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伏龙泉的桃子
说实话一点不好吃
20块钱一斤
#长春头条# 昨天早晨,在劳动公园早市外面。一卖鲜瓜车上,一小伙拼命喊着。农安大地瓜了,不甜我是你儿子了,快来买吧。我过去说,怎么卖的。小伙说,10元3斤。我说来10元的,免的你拼命想给人家当儿子。别说,这瓜还真不错。好吃...
为什么都说东北菜很少出现高档餐厅呢?
都知道东北菜量大,但到底怎么个大法儿呢?
我在沈阳吃饭,觉得无论吃什么,菜量都控制得刚刚好,不多不少不浪费。
有一次在长春办事,请一汽的几位科长吃饭。那家伙,体制内的科长们就是爷啊,这不是闹着玩儿的。我去不了,让同行的东北小伙儿办完事请人家中午吃饭,务必吃好。
结果他回来时,我问吃的怎么样?他说挺好。我说几个菜啊?他说仨热菜。我说嗯?几个人吃?他说6个人吃。我说6个人吃仨热菜能够?

小伙儿摸着脑袋呵呵一笑:“呵呵,就这还没吃完呢。”
当然他们是在农安吃的,属于长春郊区了,长春市区的菜量也没那么大。
但是东北好像越往北菜量越大,等我到了齐齐哈尔,一次午饭自己吃,要了两个菜。一荤一素。
结果荤的锅包肉上来,盘子有尺大,肉堆的有啤酒杯那么高……就这一盘菜吃的我差点误了飞机,素菜一点儿都没动。
我在哈尔滨,吃过一家很‘高档’的餐厅。
咋说呢?基本上那门面,那装修,那包间的布设;不要说北京,放在哪个一线城市也是一等一的环境装潢了。放个米其林牌子上去,没问题。
结果菜上来,可以洗脸的菜盆,大团的烀肘子,整支猪手,厚厚的酱牛肉……
菜的本质并没变,一点儿没变。贼硬。
也许是那天点菜的人不会点,反正我一晚上没怎么动筷子,吃不动。
我有个女同事黑龙江人,日常换着好几个爱马仕背着,我常问她能不能弄点黑龙江白鱼来吃,但她总说过春节回老家,表哥刚给她弄了一条。我就问味道怎么样,她就摸着爱马仕的扣说:“当然还不错啦。”
可惜我这白鱼的梦想一直没实现,但却得出了个结论:在东北,越高级的馆子,未必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