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免
今天急功近利,冲动易怒,易发生是非之争
行善积德是福报,公益路上是修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脱离疾苦
客家的堂号和堂联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由于历史原因,经过几次由中原地区向南迁徙,形成了牢固的“根”“祖”“宗”的观念, 客家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先祖的故园,“河洛先声”“根在河洛”“魂系中原”成为客家堂前常用铭言。
客家人的姓氏、堂号、堂联是客家族群凝聚力的源泉,是客家人不忘本的标志。客家人历来十分重视谱牒,产生了大批的族谱、家谱。
堂号是祠堂名号,是整个家族的标志,有着血统、历史的联系。客家堂号 两种:一是取自本姓氏祖先生息地, 郡号。郡号取自先祖居住地。其中 有发祥郡号和望出郡号之分。发祥郡号如王姓太原堂(今山西太原)邓姓南阳堂(今河南省南阳)、朱姓沛国堂(今江苏省沛县)、廖姓汝南堂(起源于河南省旧汝南 陈州二府及安徽省旧颍州地)等, 望出郡号如钟姓颍川堂,是取自楚汉相争时的钟离昧。钟为项羽的重要将领,项羽战败自刎后,刘邦要杀钟离昧。钟自刎,其长子钟接避祸于河南颖川长社为钟氏一世祖,堂号取“颍川堂”。杨姓弘农堂,是因为杨姓子孙繁衍各地,其中以河南省弘农的人数最多,居住时间最长,故杨姓以“弘农”为堂号。李姓陇西堂,陇西是秦代郡名,在今甘肃省的皋南、陇西、天水等县唐皇李渊是陇西人,是以为堂号。二、是为纪念先祖的官衔、业绩、德行、嘉言、著述等而自立的堂号。又称为非郡号。如黄姓千顷堂(纪念东汉黄宪)邓姓高密堂(纪念东汉邓禹)古姓国宝堂(纪念古弼)等。

客家堂联是贴(刻)在祠堂大门两边的对联,一般是四字联,也有五字联、七字联。堂联的内容,基本是上联包含本姓的发祥地或望出地的郡号,与堂号相对应,下联多为赞誉祖德功绩,激励后代为人的内容。堂联:诗书门第,孝友家声。
客家族谱中的堂号、堂联反映了客家人的崇实精神尊重历史,注重以史为鉴,教育子孙后代不忘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忘本族的历史。
部分客家人堂号和堂联:
赵姓
堂号:天水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联:一琴世泽,半部家声。
钱姓
堂号:武肃堂
郡望:彭城郡
堂联:射斗世泽,朝笏家声。
孙姓
堂号:映雪堂
郡望:太原郡
堂联:山西源流,江东开国。
李姓
堂号:陇西堂
郡望:陇西郡
堂联:登龙世泽,射虎家声。
周姓
堂号:爱莲堂

郡望:汝南郡
堂联:汝州世泽,细柳家声。
吴姓
堂号:三让堂
郡望:延陵郡
堂联:平治世泽,至德家声。
郑姓
堂号:荥阳堂
郡望:荥阳郡
堂联:尚书世泽,通德家声。
王姓
堂号:太原堂
郡望:太原郡
堂联:三槐世泽,两晋家声。
冯姓
堂号:大树堂
郡望:始平郡
堂联:将军世泽,天官家声。
陈姓
堂号:德星堂
郡望:颖川郡
堂联:颖川世泽,太丘家声。
蒋姓
堂号:乐安堂
郡望:乐安郡
堂联:三径世泽,九侯家声。
沈姓
堂号:吴兴堂
郡望:吴兴郡
堂联:八咏世泽,四韵家声。
杨姓
堂号:四知堂
郡望:弘农郡
堂联:五贵四泽,三鳣家声。
朱姓
堂号:紫阳堂
郡望:沛郡

