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阳,王家湾地区还是比钟家村人多点,从地铁商业看得出来。
王家湾地铁面积超大,但是在地铁美食街里中午吃饭的人还是比钟家村多多了,尽管现在人气还没有完全恢复,王家湾这边工作机会还是比钟家村多,相应地,为打工人服务的餐饮等配套需求还是大些。
不过,王家湾街头和商场内人流还待恢复,包括超市在内,客流明显不旺。
马上要过年了,看年前能不能起来一波节前旺销!
#武汉生活记录# 感冒第六天,要想彻底好转不是很容易。
咳一晚上,痒的部位很深,有痰咳不出来,又不敢太死劲可,痛。
早上吃了一小碗面,又突然胃痛,扑倒在床上,贴了一张暖宝宝,喘了好久才缓过来。
对七天能痊愈,不太抱希望了。
很多年前,武汉第一家家乐福超市开业,我们第一次去逛,心里有震撼有开心,没想到超市能这么大,商品能这么丰富,价格便宜能试能摸,还有这么多超市自制的食物丰简随意。
我们挑了满满一个购物车的商品,一排收银台,每个收银台都排着长长的队,没有谁不耐烦,孩子围着家长们转,大人们边翻捡着购物车,边继续往购物车里加些零碎东西。
我记得我买了一个小榨汁机,专门挤压橙汁的,现在还在用。
有一种广味的腊板鸭,我每次做饭时切几片和饭一起做熟,油滋滋的好吃不腻。
家乐福的肉沫腌菜也好吃,后来是我们每次的必购产品。
后来超市就越来越多,越办越好。
徐东平价超市有做的一种腌制鸡翅,浅浅的柠檬黄色,口味清爽奇特,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吃到过;徐东平价的淡水鱼卖的特别好,可以分割为鱼头鱼尾和鱼身卖,鱼身还可以分块儿:鱼肚子和鱼背可以各选所需;就是鱼杂还可以分成鱼白和鱼籽;鱼都是大湖的新鲜大鱼,洗得干净切得漂亮。
那时,我明白了家庭主妇会不会做菜得靠试错试出来,没有丰富的菜品来练习是不可能的。
我们和父母都是匮乏过来的,舍不得用贵的食材来尝试,所以做不好菜。
徐东沃尔玛超市也很有特点,当时他们的进口食品很丰富,另外就是他们的自制面点做得特别好:面包、蛋糕、枣糕、包子、馒头、披萨饼……应有尽有指哪儿切哪儿。
武汉市的高端时尚在汉口,围着武汉商场打转转,但慢慢地铺开了。
就是不想去武广花钱也可以体验一把上帝的感觉:你去徐东商场和去新世界买衣服是一样的,一圈服务员围过来,仔细地帮你试穿,夸奖你的气质和美丽;服务员半蹲在地上为你换上一双又一双鞋子,如果没有合适的也会仔细记下你的需求,待有了马上联系你。
每一家上档次的大商场一定会配上一间环境优雅的书店,购物之余还可以带孩子小憩一下,以示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同样重要。
那不是小时代,是平民的美好大时代,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被追捧和讨好的时代。
后来网购兴起了,商品似乎便宜了,其实是牺牲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换取的;
后来商品越来越便宜到离谱,其实这种便宜无一不是在暗中交换了代价,或者是你或者是他,因为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没有什么能平白获取。
今天,我在社区团购平台上买了几样食品,它们的成色与大小十分诱人,但我没什么期待,谁会把十级美颜相机美女当真呢;
我又呆呆地在小菜铺子挑了几样菜,既无法选择也没有议价,好在所见即所得;
我仿佛回到小时候,永远湿哒哒的菜场,菜场大婶油腻黑污的手,大声不耐烦的语气,臭臭的死鱼,一堆堆的烂菜……
我大概烧糊涂了,发起了白日梦。
今年武汉的白领确实没钱了!今天晚上在武昌区中北路楚河汉街附近一美食城吃饭,基本上坐的都是附近万达写字楼下班的白领,可以说基本上座无虚席!这种盛况让我挺吃惊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前几年这种小美食城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白领来光顾,都是农民工为主!
因为这种美食城都是一个个的摊位组成的,食品卫生很成问题,要是前几年附近写字楼的白领根本都看不上这种大排档的地方。
而今年不一样,白领的收入都变少了,现在也不讲究卫生了,因为这种美食城价格实惠,性价比很高,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的白领下了班都在这里吃饭。
民以食为天!价格便宜总是讨人喜欢!从侧面印证了武汉的白领的工资都下降了,荷包不暖和了。#武汉头条# #武汉爆料# #武汉身边事#
我必须承认,我在武昌吃的是假牛肉面,希望武昌的老板们不要打我。
武汉太大了。武汉三镇,我感觉就是三个城市。
以前因为没有地铁,我住光谷,如果去趟汉口,536和715路要坐两个多小时,而且人还特别多,如果是夏天,那滋味更不好受。所以这么多年,我的活动区域一般很少到汉口和汉阳。
随着武汉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坐地铁畅游武汉,那真是方便的不要不要的。
昨天趁着清明假期,我乘2号线来到汉口江滩,一下子溜达了五六个小时,临近傍晚,才打道回府。步行从江滩到江汉路地铁站,走到胜利街与兰陵路交叉口,琢磨着自己轻易不到汉口,晚餐就地解决算了。
这地方卖吃的很多,寻觅中看到一家面馆,有点老食堂的感觉,黄白的瓷砖显得明亮简洁干净。招牌上还写着总店的字样,于是就买了一碗牛肉面(17元)和五个小面窝(3元)。
这一尝,不得了啊。太好吃了!
