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阳康”坐满餐厅,北京餐饮回血复活】随着“阳康”人数的增加,如今的商场一天一个样。
作者:余从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第一批“阳康”回奔往日生活
餐饮业正恢复!
这周一(12月19日),北京地铁出现了早高峰。北京地铁、京港地铁数据显示,本周一北京地铁全线的客流量比上周一多了将近100万人次。
Z女士发朋友圈:我完全没想过自己会挤不上地铁。
打车遇到的司机师傅感慨:这几天接单量多了许多,能到正常接单量的60%-70%。居家隔离时期,自己经常打麻将的一群朋友都在家憋坏了,现在“阳康”了,赶紧约起来。
北京第一批“阳康”们已经回奔往日的生活,街上的人多了起来,餐饮业逐步回暖。
12月19日,北京市发布通告:全面恢复堂食。
12月20日,北京常营龙湖天街、大兴龙湖天街、斯普瑞斯奥莱等商业中心接连传递好消息:21日起,餐饮堂食无需查验核酸证明,堂食营业时间延长。
堂食“松绑”给餐饮注入活力,提升餐饮人对未来的信心。
北京日报报道,12月18日下午3点,朝阳大悦城店已有餐厅满座。12月18日晚,内参君到朝阳蓝色港湾时发现,一些快餐店上座率能达到50%左右,部分茶饮店出现排队现象。12月21日,紫光园堂食回归,依据视频画面,粗略估算视频里的多家门店上座率达60%左右。
外卖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据报道,自12月14日以来,美团平台新骑手注册人数连日增长,目前累计新注册骑手已超过5000名。骑手人数增长大大降低了外卖配送压力。目前北京美团接单骑手数量已恢复9成以上,配送速度较上周显著提升。同时,外卖平台接单门店增多,配送费降低,现在8元、10元以上的配送费已很少见。
12月18日开始,内参君陆续探访了北京多个商业中心,直击工作日期间室外零下5度的北京,餐饮业各品类的恢复情况。
分品类来看
什么品类恢复得比较快
和想象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不同,工作日期间,商场里人来人往,并不是想象中“商场查核酸、大部分餐饮店关门、大堂空无一人”的景象。
如今的商场,随着“阳康”人数的增加,一天一个样。走在商场里,能遇到许多人拿着手机记录北京商场实况。
12月20日
三里屯
最快恢复元气——咖啡、奶茶和面包
此前,一些城市管控时将茶饮咖啡、烘焙等划分到不保供的“非必要”物资里,朋友圈很多朋友说“可以居家,但不能没有咖啡!不能没有面包!”,北京放开后,消费者再次证明对咖啡、奶茶、烘焙的爱。
这三个品类目前最具有元气,撑起了餐饮消费大旗。
12月20日
朝阳合生汇的乐乐茶和皮爷咖啡
一家奶茶店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可以说总体销售已经基本恢复。周一单日的客流超过410人次,外送单量接近130单。周末两天店里的翻台率甚至达到4.0,这些数据都已经接近以往的正常水平。”
上周末的蓝色港湾商场,在部分店铺还没有营业的情况下,内参君则久违的排起了奶茶队伍,最终被告知门店备货售罄、不再接单,退出这支队伍时,内参君才发现,左右两边的奶茶咖啡店均在排队。
昨天扫街时,三里屯、合生汇的咖啡奶茶店均有了不错的客流量。
三里屯网红面包店“黄油与面包”已“人挤人”,店员不得不将盛着面包大盘子举过头顶,才能穿过拥挤的人群,将新出炉的面包护送到货架中。
店内嘈杂的交谈声伴随着面包的香味,外墙的玻璃上已贴好圣诞节的装饰,精心打扮的年轻女孩对着玻璃外的镜头调整姿势。
三里屯“黄油与面包”人挤人
客流量参差不齐——快餐和正餐
正餐和快餐恢复程度因店而异,有的店里空无一人,有的店里上座率能达到60%甚至70%。并且,现在的客流量和往日的客流量并不一定相关,有的餐厅之前来每每需要等位,现在没有顾客;但有些之前表现一般的餐厅,现在成了周边门店里最热闹的一个。
合生汇21街区中,潇湘阁、一麻一辣、米村拌饭等门店上座率都很高,门外还围着外卖等单的外卖员。扶梯附近新开的烧鸟店,吸引许多食客驻足。
依旧坚挺——高端餐饮
……
其实整体而言,北京商圈现如今的客流量依旧只在平日三成,但一些餐饮店熟悉的拥挤的场景还是让人觉得触动,经过实地走访后,内参君认为北京餐饮业态的恢复也已经初具雏形。
