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湘潭阳胡子做好吃美食

#湘潭头条#去毛主席故居旅游,提前在网上订的房间,在韶山冲住一晚花了68元。

#湘潭头条#去毛主席故居旅游,提前在网上订的房间,在韶山冲住一晚花了68元。

到了韶山汽车站,店老板亲自开车来接我,他也姓毛,头戴礼帽,留着小黑胡须,像个特务[得意]人不错,是毛主席的宗亲。

武汉三镇:与中国足协黑暗势力斗争

“我们正告中国足协,从今日始,只要武汉三镇在中国职业联赛存在一天,我们就会毫不妥协地跟中国足协的黑暗势力斗争一天。我们不相信这些黑暗势力能只手遮天,老虎屁股摸不得。”

震撼!

@司马南及其部分死忠粉,睁开眼睛看看!

我是湖南的,湖南湘潭的,彭德怀元帅隔壁的。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我们同属楚地。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我三次去武汉。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我登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岳飞在此练兵,仰天长啸,还我河山!

我去辛亥革命博物馆,耳旁回响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我去省博,聆听编钟演奏,黄钟大吕,目视越王勾践剑原件长达数小时,泪湿眼眶。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在长江边,久久伫立,深情凝视。

滚滚长江东逝水,你从雪山走来,你向大海奔去!

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血液。

吃得苦,霸得蛮,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有家国天下!

我从员工做到老总,几乎拍过所有老板的桌子。

他们说话不算数,答应的员工福利不兑现。

是可忍孰不可忍!

2005年,我在东莞塘厦一间台资厂,做总经理助理,准副总级别。

台湾老板老骂大陆人,进他办公室都要蹲下,就像进派出所,大陆人无一例外。

我就不!

台湾老板就说,那我不叫你坐,你就不要坐。

我就站着,直视他的眼睛,直视他丑恶的灵魂。

有次开会,他骂大陆猪。

我拍案而起,振臂高挥:

一定要解放台湾!

拂袖而去。

支持武汉!

墙裂支持!

14亿人,选不出几个踢足球的?

小日本、韩国是怎么做到的?

气死老夫!

死磕到底!

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信人间无正义!

司马南老师,公开发文批评我了。

“荐此人参评警觉性最高中国十大人物”。

我一时没读通,我教过几年小学,总觉得是个病句,改病句:

“荐此人参评中国警觉性最高十大人物”。

不过没关系,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

很多人引用鲁迅先生这句话,来赞美司马南老师,同时嘲笑我等乃苍蝇。

我公众号账号名,我是股海渣男,名如其人。

可能有篇文章,引起了司马南老师的注意,阅读100多万,打赏几千元,“人傻钱多”。

我看过《鲁迅全集》,原文是指战士牺牲后的伤口,成了苍蝇眼中的缺点。

司马南老师,依然健在,所以不妥,不恭不敬。

要看原著,认真看,不要道听途说,蜻蜓点水,一知半解,以讹传讹。

鲁迅先生还说: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我算啥啊,才几万粉丝。

你“抽”我?

怯者。

司马南老师以“敢说真话的勇士”,名震粉丝五脏六腑。

嗯嗯。

看我的,“抽”司马南老师,像匕首,像投枪。

勇者。

司马也不是我眼里的强者,我还不想“抽”。

没忍住,上瘾了。

我在湖北省博,看越王勾践剑,长达数小时,直到闭馆,泪湿眼眶。

我在广东,从准员工一路做到老总,从来不骂员工。

几乎拍过所有老板的桌子,他们答应的员工福利,总是打折扣,有时打骨折。

2005年,我在东莞一间台资厂做总助,准副总级别。

总经理是台湾人,老骂大陆人。

进他办公室要猫低(粤语:蹲下),就像进派出所,大陆人都不例外。

我偏不。

我是直立行走动物,不是猫科动物。

他一脸懵逼,不知说啥,

有次开会,他骂大陆猪。

我拍案而起,振臂高挥:

一定要解放台湾!

拂袖而去。

老婆打我,用脚踢,还咬我。

我差点英年早逝,那年我36岁。

我还不想死,我还这么年轻,我亲爱的女儿,才满月。

张文宏,没有一官半职,“往死里揍”。

而,其他,有些,嗯嗯。

张文宏不回应。

鲁迅先生又说: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郭德纲说,有人说火箭烧煤更好,最好是无烟煤,你看他一眼就输了。

如果我说的是“火箭烧煤更好,最好是无烟煤”,司马南老师已经输了。

司马南老师谁啊?