瞬间,感觉我这20年,在武昌吃的牛肉面都是假的!这碗里的牛肉给得不算少,比那些所谓的牛肉拉面的肉多无数倍,味道还特别棒!仔细说就是卤过的牛肉新鲜入味,软烂适中,没有什么肥肉和肉筋。加上醇厚浓郁的草本卤香味汤底,这汤底没有纯辣椒油的重口,辣味恰到好处,不咸不淡中还带有一丝丝的回甜,这碗牛肉简直了,以后有时间我还要来。
五个金黄的小面窝,没来得及拍照,就被我干掉一个,小面窝油炸的火候到位,外焦里酥,有一股的葱香味或者是姜香味儿,与我平时在武昌吃的有天壤之别,这口感太好了。
#武汉# #小吃#
(图文原创)
武汉吃货研究所 在户部巷衰落的年代,武昌过早当然首选大成路。看这早上的人流,那叫一个热闹。在丽华早点买个面窝,炸得酥脆,3元钱2个。不觉感慨,随着沈阳路熊阿姨的去世,现在面窝不好吃了。丽华早点的面窝呢,则是油厚了。李记糊汤粉关门,冯记鲜鱼糊汤粉,就成了我们的第一站。阿姨手脚麻利地捉细粉,入锅汆两下,沥干,装碗。另个阿姨在炸长长酥酥的油条,20.2CM长。可以随意加小葱、虾皮、萝卜丁、酸豆角等。看锅锅我这碗里的内容,丰盛吧?挑几筷子,顿时胡椒香扑鼻,真滴是鲜啊!这细粉滑润而不断。这油条,裹上鱼糊汤,汤汤水水,阴冷天再适合不过了。忍不住再吃口油条。第三口……糊汤粉的好坏,最关键还是这糊汤,是喜头鱼做的,有的人家还会加入鳝鱼等。不少人家的通病是,味精太多,鲜美异常!小店里,爹爹婆婆带着保温袋打包的,而阿姨对待每位顾客都很热忱。长长凳子外面摆,大家露天过早来。这大概就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武汉味道真谛吧!#元气过新年# #红红火火过大年# #2021年味儿回来了#
清明小长假,武昌粮道街被游客“占领”!户部巷“金字招牌”不灵了!每到一个城市玩,总会想着去那里最有名的地方打卡,原来以为那里是王者,没想到却是青铜!
确实,有名的地方如重庆洪崖洞,西安回民街,武汉户部巷等,确实名不符实了。大众的口口相传证明了这点。
要吃的爽快就必须去那些小街小巷,于是就看到粮道街这班情景,两大“王者”赵师傅和铁板鱿鱼平时都人山人海,这次更是硬气的带动了周边的美食。
公共厕所边的美味鸡柳,那是老武昌人才知道的“刁子角啦”,这次居然被“围攻”,不得不佩服这些年轻人厉害。
我相信粮道街只是武汉美食的一个缩影,汉口,汉阳,包括青山都有这样的街道,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发达都被挖了出来!
传统的“网红”不思边,只有被新晋“网红”淘汰,毕竟如今的年轻人可真不好忽悠!#武汉头条#
#武汉头条#国庆假期户部巷“人流如织”!来武汉旅游的外地游客怎么能少得了“吃美食”呢![舔屏]
央视的几次采访推介,令户部巷在全国各地名声大噪,游客来武汉大多都会去户部巷尝尝鲜。这些年,武汉人对它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觉得户部巷越来越不地道了,价格越来越贵不说,食物也失去了记忆中的本味。[摊手]
其实,曾经的户部巷作为武汉美食集聚地,是一张武汉美食名片,更多的让外地客户了解武汉美食文化。只是这些年在改造扩大后,越来越多的外地美食加入了,甚至规模超过了武汉美食,成了一锅大杂烩,集众家所长的小吃一条街。
各位友友,你们现在还会去户部巷吗?觉得里面哪种美食最好吃呢?[灵光一闪]#武汉生活#
心胸狭窄的,武汉能容下所有的美食,不管你们东南西北,热干面在你们口中再怎么不好吃也不影响本地人心中的地位,而且武汉人过早不止热干面,其他地方的面,粉都吃得惯。
我真搞不懂这玩意好吃在哪里?好好的一个饼,非要全部捏碎了放进去然后再掏一掏吃下去,而且味道很重,非常吃不习惯。吃过北方很多面食,如北京的炸酱面、山西面,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唯独这个根本就没感觉称得上是美食 。
#武汉头条#魔都老汉,浪到武汉!逛吃逛吃,满头大汗!又咸又油,又辣又干!说武汉美食多的,我咋找不着呢[流泪][流泪][流泪]
来武汉经年,从来没感觉武汉有啥真正的美食!千万别说传说中的热干面,一碗下去,噎的半死!没被噎死也被咸死[捂脸][捂脸][捂脸]
不管大店小馆,只要是本地菜馆,基本上菜都是重油重辣,又干又咸!让我这几年来从没觉得外出吃饭,是件值得兴奋的事!如无必要,都是自己下厨做羹汤[流泪][流泪][流泪]
来来来,武汉的拐子们,给我这汉菜小白上上课扫扫盲,指点下到底哪里有真正的美食啊?
如果靠谱,我请你[大笑][大笑][大笑][握手][握手][握手][作揖][作揖][作揖]