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犍为好吃餐馆美食文案

贵筑县陈矩和《天全石录》还有西康通志稿 陈矩是清末民初贵州诗人 陈矩,人名。有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陈矩,有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

贵筑县陈矩和《天全石录》还有西康通志稿

陈矩是清末民初贵州诗人

陈矩,人名。有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陈矩,有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

基本信息

别名

陈矩字衡山

出生日期

1851年

去世日期

1939年

人物关系

简介

陈矩(1851-1939),字衡山,晚清民国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著名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其兄陈灿、陈田皆清末名士。早年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考上,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以监生考取实录馆誊录,后以军功入仕。随遵义黎庶昌出使日本、整理文案,为黎庶昌主要随员。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回国后,历任四川台州、石泉、三台等县知县,后任成都知府。

辛亥革命,署理过犍为县征收局长,一度代理犍为县事。1913年回贵阳,历任国学讲习所长,贵州图书馆长、贵州通志局编纂等。

陈矩在四川做官20多年,清廉慈惠,"善政异绩,美不胜书",在川西很有名,在天全任上,深入深山找水,引水下山,灌田数千顷。

著述

陈矩知识渊博,兴趣雅然,在天全时,搜得奇石无数,编排成谱,有"天全石谱","天全石录"。在日本时,搜得日本国金石遗文四千余种,将之编成《日本金石书》,又寻得各种遗书百余卷,宋元椠本二百余卷,名人著述未刊行五百余卷,回国时带回,影印为《灵峰草堂丛书》百卷和《中国逸书百种志》。

他科举不第,因仕途不如兄长陈灿、陈田顺利,遂罢功名之心,专门从事学问研究,其学问文章在晚清民初贵州人中堪称一流,时称"南学巨子"。著有《石鼓文全笺》、《凫氏为钟图说补义》、《商周鼎钟两种》,又留心孔孟研究,刊刻有《孟子外书补注》,纂辑有《孟子弟子考补正》、《孔孟弟子辑录》等。

陈矩为著名诗人,所作《秋柳》四律,深得王渔洋神韵,海内传诵。日本才女藤野真子酷爱中国文化,书画诗文均佳。他偶于东京书肆购得陈矩著的《悟兰吟》一卷,其中载有《秋柳》四律,反复吟诵,爱不释手。陈矩出使日本时,二人相见,谈诗论文,相见甚欢,诗坛一时传为佳话。著有诗集《悟兰吟》、《滇游草》、《东瀛草》、《东瀛文稿》、《入蜀文稿》、以及散见的《黔中杂咏》、《白水岩观瀑歌》、《聱园居士传》等。还写有《红岩古刻石书后》一文,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古迹红岩碑进行了研究。还擅书画,有《聱江秋影图》传世。又献身桑梓的文化事业,著有《贵州通志·金石志稿》和《都匀县志》等。

研究

陈矩晚年主要从事文化学术研究,民国八年(1919),他任民国《贵州通志》分纂。次年受聘主纂《都匀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出任《修文县志》总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他已85岁,“神明不衰”,被聘为贵州文献征辑馆专任编审,继续担任《贵州通志》的编纂工作。3年后,这位“孜孜不倦,老而弥笃”的诗人、学者病逝家中,享年88岁。

经历

清光绪十九年(1893),赵藩在《灵峰草堂集·序》中阐述了陈矩的经历与其著述的关系。他认为,陈矩一生“往来南北,驰驱海外,历水陆数万里,所至必登览其山川,搜访其图书古迹,与其贤士大夫游,已著之篇什”。的确如此,陈矩所到之处,十分注意当地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方特产等,然后将其诉之笔端,以之成文。数十年间,他笔耕不辍,留下大量的学术著作。

陈矩在四川天全任职时,曾搜集奇石无数,随后将其编排成《天全石录》。

在日本期间,他又将搜获的金石遗文四千余种编成《日本金石志》;并将在日搜寻到的各种遗书、宋元椠本、名人著述未刊本,影印为《灵峰草堂丛书》与《中国逸书百余种》。

陈矩不仅长于史志,而且对钟鼎金石有着很深的研究。其著述有《石鼓文全笺》、《凫氏为钟图说补义》、《商周鼎钟两种》及《贵州通志·金石志稿》。在经学研究上,陈矩亦有成就,他曾刻印、纂辑孔孟的经典著作,校勘孙应鳌的《淮海易谈》。

陈矩诗文亦蜚声海内外,一生著有《悟兰吟馆诗集》、《东瀛草》、《东瀛文稿》、《滇游草》,后均收入《灵峰草堂集》。另有《入蜀文稿》、《黔中杂咏》、《白水岩观瀑歌》、《聱园居士传》等著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22348/
1
上一篇史老铁:女生阳后发现戴帽子的人变多了
下一篇 好吃街边美食拍照图片高清(逛街吃美食图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