泰山北斗,“民族英雄”、“当代伟人”等一切最高级别人物,“司马南万岁”!

我是谁啊?

这是“逆碰瓷”吗?

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抑或,是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

纠缠错了,我不是猫科动物,我是直立行走动物。

再说,司马南老师就用三幅截图,断章取义。

裁剪自我早几天的文章:

《党报发声司马南等吃“人血馒头”、攻击张文宏钟南山,我建议专政》

就用三张图、一句话,还是老毛病啊。

正如党报所说,恶毒攻击张文宏钟南山——

其卑劣手段是,“揪住他们发言中的只言片语,上纲上线,‘扣帽子’‘打棍子’”。

其行为“令人寒心、为人不齿”。

不过,司马南老师元旦写完“保证书”后,好很多了。

中间那幅图,确实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看来总结中心思想,司马南老师还是学得比较好。

那是我反司马南永恒的中心思想。

My Heart Will Go>

一位东北的朋友,曾亲口对我说,你们南方人就是蠢。

他说得比较委婉,说智商不行,证据就是不懂幽默,那是个脑筋急转弯的事。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院士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

但我没说,我确实看赵本山、郭德纲从来不笑。

于谦说,嘿,就这样。

就这样,有啥好笑的?

下面笑成一团,我死脑筋确实转不过弯来。

本山大叔说,骑个猴,七个猴,我确实没有转弯。

东北地大物又博,还有王建国。

我恨死了死胖子王建国,没钱花的路是啥路?梅花鹿!

但东北人确实迷之自信,典型代表就是司马南。

东北人现在网上,还说南方人玩不懂梗,分明就是智力问题。

我周围的人,对北方都有一种骨子里的仰望之情,对自己故乡比较低调。

北方,是华夏故园,是我们的文化祖地。

我的故乡,湖南湘潭。

我家,就在彭德怀元帅隔壁,几里地。

从小,我爸爸都是教我子曰诗云,讲赵匡胤,薛丁山樊梨花,梦回大唐。

我在芒果台做编导时,在长沙待过好几年,去岳麓山拜谒过黄兴、蔡锷、刘道一墓。

刘道一可能不太熟悉,我们湘潭人,萍浏醴起义领导人,22岁英勇就义。

孙中山题写悼诗: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我登橘子洲头,瞻仰花明楼。

民间一般都不谈论家乡的伟人。

我老婆在浏阳教书,没听人谈起过谭嗣同。

我奶奶是广州人,名门闺秀,远嫁。

解放后,她回娘家,三元里。

我小时候去玩过一年,因此辍学一年。

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英军狼狈撤退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

人民群众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但这事,好像只存在于历史。

广东人,似乎也忘了康有为、梁启超,甚至孙中山。

谈黄埔军校、林彪粟裕的,大都是北方人。

有个别“反中乱港”分子,让我们误解了香港人。

香港人,平时一般都不关心天下大事,埋头苦干,搵食,就是找吃的,就是搞钱。

但是!

祖国一旦有难,香港捐款最积极。

一个700万人的城市,捐款数额,排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几名。

黄霑说,写《我的中国心》,一挥而就,都是深埋在心里的话: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青年毛泽东:“突然”行动

1920年8月。一个炎热的日子,我(谢觉哉)在湖南省城通俗教育馆的报纸编辑会议上初次看到毛泽东同志。一面之后,不见毛泽东再来报馆,却接到他自洞庭湖滨各县寄来的通信。

好优美的文章!我总是把它刊在报上的显著地位。原来毛泽东要亲自考察社会情况,没有路费,于是作“游学客” ——穷读书人向私塾或读书人家求“帮赠”的办法 ——实际是做社会调查。

在长沙,有一次我到毛泽东住的船山学社去。他不在,他要搬家,有人正在搬运他的行李。有一大网篮,满满地盛着笔记本,我大惊骇:毛泽东阅览的丰富和阅览的用心,竟写了这么一大篮子。