堂联: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秦姓
堂号:天水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联:奉献世泽,赐福家声。
许姓
堂号:高阳堂
郡望:高阳郡
堂联:忠孝世泽,节义家声。
何姓
堂号:三高堂
郡望:庐江郡
堂联:庐江世泽,学海家声。
吕姓
堂号:道德堂
郡望:河东郡
堂联:五祖世泽,八仙家声。
张姓
堂号:清河堂
郡望:清河郡
堂联:九居世泽,百忍家声。
孔姓
堂号:至圣堂
郡望:鲁郡
堂联:东山世泽,北海家声。
曹姓
堂号:谯县堂
郡望:谯郡
堂联:相王世泽,才子家声。
严姓
堂号:富春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联:耕山世泽,钓水家声。
魏姓
堂号:钜鹿堂
郡望:钜鹿郡
堂联:鹤山世泽,虎观家声。

陶姓
堂号:爱菊堂
郡望:济阳郡
堂联:百梅世泽,五柳家声。
姜姓
堂号:渭水堂
郡望:天水郡
堂联:友爱世泽,至孝家声。
谢姓
堂号:东山堂
郡望:陈留郡
堂联:芝兰世泽,宝树家声。
邹姓
堂号:范阳堂
郡望:范阳郡
堂联:宾贤世泽,德逸家声。
苏姓
堂号:五风堂
郡望:扶风郡
堂联:北海世泽,南天家声。
潘姓
堂号:花果堂
郡望:荥阳郡
堂联:锦怀世泽,美仪家声。
葛姓
堂号:抱朴堂
郡望:顿丘郡
堂联:稚川世泽,传治家声。
范姓
堂号:万笏堂
郡望:高平郡
堂联:义田世泽,墨帐家声。
彭姓
堂号:述古堂
郡望:宜春郡
堂联:宜春望族,高阳衍庆。
鲁姓
堂号:三异堂

郡望:扶风郡
堂联:扶风世泽,中牟家声。
11.8 羊
今天不仅不太如意,而且心情不美丽,身体疲惫,阻碍多,心思难以集中,打起精神好好干活吧。
屏南:二十二都八保华地境郑氏宗祠
厦地古村又称厦地庄,是汾阳始祖草创的三个田庄之一。清雍正十二年屏南建县,厦地村从此有个响当当的大名,叫福建福州府屏南县二十二都八保华地境。村民纯为郑姓,始祖郑宗安是由浙入闽始祖郑昭后裔,在后周任相位,郑均志迁厦地,为厦地古村始祖。
厦地古村的郑氏宗祠,位于厦地村的中心位置,全村姓郑,源于荥阳。在郑氏祠堂前环顾,古村群山环绕,涧水喧哗。村庄几乎看不到大面积的平地,稍微有些平的地方便成为起厝的风水地。土墙乌瓦的老厝因地形而错落,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

厦地古村的郑氏宗祠内高悬“荥阳堂”堂号牌扁。郑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永嘉之乱”,是“入闽八姓”之一,嗣后不断在此继续发展,并繁衍播迁于南方广大地区。
厦地郑氏宗祠,座北朝南,背靠山岗,宗祠门前潺潺流水,风景优美。建筑面积二百多平方米。祠堂与几座古宅院的门口,都立有旗杆座。村中曾有八景:“八仙下棋、石门夹、石公鸟、石锣、石鼓、贝碑亭与拓主殿、仙奶殿。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景致极美。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2生机大会# #在头条看见彼此#
11.9 猴
今天压力很大,各种意外之事来袭,让你情绪极其低落, 有可能出现花钱买开心之事,冲动之下容易被欺骗,此外也要留意身体健康,没有接触过的运动最好避免,小心受伤。
唐太宗不愿意宗室子弟聘娶山东士族之女,但是,山东士族更不乐意与宗室结亲呢,谁稀罕谁呀。晚唐时,出身荥阳郑氏的郑颢,本与范阳卢家定了亲事,迎娶之时,正好遇到唐宣宗为爱女万寿公主选驸马,宰相白敏中推荐了郑颢,于是郑颢在迎亲路上被宰相堂帖追回,不得不退了卢氏的婚约,与公主成亲,郑颢因此恨透了白敏中。白敏中这个大媒人,实在是做得吃力不讨好。

