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头条# 相信很多在南宁上大学的80后大学生都听说过西大狗洞。
锤哥当年读医科大的时候,去广西大学看一位老乡,老乡骑着单车,带我去了一次西大狗洞。
以前就听说广西大学特别大,老乡骑着单车驮着我走了好久,到了一个圆形的门口,透过洞口看到里面有好多家美食店。
都说有学生的地方就肯定有美食一条街,狗洞里的美食满足了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口味,可谓是你想吃的这里都有,那一次我我也是吃的相当的撑。
后来我本科毕业了又开始读研究生,12年的时候还跟同学又去了一次,再往后研究生毕业就再也没去过了,最后听到狗洞的消息就是“狗洞被拆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有些失落,可惜没能在它拆掉前再去吃撑一次!
#头条创作挑战赛# #锤哥讲口腔#
#随手拍张照# 夜晚的冬青树,宁静安详,白天这里可热闹呢。最近气温低霜冻好冷呀,有鸟儿来转转,有猫儿来遛弯,都是为了口中食。
一只乌鸫鸟,试图从结冰的鸟食盘上取食,连续四天在树下作战:
第一天:因食盘结冰,乌鸫直飞上去,呲溜滑下来。不甘心,它就从池塘边飞到树杈上,再对准食盘俯冲,可能力度大些,啄点食下来,在地上捡食。连冲三次,站不上食盘,只能在地上吃点食物渣渣。
第二天,方法与第一天差不多,三次冲击食盘,只是起跳点改在了树下,上树距离缩短了。不过战果还是寥寥。
第三天,气温高了一点,我开门就见乌鸫站在食盘上,可能把食也吃差不多了。在那里傲视四方呢。可惜有它在,其他小鸟是不敢来的。
第四天,乌鸫打扫战场,试图把食盘底洞口下面的食物也捞食干净。
观看乌鸫啄冰取食四天,感觉乌鸫有点小聪明: 曹刿论战它肯定没读过,可它实践了事不过三的理论;路线由远及近调整有度;时间上不急不躁,每天吃一次四天吃完。
最重要的是,早到,早到!印证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呀!
鸟儿,好厉害,好可爱!
#在头条看见彼此#
相传,古南印度有一种很有名的捕猴陷阱。它的设计原理很蠢,但猴子们还是会频频中招:
这个捕猴用的陷阱特别简单:拿一个椰子,里面挖空,拴在木桩上。椰子上再掏一个小洞,里面放米饭。
猴子闻香而来,从小洞口伸手进去抓米饭。最巧妙的设计便是这个洞口的大小,猴子能伸手进去,可是抓住了米饭,握成拳头的手却抽不出来。
于是猴子被困住了,人类很容易就可以抓住猴子。
困住猴子的,其实并不是这个陷井,而是猴子自己的思维。
出于对获得食物的本能,抓到米饭的猴子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食物很重要,我应该努力,一定要得到食物,我绝不放弃!”
这个道理单独拿出来,看起来也没错,食物确实很重要,我们应该努力获取食物。但它的BUG在哪呢?
就在“应该”、“一定”、“绝对”。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的内心中充斥着这样的词汇时,就像给大脑装了木马一样,让大脑停止了思考,而是只顾着满足这个“人生信条”了。
这个“人生信条”有时候有用,很可能在我们小时候非常有用,但并不符合当下的客观条件,也不利于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当你的头脑就响起这种人生信条,里面包含“应该”“必须”时,我建议你警惕起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来替代:
当这个想法进入的脑海中时,陷入其中对我是否有帮助呢?它导致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如果让这个想法决定我的生活,从长远来看它会如何?
如果卷入这些想法,会帮助我得到想要的吗?让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想法上,让它命令我做事,长远看来,我的生活会发生什么?
问完后,就会清楚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