在反动统治下,1921年6月,何叔衡的通俗教育馆馆长被撤职了,我的通俗报总编辑也随之完结。在移交馆务时,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何叔衡即可动身赴上海,我颇感到他俩的行动“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7年湖南“马日事变”,我避居长沙乡下,几十天后,潜入长沙,在北门外的沈家大屋又会见了毛泽东,同住了若干天。

这时毛泽东昭示我们的,我记得很清楚是两件事:要搞武装,没有武装不能取得革命胜利;要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他写过一篇文章,说现在还怀疑土地革命的同志是在发“黑眼晕”(一种突然晕倒的病,湖南人叫黑眼晕)。

在决定要毛泽东去湘赣边区搞武装的那天晚上,毛泽东同其他几位同志化装农民出发了。临行对我说:“谢胡子,这大屋住不得了,防止敌人来一网打尽。”我们也就很快离开了那个大屋。

(摘自谢觉哉著《第一次会见毛泽东》,标题为编者所加)#湘潭头条##长沙头条# #头条#

#株洲头条# 鹅嘴上,今年重阳格外红

国庆来临,举国欢庆。而更让人兴奋的是,今年重阳节恰在这个国庆长假中。

鹅嘴上群里有好事者问:重阳节怎么搞?没想到,这一问让全群瞬间“炸”翻了天,你言我语,你谋我策,并纷纷开始捐款,似乎谁都担心落后。一天时间,资金全部到位,加上去年积余,这次活动费绰绰有余。

鹅嘴上,属于丫江桥镇樟树村,有新建新齐两组,曾经同属新屋生产队。两组不到40户超160人,杨、易、邓姓氏混居在一S形山腰至山脚。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因山形极似巨鹅,鹅嘴、鹅颈、鹅冠、鹅背一应俱全,尤其鹅嘴伸入至沙河江饮水,逼真俨然,故称“鹅形岭”,当地土话“鹅嘴上”。这里上到明月高峰,下接仙石网岭,与常余隔江相望,是古时从攸县翻越高峰通往湘潭、长沙的交通要道,有古桥,古亭,古樟,古庙,古墓,显赫人物更是辈出。千百年来,邻里相处融洽,乐业安居,红白喜事,互帮互助。

30日晚,接到刚哥托付,我负责宣传工作,需要做横幅、造气氛、拍照发文宣传。因为第二天要回乡里,时间紧迫,让我有些压力,当晚我迅速拟定两幅宣传标语,并联系文印店:

国庆重阳喜满地,新齐新建乐翻天

打造幸福鹅嘴上,建设美丽新农村

1日清早,取到横幅,赶回乡里。

重阳节先一天,活动中心,厨师开始进场,邻居开始忙碌,摆桌椅、架灶炉、备菜肴、杀鸡宰羊,借锅挑粮,我约了几位邻居爬杆牵线挂横幅,然后与平姐、胜一起去镇上采购零食、购买小国旗。横幅迎风飘摆,气氛就是不一样。

傍晚,民拖来了大音响,调试好,踩着夜色,我们开始兴奋地唱起来、舞起来,给这个节日增添喜庆。四婶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文艺范十足,是唱花鼓戏的好料子。没想到相嫂嗓子也不赖,《刘海砍樵》《沙家浜》唱得专业水准、很有模样。艳是鹅嘴上的活跃分子,能歌善舞,有她不怕活动搞不起,更不用担心活动没气氛。夜里九点,开始燃放烟花,散开,落下,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璀璨夺目,将大地照射得绚烂多姿。瞬间的美丽,却燃烧着邻居们满怀的激情,绽放出鹅嘴上幸福的生活。这一夜,整个世界,似乎都只属于鹅嘴上人了……

4日,九九重阳,也是第十个老人节。一直近40度高温的异常天气,今天稍有收敛,风也有些清凉。上午,鹅嘴上的老人们充满着期待、怀揣着甜美,陆陆续续来到活动中心。今天的幸福是属于老人们,他们开了几桌,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玩着几十年都玩不厌的纸胡子牌;今天的喜悦是属于年轻人,他们都满脸喜庆各行其职、见事做事忙碌起来;今天的快乐是属于小孩们,他们聚在一起,跳跳蹦蹦、追逐嬉笑,格外开怀;当然,今天的兴奋也属于我,我快闪镜头,到处捕捉那些温馨、感动、幸福的瞬间……