【#金沙书院#记读后感】
林希元认为,福建最难治理的地方是漳州,漳州最难治理的地方是龙溪,这里不是山贼就是海盗,所以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严刑峻法!等民众守法之后,又要建学校,让他们来学校学习礼义,这样守法的民众才会越来越善良,学生会更乐于学习。
海沧区各村居书院几乎已经全覆盖,代表着社会治理至今已经有显著的成效,我认为接下来要做的,是要将“学校体制的教育”和“各村居书院传统的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技术、科学、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技巧,书院教育的优势在于人格、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优良部分在心灵和文明上的创建,
当林希元到金沙公馆听到周一阳(周起元的祖父)等学生的读书声,感觉就像山谷中响起的美音。
让我们有一个愿景:在海沧的书院朗朗读书声中,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共创鹭港美好的社会。

《林次崖先生文集》金沙书院记
福建八郡之民,惟漳称难治,漳州七邑之民,惟龙溪称难治。夫治难治之民,如医难医之病。病难医者,必投以卒烈猛急之剂,然后能割其肠胃,而祛其邪。故曰药不瞑眩,厥疾不廖。若投以温平和缓之剂,决不能祛邪而已疾。故曰以德化除残,犹以梁肉化疾也。龙溪,彰首邑。其地负山而襟海,山居之不逞者,或阻岩谷林箐,时出剽掠,为民患;海居之不逞者,或挟舟楫、犯风涛,交通岛夷,甚者为盗贼,流毒四方。故漳州称难治,莫龙溪若也。
冬岭林侯初令浙之兰溪,以忧去。服阕,补龙溪,人为虑之,侯曰:“吾得所以治龙溪矣,昔子产治郑以严,而盗贼屏息。子太叔缴之以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间。今去子产一千七百年,其世变愈趋而下,非若子产之时,去先王未远也。漳去京师殆万里,其民素称难治,非若郑在荥阳、宛陵之西,于王畿犹近也。今之治岂有下于子产哉!”故龙溪之政大抵尚严,民有犯者必置于法,不少假。行之期年,民果畏服。昔之不逞者若受衔勒而脱牙,距然侯之严治横民也。民之良者则爱而抚之,而唯恐其或伤。其子弟之知学,则养之于学校,务俾其有成。故良民愈勤于善,而子弟咸乐其教。苏文岛夷,久商吾地,边民争与为市,官府谓“夷非通贡,久居于是非礼”,遣之弗去,从而攻之。攻之弗胜,反伤吾人。侯与宪臣双华柯公谋曰:“杀夷则伤仁,纵夷则伤义。治夷,其在仁义之间乎。”乃偕至海沧,度机不杀不纵,仁义适中,夷乃解去。

时嘉靖某年某月也,憩金沙公馆,见诸生周一阳、陈科选辈肄业于是,喜曰:“兹也,有讲诵,非空谷之足音乎!牖民之机,其在是乎?”爱进诸生,教以礼义,敦以诗书,诸生咸欣然兴起。岛夷既去,乃即公馆改为书院。堂庭厢庖咸拓其旧,梁栋榱桷,易以新材,又增号舍三十楹。由是诸生讲诵有所。五澳之民,远近闻风,咸兴于学。诸生谋曰:“侯之德不可使泯没无闻。”乃相率求予记其事。
予昔视学岭南,于侯有一日之知。侯之美,固将张之,况诸生之请乎!昔文翁守成都,以文学诱其民,蚕丛之墟,忽变礼让。韩昌黎守潮阳,建学立师以教其民,滨海之地,遂为邹鲁。侯以严治漳,以文章为教。吾知五澳之民,将为文翁之蜀、昌黎之潮,强梗去而揖让兴。龙溪之民,将易治而严,可勿尚矣。此侯政之大者,乃为之记。侯名松,字某,别号冬岭,广之揭阳人。#厦门海沧#

