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被喜爱的鲤鱼,在南方为什么会跌落神坛。小时候每到过年过节,每家都要买鱼买肉。我们没钱的人家就买鲢鱼,我们土话叫家鱼。有钱的人家不但买鲢鱼也买草鱼,我们土话叫混子。女儿回娘家送礼,喜欢买鲤鱼,因为鲤鱼红的,很喜庆,特别是新媳妇前几年都是送鲤鱼。
女儿回娘家送礼,带上2个大鲤鱼,然后在门口压水井旁处理鱼,鱼越大女儿越有面子。我是从小特别喜欢吃鱼,所有的鱼都喜欢吃,连看鱼都让我激动不已。
小时候看到人家有鲤鱼吃,很羡慕,我几乎也没有吃过鲤鱼。家里春节前买的鲢鱼,用盐淹后,过几天吃起来也很美味。
长大了到外地上班了,发现淮河以南的吃鲤鱼的不多,鲤鱼也没有在淮河以北的地位。记得小时候鲤鱼一直和草鱼一个价格。当我真的吃鲤鱼,感觉鲤鱼真的没有草鱼好吃。
可能是因为鲤鱼寓意好,在北方年前送礼必备,所以价格高吧。对我来说,我还是喜欢吃鲢鱼,特别是白鲢,价格便宜,用盐淹好后,味道特别美。
春天村里出份子钱买鱼苗放到山塘里,年底一起放水抓鱼。这是村里留下来的一个好传统,原生态放养,鲜美无比,想吃鱼简直不要太简单,说起这样的池塘或者山塘,应该在南方每个村子都有几口,一般在村里用来排涝或者防火取水用,而山塘一般都夏天天旱时候可以放水灌溉。村里有四口池塘,村子中间被人买了填平建房子了,边上的新农村建设拆土坯房时成了渣土倾倒场,也填平了,现在只剩下两口大山塘,全村人分两班轮流换着放鱼。
春天清明前每家出个二三十块买鱼苗投放进去,平时蓄水灌溉农田抗旱,过年时候全村干塘分鱼,全年不用喂养投食,池塘中很多野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