上午,我们开始组织老老少少整队形,发放小国旗,小孩蹲最前面石阶上,老人们坐第二排凳子上,年轻人围站后面。我负责拍照,“唰唰唰”,留下了这张鹅嘴上人千年来的第一张满载喜悦、满怀激动的全家福。

十点,红歌大合唱,刚哥指挥,我边拍摄边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两首经典老歌,节奏铿锵有力,气势恢宏浩荡,全场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合唱队伍里有全村最长寿的九十八岁老人,也有还在襁褓里的婴儿,有红歌流行年代里的叔婶们,也有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唱出曾经那个激情的岁月,唱出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歌颂党的丰功伟绩,祝福祖国七十三华诞,也在以嘹亮的歌声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之后,刚哥代表发言,他祝福鹅嘴上老人们健康长寿,感谢鹅嘴上年轻人的支持付出,也期待乡亲们给予活动更多的包容和赞美,合唱结束后开始聚餐。国庆假里,在外务工人员、上学小孩都回来了,围了十几桌,邻亲们品着美味、喝着美酒,有说有笑,都在尽情享受着今年这个不一样的重阳节。老年协会会长桂叔号召全体起立,共同举杯,共祝第十个老年节……

这个重阳节,让邻亲们在活动中相知,在生活中相助,在相处中包容;这个重阳节,让远来媳妇能融入到鹅嘴上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找到认同感、归属感,让她们在这暖暖的大家庭中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做鹅嘴上的贤妻良母,承续鹅嘴上的优良传统;这个重阳节,让家庭更加和睦,邻里更加友善,让男人们在外安心赚钱养家,有精力、有信心、有能力建设更加美丽富饶幸福的鹅嘴上。

1946年,82岁的【齐白石】,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国画大师。在马汉三的引荐下,【沈醉】见到了同为湘潭老乡的齐白石。

沈醉告诉齐白石,自己家里有他【做木工时】画的四幅画。听到这个消息后,齐白石兴奋的说,“你说的对,我年轻的时候是在沈家大屋干过活。”

原来齐白石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雕花的木工,沈醉家衣橱和床头上的莲花、牵牛花等图案,就是齐白石亲手雕刻的。

齐白石特别想得到自己成名前的作品,沈醉开玩笑说:“那我拿来一张,你得给我10张。”齐白石听后哈哈大笑:“行,只要你能拿来。”

沈醉很快就托人把画带到了北平,可惜的是,其中一幅已经损坏,只带来了三幅。

齐白石没想到,事隔几十年还能看到了自己做木工时候的作品,高兴得合不拢嘴,不停的捋着胡须:“不错,是我画的!是我画的!”沈醉接话道:“那你该让我挑30张画了吧?”

齐白石认为送给沈醉普普通通30张画没什么意思,他要画三幅“三百图”酬谢沈醉。

齐白石的虾是按只算的,画一只是一只的钱。如果画三张“三百图”,那自然是价值不菲,想到这里沈醉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后来,齐白石托人送来了三幅“三百图”,分别是《百鸡图》、《百虾图》和《百荔图》。

不过让沈醉大失所望的是鸡和虾远没有一百只,荔枝也只有小小的一盘。

#历史# #历史冷知识# #历史上的趣事#

“这次捉拿毛泽东,肯定是十拿九稳的事。等一下到了上屋场后,我们来一个猛虎扑食,捉了毛泽东就回去领赏,好好地喝他一顿。”一个团防队员说:“队长,到时你不要一个人吃独食啊!”说着说着,这些团防队员就从毛主席的眼皮底下过去了。

毛主席在韶山“放火烧荒”,急坏了长沙城里的军阀赵恒惕。他害怕这种形势的发展,不利于他们的统治,于是,他下令湘潭县团防局将毛主席“捉拿归案”。

 

8月28日,烈日炎炎,回到韶山已经半年的毛主席,和毛福轩一清早就赶到离韶山冲30余华里的宁乡和韶山交界的谭家冲开会,他们要在这里再“烧”一把火。

 

下午,他们正在讨论如何与地主老财斗争的措施时,突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屋内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毛福轩急忙往外察看情况,原来是韶山冲的一个青年农民。那青年一见毛福轩,就上气不接下气地掏出一封信,边递给毛福轩边说:“福轩哥,快,快把信交给润之哥。”

 

毛主席看了信后,仍不慌不忙地开完会,交代好工作,才和毛福轩一道离开谭家冲。

毛福轩是个急性子,他见毛主席这样沉着,有些忍不住了,忙问:“润之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毛主席边走边把信递给毛福轩:“老弟,你自己看吧!”