中华上下五千年—郑庄公掘地见母
平王十三年(前758年),卫武公因年老病死,郑武公独秉周政,因为当时郑在洛阳邻近,所以郑武公大多时间都在周朝理政。
不过,每到郑武公从周朝回到郑国的时候,其夫人姜氏却总要在武公面前提立次子段为嗣之事。武公始终以长幼有序为由加以劝阻。不过姜氏却丝毫不肯放弃,常言:“段长得一表人才,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若袭位为君,岂不胜寤生十倍?”寤生即姜氏的长子,因是姜氏夫人在睡梦中产下了他,所以取名寤生。姜氏对如此分娩心中不快,便迁怒于长子,而偏爱次子段。因此,屡次向其夫武公称道次子之贤,宜立为嗣。武公却说:“寤生无过,岂可废长而立幼?”于是立寤生继嗣,只把很小的共城给了次子段,时人称其为共叔。
郑武公死后,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仍代父为周卿士。姜氏夫人见共叔无权,心中更是不快,她对庄公说:“你承父位,享地数百里,而你的同胞之弟,只能在共城容身,你就这样忍心吗?以我之意,不如把京城(今荥阳)分封给他。”庄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姜氏作色道:“如果你不答应,只有让他到别国谋生去了。”庄公无奈,只得次日与众臣商议。大夫祭足听了庄公的话,赶紧制止道:“那怎么能行。天无二日,民无二君。谁不知道夫人喜欢段,若将此地封给他,那么他恃夫人之宠,日后必然生乱。”但庄公不敢拒绝母命,只好把京城封给段。

京城既得,姜氏便有意为段谋国。从此,段以射猎为名,天天出城训练士卒并袭取了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及廪延(开封西北)两地。庄公得到奏报,却微笑不语。上卿公子吕气得高声叫道:“段内挟母后之宠,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训兵讲武,其志不篡夺不已。主公假臣偏师,直造京城,缚段而归,方绝后患。”庄公说:“段乃是母亲的爱子,我之爱弟。寡人宁可失地,岂可伤了兄弟之情?”
公子吕又上前一步说道:“臣非虑失地,实虑失国啊!现在段势大力强,人心惶惶,各个观望,不久都城之民,都将怀有二心。您今日能容段,恐他日段容不下您啊!”
庄公对公子吕说:“我认为,段虽无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把他杀了,母亲必从中阻挠,还得说我对母不孝,对弟不亲。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待其露出反形,那时明正其罪,则天下人没人敢帮他,而母亲也就无话可说了。”公子吕听其言,忙向庄公献上一计说:“您很长时间没去周室,不如以去周辅政为借口出行,段必以国内空虚,兴兵叛逆。臣预先引兵伏于京城近处,称其出城,入而据之。主公则于路杀回,段可束手待擒。”庄公从其计,君臣两人便分头行事。

次日早朝,庄公假传一令,命大夫祭足监国,自己往周朝面君辅政。姜氏闻知此信,遂写密信一封,遣心腹送到京城,约段五月初旬,兴兵袭郑。可是公子吕事先差人伏于要路,杀了信使,得了姜氏手书。庄公看完密信,重派自己心腹将此信送去,并骗得段的手书,并密加准备。
到了与母亲相约之日,段托言奉兄之命,前往郑监国,率所借的卫军和自家兵将一齐杀来。不想,公子吕早已按计预遣兵车甲士,扮作商贾模样,潜入京城,并在城楼放起火来,继而公子吕不费吹灰之力便得了京城。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可共城为区区小邑,怎挡得两路大军?只一会儿的功夫,共城即被攻破,段只得自刎而亡。
接着,庄公将姜氏所作书信连同段的回书让祭足呈与姜氏,即命将姜氏送去颍地(今登封颍阳)安置,并留下誓言说:“不及黄泉,永不相见!”姜氏见了两封书信,羞惭不已,自觉无颜与庄公相见,即时离了宫门,出居颍地。