北京、深圳相较于其他省份城市而言,开放的最早,迎来第一波感染高峰期最早,当然相对应的也是恢复的最早的一批。
随后,全国各地餐饮业都将经历开放后的首轮疫情冲击,这也意味着北京、深圳餐饮业经历的“开门-阳了-关门”这样的黑暗故事,其他城市也要依次经历一遍。
……
相信现在初具恢复雏形北京餐饮业态,可以给餐饮人踏实地听到、看到、感觉到,曙光就在前方。
……
全文:网页链接
2022年度湛江招牌菜点被奖励名单,廉江有三家餐饮店上名,御唐府的清水鸡,罗二的白切鸡和菠萝包,丽波的鸡屎藤糖水和香兰糕。有你喜欢的吗?#湛江头条#
《天禄.小吃》
下午,路过拱宸桥,在桥弄街上,天禄堂沿街的五六间店面,已改为“天禄小吃”了。尽管中医与养生密切相关,养生与食补不可分割。但看到这家百年老店,在黄金地段,开起小吃店来,不免有些惊讶和感慨。
1849年,宁波大款范老板,在卖鱼桥西开设“范天禄堂”,当时以经营中药材闻名,杭城诸多著名药铺如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以及张同泰药店,都是从天禄堂进的中药材,生意兴隆,声名远扬。于是,去范姓,挂“天禄堂”。
杭州天禄堂,创立至今,173年来,从未停业。药材道地,价格公道,诚实守信,名医坐堂,声名远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禄堂极为兴盛,名中医叶熙堂、史沛棠、张硕甫等,都曾在天禄堂坐诊。求医问药,络绎不绝。
前几年,杭州天禄堂已颇具规模,现以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批发、中医门诊、参茸饮片零售、健康养生理疗为主业。自主研发了天禄堂药膳系列、天禄堂滋补养生酒系列、天禄堂老铺御药茶饮系列、天禄堂中药精选系列等产品。
天禄堂国医馆,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美容)、针灸、推拿、耳鼻喉咽科、眼科等中医科室,有国家、省市级名老中医坐堂接诊,秉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致力于肿瘤、不孕不育,以及疑难病的康复。
“天禄小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主动出击,方便客群,增加盈利,我不清楚。但无论如何,一家中医老店,经营小吃生意,总觉得有一股药味。这是新冠三年的悲凉,还是中医艰难的选择?但愿,天禄堂,不忘范老板的初心。
#成都头条#烟火气重回青羊中坝餐饮
12.20日晚,为了解青羊新城餐饮的恢复状况,特意扩大了活动半径,溜达了一大圈。在中坝地铁口的餐饮街,只见街上的餐饮店堂已有一定的上座率,不过情况不一。附图的这家店,堂内基本满座,堂外还有散客,生意还是不错。
这表示成都的烟火气在逐步恢复之中,成都往日热闹的烟火情形重现的日子应该快了!
这家餐饮店的用户体验做得极好,每一位客人的名字都会预先打印出来,有一种定制感,也会触发更大概率的消费者去分享转发。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谁没有入过餐饮店加盟的坑。
餐饮店加盟前100名出炉。
一家很有内函名字叫:麻辣隔壁:的中式餐饮店,因做麻辣烫而成为开在德国的网红中餐店。今天,妮妮带上德国婆婆和丈夫小李子,特地冒着大雪开车来到这家店,当妮妮指着店外墙上的店名,教婆婆用中文读麻辣隔壁这四个中文字的店名时,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但一脸懵逼的德国婆婆还连读了几次,不解其中奥妙![呲牙]德国陶渊明的视频
#上海头条#召稼楼古镇里,好像是每家餐饮店都在打“老八样”的招牌,但是,把“老八样”这三个字直接当做店铺名的,也就只有这一家了。
这一家饭店的规模蛮大的,楼上楼下的估计有40多桌了吧,我们到的时候,全部客满,还有不少侯位子的顾客。据说口碑不错,很多都是忠实的老顾客,很多都是慕名而来。
在古镇上,大大小小的餐饮店多了。这家火爆到这样的程度,不会没有道理的。我妈都说“现在的人真是想得穿,全都像不要钞票额一样”。
不过,这家终究是有自己的底气的。几个菜的味道真的不错,我们都觉得很好吃,很对我们的口味,和我们小区外面“大食堂”的菜品比较,不知道甩了多少距离了。#上海身边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