毛福轩打开信一看,原来是湘潭县委差交通员送来的一封十万火急的紧急信件,让他接信后,火速转移。一看就知道这封信是在很紧急的情况下写的!

 

原来,毛主席在韶山点的几把“火”,烧得湘潭的成胥生等土豪劣绅焦头烂额,他们知道,韶山成立雪耻会、闹平粜等,都是毛主席一手策划实施的。所以,他们一方面对毛主席恨之入骨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对于毛主席,成胥生知道他在长沙时就曾反对过省长赵恒惕。赵恒惕也在找理由抓毛主席。

于是,成胥生向赵恒惕告了密,赵恒惕如获至宝,欣喜若狂,立即密令湘潭县团防总局捉拿毛主席,然后就地正法。打入湘潭县团防局的一位同志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送来了这封急信。

 

毛福轩见毛主席那不急不忙的样子,着急地说:“润之哥,赶快走吧!否则就来不迟了。”

毛主席风趣地笑了笑,说:“看,这还是成八胡子办的‘好事’。这说明我们在韶山烧的这把火,把地主老财烧痛了。”

说完,就同毛福轩往韶山冲赶。

 

赶到上屋场时,杨开慧、毛泽民和韶山支部的几个同志都在那里焦急地等候着。一见毛主席回来,杨开慧急忙催促说:“润之,县团防局的快兵就来捉你了,赶快吃两口饭就走!”

 

毛主席笑着说:“急么子嘛,从湘潭到韶山有好几十里路,不通车,也不通船。给我送信的人是得信后就走的,县团防局接到命令后,还要调人,哪里有咯样快罗!你们放心,成八胡子奈何不了我。”

 

谁知,这次县团防局和成胥生抓毛主席是下了决心的,他们的行动出乎意料的快。在毛主席刚吃完饭,毛福轩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上屋场来了,并边跑边喊:“润之哥,快走,团防局的快兵马上就要到了。”

 

毛主席笑着问:“你看见了吗,他们到了哪里?”

毛福轩说:“我看是没看见,但刚才如意亭的一个人特地跑来告诉我,说团防局的兵往成八胡子家里去了有一袋烟工夫了,所以,时间很紧,你赶快走。”

 

毛主席一听笑了说:“不要紧的,他抓他的,我走我的。我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们能奈何得了我?”说完,毛主席放下碗,又把毛福轩叫到房子里,对今后韶山的工作做了一些部署。

毛福轩等毛主席一说完,就立即要庞叔侃、钟志申带着三个农民,抬着轿子,从屋后送毛主席离开。

毛主席等人出了南岸口往北,刚走到湖堤涧,就见远处有一溜火急匆匆地迎面而来。湖堤涧是韶山冲通往宁乡的险要关口,两旁的高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仅溪边一条羊肠小道出入。

 

毛主席停下来看了看地形:这条通往冲口的小路,左边沿河,地势开阔,不好隐蔽;右边是高山,虽易于隐蔽,但山势太陡难于行走。毛主席略深思了一会儿,指了指山岩,果断地说:“走,上山!”

 

于是,他们把轿子藏在树丛后,便攀沿上去,躲进了树林。

毛主席站在树林中,透过树缝,借着火光,看到20个湘潭县团防总局的快兵,杀气腾腾地往上屋场急奔。领头的正是成八胡子,毛主席等人还可以清楚地听到他们的说话声。毛主席等这些兵一过,就立即从山上爬下来,谈笑着朝宁乡方向走去。

 

那些团防队员一到上屋场,见屋里灯还亮着,以为毛主席还正在吃饭呢!但是,等他们踹开大门一看,一个个都惊呆了,屋里已经空无一人。团防队员翻箱倒柜地搜了大半天,也是一无所获这伙兵辛辛苦苦跑了几十里山路,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他们一边大骂成胥生情报不准,一边垂头丧气地回县城去了。