颍地的官员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他见庄公与母亲不睦,便有心帮助和解他们的母子关系。
有一天,他捕获鸮鸟数只,以献野味为名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儿?”颖考叔回答说:“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小时其母哺喂,长大后却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所以人们都捕而食之。”庄公听后,沉默不语。不一会儿,侍者端上蒸羊,庄公将一只羊腿赐给考叔。只见考叔撕下好肉,用纸包裹,藏之袖内。庄公不解其意,考叔解释说:“小臣家贫,并有老母在堂,老人家从未尝此美味,想起老母,我怎能自己下咽?所以想带一些回去,让老母尝尝。”庄公听了凄然长叹说:“你真是个孝子啊!你有母奉养,得尽人子之心。我贵为诸侯,反不如你。”考叔假装不知详情,庄公便将姜氏与段共谋袭郑,及置母于颍邑和设下黄泉之誓,细述了一遍,并流露出追悔莫及的表情。

考叔闻言,对庄公说:“臣有一计,可以解君之疑。您可命人掘地见泉,然后建一地室,先迎姜夫人在内居住,告以主公想念之情,然后您在地室中相见,这样既未违背誓言,又行了孝道,可谓一举两得。”庄公大喜,遂命考叔领壮士500人,掘地筑室。然后由考叔去见姜氏,述庄公欲行孝道之意。姜氏悲喜交集,按考叔安排与庄公与室中相见,母子抱头大哭,至此母慈子孝,郑国百姓争相传颂。
174年,曹操20岁,担任洛阳北部尉,打死大大宦官蹇硕的叔叔,得罪权贵,被明升暗降,调任顿丘县令。
178年,曹操受堂妹夫宋奇的牵连,被免官。曹操离开洛阳,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180年,曹操再次受朝廷征召,出任议郎。
184年,曹操30岁,拜为骑都尉,追随名将皇甫嵩大破黄巾军,封厦门相。当时,朝局黑暗,曹操不肯迎合权贵,托病回乡。

188年,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担任典军校尉。
189年,汉灵帝驾崩,董卓入朝乱政。曹操不与董卓合作,出宫到陈留,首倡义旗,讨伐董卓。
190年,曹操参与“讨董联盟”,率军追击董卓。结果,在荥阳遭遇董卓大将徐荣阻击,曹操大败,差点丢了性命。
192年,曹操受济北相鲍信邀请,出任兖州牧,剿灭青州黄巾,获降卒30余万。曹操挑选其中的精锐,组建“青州兵”。从此以后,曹操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弟弟曹徳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曹操大怒,攻打徐州,屠杀男女数十万人。就在曹操攻打徐州时,陈宫、张邈等人与吕布联合,趁机夺取兖州。
195年,曹操打败吕布,收复兖州。汉献帝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
196年,曹操听从董昭建议,奉迎汉献帝至许昌,官拜大将军,封武平侯。

197年,曹操讨伐张绣,迷恋邹氏,导致张绣降而复叛。曹操大将典韦、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为报曹操脱身,全部战死。曹操的爱马绝影也被射杀。
198年,曹操再攻徐州,斩杀吕布,收降张辽与臧霸,并纳娶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前妻杜氏。
200年,曹操46岁,在官渡大败袁绍。张郃、陈琳投奔曹操。
205年,曹操攻破邺城,上表让还兖州,出任冀州牧。
207年,曹操攻灭三郡乌桓,扫清袁绍残余势力,统一北方。
208年,曹操54岁,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丞相。七月,曹操挥师南下,荆州刘琮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
210年,曹操颁布《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网罗天下英才。
211年,曹操57岁,讨伐关中马超、韩遂,差点被马超射死,多亏许褚舍命护主,曹操才安然无恙。曹操采用离间计,使马、韩反目,然后击破二人,平定关中。
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建魏国,定都于邺城。
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讨伐汉中张鲁。一天子之名,已有天子之实。
219年,刘备斩杀夏侯渊,占领汉中。曹操兴兵复仇,无功而返。
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不久病逝,享年66岁。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登基为魏文帝。#头条创作挑战赛# #翻越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