂炒丝和木耳炒西兰花,为了凑够8道菜,把煲汤的莲藕和骨头都捞起来。

今天,我们还要吃一种传统的糕点,大米发糕或是大米松糕,我们统称叫“糕仔”。你今日吃“糕仔”没啊?又是怎么过“七月十四”的呢?#我的花样生活# #寻找头条生活家#
我也来说件类似的真事吧。1968年,我从天津上山下乡插队到山西农村。我同学从天津探亲回村,带了几只大海螃蟹,送给平时对他很照顾的大娘,告诉大娘蒸一会儿就熟了。不料我们干了一晌农活回来,大娘还在烧柴火锅蒸螃蟹呢,她对我们说:五抱柴禾也没把螃蟹蒸熟,我用筷子扎了六七次,还是硬硬的,烧这些柴禾几锅红薯山药蛋(土豆)也蒸熟了。我们都大笑起来,原来大娘用筷子扎到螃蟹壳上,硬硬的扎不进去就以为没有蒸熟,烧了很多柴禾继续蒸,哈哈哈,白白浪费柴禾了。[捂脸][捂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