 

毛主席等人安全脱险到了宁乡九江庙后,便同庞叔侃告别了护送他们的同志,坐小船从水路往长沙而去。

 

杨开慧等人在毛主席走后不久,被韶山党支部转移了好几个地方。得知毛主席安全到达广州后,杨开慧才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带着岸英、岸青于12月16日安全离开韶山,然后只身去广州协助毛主席工作。

1854年,清朝名臣曾国藩万念俱灰,羞愧难当,纵身跳入江中自尽。幸好旁边的亲兵水性好,下水将他救上岸。

曾国藩立志做一个圣人,造福苍生。到底是遭遇了什么让他想到了结束生命?

太平军的西征军从湖北挥师南下,再次进入湖北,并逼近长沙。

但太平军并未直接攻打长沙,而是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绕过长沙,直取湘潭,另外一路人马攻占了长沙附近的一个重要港口——靖港,以完成对长沙的包围。

曾国藩派遣大军塔齐布带领五个营的水陆大军主动出击,攻打湘潭的太平军,而他则带领剩下的五营水陆湘军第二天前往增援,以做到首战必胜的目的。

可是第二天,就在曾国藩准备出发前往湘潭增援塔齐布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喜出望外的事情。长沙城里的一些乡绅跑来向曾国藩报告,说驻扎在靖港的太平军只有几百人,防守十分薄弱。

此时的曾国藩手中,除了援助湘潭的五营兵力外,还有三千水陆湘军,对付靖港区区几百人的太平军,完全是易如反掌,而且,从战略位置来看。只要能将靖港攻下,就能解除长沙北面被围困的危险,而且,也能阻挡湘潭的太平军回归。

更让曾国藩兴奋的是,这是他组建湘军后,首次和太平军交锋,如果能以多胜少,完成自己定下的首战必胜的目标,就能让整个湘军的士气高涨。也能让咸丰皇帝和整个湖南官场对他刮目相看。

于是,曾国藩临时改变主意,亲自带领五营水师,八百陆勇,浩浩荡荡地向靖港开去。

中午时分,湘军水陆两支人马聚集在靖港。靖港镇上,八仙桌虽摆满街,却不见半个太平军。

正在疑惑之际,忽听得一声冲天炮响,埋伏在铜官山上的两万太平军将士一齐钻了出来,一个个举着大砍刀,呐喊着奔下山,像一股势不可当的急流冲过浮桥,压向靖港。

曾国藩看着漫山遍野的红、黄包巾,方知上了当,心中叫苦不迭。湘勇只知道靖港仅有五百长毛,满怀轻易取胜的把握,眼前忽然出现的这种惊天动地的场面,完全没有料到,个个吓得胆战心惊,尚未交手,先已气馁腿软。

王錱、李续宾只得强压住阵脚,指挥湘勇迎敌。刚一接仗,湘军便纷纷败下阵来。靖港镇上,四面八方响起“活捉清妖曾国藩”的吼叫声。炮声、鼓声、脚步声,仿佛雷鸣电闪。

湘军如同跌进八卦阵,不知向何处奔逃,只得退回江边。曾国藩又气又急,无计可施。看到一群湘勇抱头鼠窜,直向江边奔来,他怒火中烧,慌忙抽出宝剑,离船上岸,叫康福将一面军旗插在江边,自己仗剑立在旗下,鼓起三角眼高喊:

“有过此旗者,立斩不赦!”

溃勇被镇住了,呆立在江边,不敢前进,有几个想将功补过的,又硬着头皮转回去。这时,又一股溃勇犹如被狂风卷起的败叶,没头没脑地来到江边。

曾国藩虽仍仗剑立在军旗下,但已丝毫不起作用,一队队溃勇绕过军旗,跳上战船,仓皇逃命。浮桥头边,王錱率领的一批敢死队经过一番搏斗,略占上风,浮桥被湘勇夺过来了,但一批批溃勇却乘机从浮桥上逃跑,奔走在回长沙的路上。

曾国藩气得把剑扔到地上,命令康福带人去拆桥。李续宾跑到曾国藩面前请求:“涤师,千万莫拆桥,让兄弟们寻一条活路吧!否则就要全军覆没了。你老也赶快上船,此仇来日再报。”

曾国藩看着如海浪般压来的太平军,以及全部乱了套、争先恐后上船逃命的湘勇,无可奈何地直摇头,但仍不愿意上船。李续宾急得团团转,忽然,有人高喊:“韦永富,射军旗下那个大胡子!”

