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高光时刻
人一辈子总有几个高光时刻,好久没有更新了,今天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高光时刻。
背景:70后,从农村走向小镇,后到省会。一生平平淡淡,没有逆袭,没有奇迹。
高光时刻一:
2002年,刚经历了失业,找了份新工作,在郊区,百十号人,规模不大,但背景较深,母公司实力很强。分公司与家虽同处一个城市,但之间跨了好几个区,因为路途较远,平时住公司。
入职不到一周,公司因有急事需动车转运物资,但唯一的司机已出了车(当时公司有一小车一货车,由一个司机兼顾),事态较急,我当时编制在办公室,便说了声,我来开吧。二十分钟不到搞定,身后一片惊诧。后来得知,公司只有总经理和司机两人才会开车……这一说就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有驾照的是非常稀罕的。
高光时刻二:
2009年,近年底了,公司团建搞活动。时任总经理有点才气,属于附庸风雅类型的,酒后才气大发,咏了毛爷爷的几首诗,台下一片掌声。我当时也喝了不少,到后来,他每咏一句,我就接下一句,后来直接到台上去了,而且现场全文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首范爷的《岳阳楼记》,掌声是有了,但估计也犯忌了,好在这个领导次年就调离了。
高光时刻三:
我在单位一直搞行政的,忙的时候忙得昏天黑地,闲的时候就总爱琢磨点什么,不说是十项全能吧,但雨露多少沾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会了不少。某次(大约是2014年左右吧),单位有个小型改造项目,需效果图。在外找广告公司已来不及了,我淡淡的说了句,我试一下吧。第二天,我就把效果图交上了。这个软件我原来接触过,但玩得不深,为了这个项目的效果图,我是恶攻一晚上搞下来了。大老板第二天见到效果图后很满意,后得知道是我做的后,很惊诧。
高光时刻四:
2016年,我所在的公司调来了新老总,留学多年,回国后又在某知名大公司做过区域经理。履职后的第一个月,就到我区另一公司做市场调研,那公司有政府背景,在我们这行业做得也算属风声水起的。因同行有竞争嘛,调研是暗地进行的。午餐时分,那个公司总经理突然出面宴请了我们一行,相当的客气。我们老总很诧异,问我他们怎么知道我们今天过来。我淡淡的说,同行嘛,竞争是有的,相互了解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是,他是我一铁哥们。在席上,宾主双方相言甚欢,相互交流了不少经验。
高光时刻五:
又回到2006年,一个叙利亚的代表团在我市考察,中午到我公司,顺便参观了一下我公司的农业项目,有带团的翻译。我公司规模当时并不算大,充其量也就算一个郊区现代农业代表吧。当时陪同参观的除我之外,还有我公司的一个年轻人,华农毕业。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就是叙利亚人在交流过程中并不是讲阿拉伯语,而是讲英语,而且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我们差不多。要知道,毕业多年,我的英语都忘得差不多了,但觉得双方之间还是可以交流的。当然交流是不能用太多语法的,绝大多数都是单词对单词,居然还没什么障碍。公司其他的陪同人员听不出来,看到我们和叙利亚客人啪啪叽叽的,眼睛瞪得比铜铃都大。
高光时刻六:
喜欢晨练,最喜跑步。每周总有三四天时间,早上跑步到单位附近的一个山上看日出。山不高,不到300米,但却是我市南郊最高峰,景色相当不错。也认识了一些跑友,但仅限于点头之交,相互之间是从不过问对方的工作家庭类的。某日,我正在单位巡查(我当时已任公司副总了),正巧碰到两个跑友和几个朋友在我公司用餐。哦,忘了介绍了,度假业务也是我公司的业务之一。我当时有事,没有打扰,安排收银员把他们那一桌的单免了,由我私人来买。如果他们要问,就说我们公司的老总和你们有缘,天天一起跑步的,明早7点在山头东观景台见。第二天一早,我跑上山时,他们已早早在山头等着了,我迎上了一句,昨天吃得怎么样?欢迎常来!
2月6日(初六)我和女儿一家冒雪驱车外出,原计划是去南郊唐村转转,到门口才知道该景区未营业。就沿着环山路向东走太乙宫上了一去山翠华山的路,不远处有检测站查健康码即放行。此时雪越下越大,大片雪花迎风飞舞,山峰也映入眼帘,感觉风景已经很好,便停车。路旁有车位,每位l0元。附近应当有个滑雪场,因为路旁都是卖滑雪手套的摊位。我们没去,只在路边活动,路的一侧是河道,山峦,银装素裹,满山皆白。一侧是农家乐院落,家家红灯髙挂,喜气洋洋。随便进去一家,还没有营业,但主人热情相待,但见曲径回廊,依山而建,都被大雪复盖,美不胜收,便拍了好多照片。
归途中去老版火锅店就歺,就着窗外纷飞的雪片,这火锅吃的别有情趣。
这样的西安,
我是该夸夸你的。
修的很快,
损坏的更快,
然后,再修得很快……
拉土车的声音,似乎是黑夜给予我们的美妙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