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于商州的山川地貌、地理风情我是比较注意的,它是构成我的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地区的文学,山水的作用是很大的。我在商州每到一地,一是翻阅县志,二是观看戏曲演出,三是收集民间歌谣和传说故事,四是寻吃当地小吃,五是找机会参加一些红白喜事活动。这一切都渗透着当地的文化啊!”〔贾平凹〕
在一部作品里,描绘山川风情,不应是一种装饰,更不是为了卖弄,而是为着表现作品主题,为刻画人物。贾平凹能很好地把他的人物、故事、环境溶为一体。
1987.3.14
贾平凹这一代作家,很多都打过“寻根文学”的旗,后来虽不再提“寻根”,但他们对故乡故土的关照和理解,自然地渗进了血液里,流淌在作品中。刚刚读完贾平凹的《秦岭记》,很神秘很美,秦岭成就了贾平凹
【[鼓掌][给力]大敷峪——咸阳】昨晚,驻车于大敷峪南出口外边的商洛市石门镇。
此镇规模较大,规划整齐,一条主街,五六条附街,呈“圭”状有序排列,让人感到清晰明了整端又舒适。
早上8点起床后,我们开车沿主街“巡视”溜达了一圈。
最后,在最南端的丁字街,本人不顾老公的强烈劝阻,执意下车去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大麻花和大油糕。老公则坐在车内隔窗购买了两份豆腐脑和油条。
然后尽兴出发,向北直达念叨了N遍无数次的大敷峪。
在从平原渐入山川的过程中,一路山绿草翠,流水潺潺,鸟儿撕鸣,白云飘逸。
偶尔散落在山间的几户人家,仿佛大自然造就的一幅幅水墨画,仙灵、生动、富有神韵。
不知不觉中,60公里的峪长已很快走过了一半。
翻过一个不是很高的山梁分水岭,地理角度已经进入了陕西渭南的地界。
山体的质地、结构和外观,像变魔法似的突然发生了翻天惊人的大变化。
原本一路苍茂的绵延群山,嘎然间秀衣全脱,肌肤外露,裸装示众,向世人展示他另外一面的苍劲之美。
像极了关中和陕北的爷们!:高大,雄伟,粗犷豪放,充满力量。
惊诧兴奋中,坐在副驾的我,手忙脚乱,左咔右嚓,为大家抓拍了我眼中的大敷峪之峻之美,一饱大家之眼福。
出了大敷峪,我们专程右拐前往仅7 8公里之遥、且30多年未去的华山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