话音未落,一支箭擦着曾国藩的左耳飞过去,他吓得魂都掉了。李续宾、康福过来,将他硬拉上船,立即开船。

没有上得了船的勇丁,则四处寻路,翻山越岭,丢盔卸甲地向长沙方向逃去。从开仗到全线崩溃,前后不过一顿饭工夫。

曾国藩坐在船上,听着后面追兵一声声“活捉曾妖头”的喊叫,看着两岸飞蝗般射来的箭,以及自己这副仓皇奔命的狼狈相,又恼又羞。

自衡州出师以来,与太平军打的仗,都以惨败告终,还不知湘潭那边战局如何,长毛如此诡计多端,怕多半也会失败。辛辛苦苦训练了一年、期望建不世之功的湘勇,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曾国藩灰心至极,皇上的重托,恭王、肃学士、镜海师的信任,自己的抱负,眼看都将化为泡影。《讨粤匪檄》中的那些大话,将会永远成为子孙后世的笑柄。

“活捉曾妖头”的喊叫声从后面铺天盖地压来,似乎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了。他断定今日必死无疑。他深知自己已与太平军结下大仇,一旦被抓,结局只有这样几种:抽筋、剥皮、点天灯、五马分尸、剜目凌迟、枭首示众,哪一种都令他心惊肉跳。

“不行!我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岂能受长毛的侮辱,还不如自己一死干净。”曾国藩下定自尽的决心,他两眼下垂,面色煞白,无神地望着舱外湍急北去的江水,突然纵身一跃跳入水中。

【文史周刊】

曾国藩和太平军的首战竟然差点全军覆没,以至于他想到结束生命。他本不是一个天生会打仗的人,靠着不服输的勇气和决心,“屡败屡战”,终于最后战胜了太平军。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关注我@文史周刊 欣赏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文史那些年#

清代广西南宁乡下,乡民都祭祀六郎神。如果有人言语冒犯了六郎神,就要作祟。他特别善于迷惑女人,漂亮的女人多被他骚扰。凡是被附体的女人,只要家属用一把纸钱,一碗饭,请两三个艺人奏乐,晚上祭祀,送到旷野焚烧,他就离开了。在当地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人在祭祀他。

杨家有个美女杨三姑,芳龄十七,花容月貌。这天傍晚,正和父母坐在一起说话,忽然嫣然一笑,然后,进入卧房,施朱傅粉,扭捏作态。父母觉得不对劲,就去询问。只见砖头瓦块从天而降,房门关得紧紧的,只听到两个人在卧室内调笑。父母知道这是六郎来作祟了,赶紧喊艺人来奏乐。但是六郎不肯走,第二天早上,女儿出来说:六郎是美少年,头戴英雄巾,身披软甲,年纪二十七八,与我恩恩爱爱,不要送走他。父母听了也无可奈何!

过了几夜,杨三姑突然仓皇地从卧室里跑出来说:又来了一个六郎。大胡子,狰狞凶恶,与前面的六郎为了抢我而斗殴。前来的六郎不是对手,就要被打跑了。

这时听到卧室内打斗声很剧烈,好像打坏了很多家具家什。父母赶紧准备纸钱,请艺人来奏乐,两个神灵就一起离开了,杨三姑也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记载了清代神灵作祟人间的故事。

下面还有一篇。

镜水

湘潭地区有一个水池,称作镜水,可以照见人的三生三世。有一个骆秀才站在水边,水池中出现一只猛虎。有一个撑船的老头子前去一照,水中出现一古装美女,云鬟霞佩,池开莲花,瓣瓣皆作青色。由此可见前世渺渺,后世茫茫!

本文选自《子不语》,作者清代袁枚。

每天写故事,这是周一的第一篇。

如果喜欢,请关注@陈健讲故事,或者点击#陈健每天讲故事#,可以查看几百个故事。

#情感##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25121/
1
上一篇东北好吃的火锅美食(东北吃火锅的菜品有哪些)
下一篇 西安的美食哪里最好吃(西安有什么很好吃的)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