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郎
遥长江奔流
茫茫天际空
远山日影斜
碧霄人字鸿
倚窗探冷月
情又忆郎中
心原有千结
早已化西风
曾经俩欢悦
今成去无踪
童开明诗作
上海。上影新村
2022.12.26
公司一同事家住张庙,今天忙完收尾工作,正好和她一起去坐地铁。路上闲聊着听她说起,她们那附近的公园里还有二座战时留下的碉堡。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本来也在盘算着去哪里走走的,不如就跟着她去张庙逛逛~#上海头条#
这是一片我还未曾涉足的区域:一号线到通河新村下,沿着长江西路一路西行,也不知道是不是春节都回家过年的关系,马路上冷冷清清的~
她把我带到了康宁路上的庙行公园,一进公园大门,右手边一个小土坡上就是那座半人多高的碉堡了。碉堡被围在绿化丛中,前方立着“文物保护点”的石碑,顶上完全封闭,看不出里面是什么样。
另一座在长江西路另一侧的共和公园里。这一座碉堡看起来明显比庙行公园那一座要保护得好,不过依然看不出内部是什么样~
抬头看到河浜对面的“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下子有点糊涂了,张庙,庙行,这二个是一个地方吗?问同事,她也说不清个所以然,查了下,张庙是张庙街道,庙行是庙行镇,是二个行政区。
这一查,又查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原来,庙行这里在淞沪会战时,曾有过一场重要的战役,史称“庙行大捷”(图14)。
还有,张庙也不是庙,而是一条路,这条路就是现在的长江西路(图15)。
一圈逛完,心满意足回家。路过菜场买了点菜,晚上炖了个水笋烧肉,这香味一飘出来,年味就来啦[耶]~
图1-7,街景随拍
图8-10,庙行公园碉堡
图12-13,共和公园碉堡
第315集、~ 台北的烧饼油条~(二)
南机场夜市必吃名单之一,“无名推车烧饼” 今年又进入必比登小吃名单啰,小摊车由一对老夫妻经营。老夫妻父负责杆面团制饼,一人烤烧饼,一人打包收钱,摊子卖得很简单,就四款烧饼,长烧饼、咸酥饼、红豆饼、甜酥饼,它的长烧饼个头不大,烘烤功夫却很讲究,要经过两次烘烤,一次干烙、一次送进炉烤,烤出的面团香气,香气远传,它的外皮酥脆,內里有咬劲,但更能咀嚼出面粉的甜甜香味!一个烧饼12块钱,号称最便宜的米其林必比登美食。
最好的油条在金门,“和记油条店”,油条外酥内软,扎实,乃用老面发酵制作;油条感动人心,论色泽,论风韵,论卫生,放眼全台竟无出其右。大清早,换上新油,油锅里的炸油清澈,店家已整锅倒掉前日旧油,换上新油。诚恳治事的好店,永远令人怀念!
新店的 “长江点心” 也是一家厉害的早餐店,五十多年坚持清晨五点营业到下午两点,坚持老面发酵手工现做,从烧饼油条、豆浆到小时候味道手工豆腐皮塞肉的油豆腐细粉到豆沙酥饼、萝卜丝酥饼、烧卖、小笼包、寿桃、八宝饭,应有尽有 ⋯⋯
老派早餐店价钱很温暖,让人很幸福!
新店中央新村社区小店 “中央烧饼店” 历经三代的传统味烧饼,店内提供的四种精致口味,芝麻糖、葱肉、红豆、芝麻酱,现作芝麻、葱肉饀饼 红豆酥饼、芝麻酱烧饼一口咬下掉一桌的芝麻,童年的滋味回来了⋯, 小小的店, 满满的幸福!
台北太多美好的人和事,藏在不起眼的角落 ⋯⋯
离开台湾,很多人最思念的还是烧饼油条和豆浆!
西楼风细细;北渡浪滔滔。[烟花][烟花]两岸青山依碧水,三丘红橘美新村。
【上联】西楼风细细,【上联】两岸青山依碧水,【下联】两联随意,谢师友留墨添香!
#新乡头条# 北京市长江商学院前几日刚向卫辉市芦花新村所有的一楼居民,每户捐赠了3000大洋,用来灾后修复!来自于商学院所有河南的学生!对于前段时间暴雨洪灾时,卫辉地区受灾非常严重,应该给予更多支援!
