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湖南,曾在东北三省待过一年左右,来怀个旧。
辽宁和黑龙江去过大部分地市,沈阳和哈尔滨呆得最多,吉林只去过长春。
对于南方人来说,东北的冬天至少有半年。记得第一次去大庆是在国庆节后,当时气温已经往零度走了,于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在十月初就穿起了羽绒服。
在哈尔滨第一次体验到了下午五点天已经全黑,还有就是凌晨三点多天就亮了。
冬天出门必须毛衣毛裤羽绒服手套围巾帽子棉袜等一应御寒装备全齐活,并且在室外尽量少逗留,屋里有供暖它不香嘛?
有生之年冻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哈尔滨,晚上跑去江北看冰雕,虽然装备齐整,可是在夜晚室外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下呆两个钟头,还是冻木了,回家烧热水泡脚才缓过来。
滑雪的时候学乖了,不在室外玩太久,过一阵子就上炕头暖和暖和。滑雪还真是很好玩的体验。
在黑河隔着黑龙江远眺一下俄罗斯,在丹东隔着鸭绿江张望一下北朝鲜,也是不错的经历。
再聊聊吃的。
东北菜光看价格不觉得多便宜,但是端上来一瞧,我擦这个分量。。。
刚去沈阳时,一时兴起想吃猪蹄了,在三好街一家馆子点了一盘,撑的我半年都没打过猪蹄的主意;
在齐齐哈尔,想吃饺子,去的德顺楼,这次学乖了,先瞅瞅其他桌饺子多大个。然后在南方吃半斤还不够的我,默默地只点了三两。
东北的美食很多,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酱骨架、得莫利炖活鱼、秋林和肉联的红肠等等这些很出名的就不说了,说几个本人印象比较深的:
在沈阳第一次吃到烤羊腰子,当地一哥们对我说:这玩意有的人吃不惯,你别勉强。我:再来两串;
还有三好街东北大学侧门外的迟家熏鸡架,喜欢搭配着旁边那家的肉烧卖一起吃;
在哈尔滨,喜欢带上一瓶格瓦斯,到公路大桥那边的正阳河老店,吃招牌特色的吊炉鸡脖子;
长春的朝鲜族狗肉吃得很爽;
在鹤岗吃过林蛙,在丹东吃过一种老头鱼,大概算是比较稀罕的。
东北哥们豪爽,无论饭量还是酒量,每次都把我摁在地下摩擦,但是,也有一次被我给反杀了。
那次吃饭,同桌几位听说我是湖南人,特意点了一份烤辣椒。
菜上来,先夹给我一个,看着我吃下去,问我:辣不?
我:有一点辣味吧。
他们放心了,一人夹了一个,吭哧一大口下去,然后。。。
呸!你个骗子!
每个人都咧着舌头,拿起一瓶啤酒,吨吨吨吨吨。。。
我很无辜:这个程度,只能算有一点辣啊。
总算没折了湖南人的面子。[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