新乡市区有没有什么会什么团的,北环附近那么严重,却排除在受灾区外,大家心里苦啊,能不能也给援助下[呆无辜]雨露均沾嘛#我要上头条#
小时候每次从苏北坐长途车回南京,当车开到泰山新村,远远的就能看见长江大桥,看见巍然屹立的桥头堡和雕塑,当时心中总是很激动很开心。
上学时课本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经历五十年风雨兼程至今依然坚固雄伟 #桥梁工程 #南京长江大桥
00:10被寻人真实姓名:李超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91-5-27
失踪人籍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
失散日期:2014-9-8
失踪时身高(cm):160
失散地点: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 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
特征描述:眼睛大大的,文静,不爱说话,有抑郁症,需要吃药,长头发
家庭信息:爸爸:李玉强 妈妈:孙学兰 妹妹:李季,李丹 弟弟:李根
失散经过:过船港服装厂上班,和家人因身份证吵架离开家住在服装厂宿舍里,中秋节前一天还在厂里上班,家人去看望劝她回家,结果第二天突然没来上班,人直接走了,据调查,她在网上交了男朋友,并且和人同居,男朋友40多岁,怀疑被人贩子拐走,租的房子在泰兴金马长江新村住了几个月,报警了,但是警察不管这些,没用
2022年8月18日,南京市天正小学的家长们从“我苏网”的一则标题为《迎接新学期,南京多个小学校园大变样》的新闻中,意外地得知:“今年秋季新学期,天正小学扩展了校区,在原校区附近设立分部,将一个级部6个班的学生安排到分部就读”(网页链接)。“江苏网络电视台”旗下的“荔枝网”也进行了转载(网页链接)。
此前,学生家长们从来不曾从学校方面听闻有关该分部的半点风声。
坊间传闻,该校六年级的6个班级,200多位学生,将在今年9月份开学时搬迁至此。
该教学分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长江新村8号东侧地块,作为教室的两幢房子,为原田家炳高级中学的校办厂房。该地块南北仅约50米,东西仅约20米,是一块逼仄、狭长、窄小的区域(见图1)。
从得到可能要搬迁的消息开始,六年级的多位家长经过了多轮实地地走访,发现该教学楼正处于施工状态,各类建筑材料、建筑垃圾遍地,工人们似乎正在为开学拼命地赶工期。截至今天(8月26日),距离开学已经不到一周了,各类施工仍然在紧张进行中。
通过实地走访,该处场所作为小学6个班级200多位学生的日常教学场所,是极其不合适的:
一、环保生态问题
●从图1可以看到,该教学分部区域狭小、逼仄,基本无绿化区域,课间活动开展必然受限,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该教学分部大门与工人新村菜场相对,隔马路就是菜场的区域,离菜场大门也不过50米,日常人员车辆情况复杂,各类店铺促销活动噪音明显,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较大。
●紧邻该教学分部东侧的是一家饭店,其与教学楼教室的距离最近处仅有5米左右,日常经营中噪音、油烟不可避免,对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最关键的一点,教学场地施工仍在继续,墙面乳胶漆、门窗油漆、教室地板等建筑材料不可避免的存在有害污染,没有足够的通风聊晒,没有哪个家长愿意冒险将自己的孩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部门上下人士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场所环境里学习生活吧!
二、消防安全问题
●该教学分部仅有南门进出(北面似乎是一个水泵房),从消防安全来说,是非常不利于紧急情况下学生疏散的,是一个隐患点。
●作为曾经的废弃厂房,消防设施改造是否到位?有没有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
●教学楼距离东侧餐饮店的厨房太近,大约只有5、6米的距离,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学校应该把校园安全规范奉为圭臬,而不是存在侥幸心理,将学生置于可能的险境。
三、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开学的日子迫近,目前学校方面仍未发布是否搬迁的通知,若届时强行搬迁,恐怕会激起家长们的抵触情绪并强烈反弹,参考今年暑假无锡新吴区的某小学搬迁事件,可能也会引发一定的社会性群体事件。
(接上一篇)
7.4就开始马不停蹄找房,加了租房群,下了贝壳app ,晚上看了北门桥的一套,房间太小pass。7.5同事介绍了个中介,把要求给了他,中介推荐了几套给我,挑选了两处约定7.7去看房。
7.6晚上去年上JZ的学长同事带着我在JZ周围兜了一圈,熟悉一下附近房源地,豆菜桥、干河沿、慈悲社、明华新村、兰芝堂、长江花园、君临国际、青岛路、广州路……算是搞清楚了[憨笑]
7.7看了中介推荐的两套,第一套就挺中意,装修很好,有暖气,自住没出租过,关键近,离学校步行六七分钟,价格也合理,缺点就是老小区外部环境不太理想,室内阳光稍差。房东也挑租客,说有人家加价想租她没同意,不知真假[思考]互相眼缘不错,当下约了第二天带家人看下再决定。自己又去看了华荣大厦里的一套,一比较,不太喜欢,pass了。
7.8带老公和朋友去看了中意的那套,都觉得室内不错,遂交了定金,约了下周签约。
7.13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
7.14签了三年租房合同,4500每月。中介费1800。(总体觉得还挺幸运,看了四套就顺利租到合意的了)
7.16到校领取相关材料。
7.26验房拿到了钥匙。
7.28网上找了家政搞卫生,擦玻璃。忙了三个多小时,超时又加了点钱,一共花费四百。打扫完窗明几净,看着舒服多了。
7.29带老母亲去“新家”认个门,娘俩一起把保洁没弄到的角角落落又尽心擦拭了一番,洗了窗帘,摆了香薰。一切妥当,很是欢喜。
接下来就要陆陆续续买东西,带东西,小蚂蚁搬家了,打算在军训前后住进来,做好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七月的最后一天,从记忆里打捞起这些不久前发生却似经年的画面,聊作纪念。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算是平稳渡过,孩子转眼就要长大成人,珍惜现下相处的时光,陪伴支持激励…助力她扬帆起航,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